中考化學試題解析及答案***3***

  湖南湘潭市中考化學試題解析及答案

  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1.***2分******2016•湘潭***下列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

  A.

  膽礬研碎 B.

  乾冰昇華 C.

  品紅擴散 D.

  蠟燭燃燒

  2.***2分******2016•湘潭***下列有關物質的化學式、名稱及俗名不完全一致的是***  ***

  A.NaCl 氯化鈉 食鹽 B.CaO  氧化鈣 熟石灰

  C.NaCO3 碳酸鈉 純鹼 D.NaOH  氫氧化鈉 燒鹼

  3.***2分******2016•湘潭***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2分******2016•湘潭***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

  連線儀器 B.

  過濾 C.

  稀釋濃硫酸 D.

  檢查氣密性

  5.***2分******2016•湘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鏽蝕後的鐵製品沒有回收價值

  B.用活性炭除異味是利用了其吸附性

  C.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對生活和生產有利無弊

  D.海鮮可浸泡在甲醛溶液中保鮮

  6.***2分******2016•湘潭***下列關於“燃燒和滅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油鍋著火可立即蓋上鍋蓋滅火

  B.用扇子扇風熄滅蠟燭是因為隔絕了氧氣

  C.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就可以燃燒

  D.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質才能燃燒

  7.***2分******2016•湘潭***下列化肥屬於含磷複合肥料的是***  ***

  A.NH4NO3 B.KNO3 C.***NH4***2HPO4 D.Ca***H2PO4***2

  8.***2分******2016•湘潭***某同學經體驗發現缺少維生素,該同學飲食中需要適量增加的食物是***  ***

  A.米飯、麵條 B.蔬菜、水果 C.瘦肉、雞蛋 D.奶油、花生油

  9.***2分******2016•湘潭***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選項 事實 微觀解釋

  A 溫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 分子的體積變小

  B 春天公園裡散發出陣陣花香 分子在不斷運動

  C 10mL酒精與10mL水混合後體積小於20mL 分子之間有間隙

  D 一滴水中含有約1.67×1021個水分子 水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

  A.A B.B C.C D.D

  10.***2分******2016•湘潭***測定人體內體液的pH,可以幫助人們瞭解身體的健康狀況,一些體液的近似pH如下:

  液體 胃液 胰液 膽汁 血漿

  PH 0.9﹣1.5 7.5﹣8.0 7.1﹣7.3 7.35﹣7.45

  下列液體中,鹼性最強的是***  ***

  A.胃液 B.胰液 C.膽汁 D.血漿

  11.***2分******2016•湘潭***2015年3月9日,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開始環球飛行,並在名古屋和夏威夷之間創下了118小時不間斷飛行的記錄,下列有關能源和環保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陽光動力2號”所用太陽能是綠色環保新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煤完全燃燒後就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

  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燒值大等優點,其主要成分是CH4

  12.***2分******2016•湘潭***每年5月12日是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以下有關火災現場處理方法錯誤的是***  ***

  A.身上著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

  B.用水澆溼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員被火勢圍困在高層建築時使用樓內電梯撤退

  D.逃生路線被火封住,應退回室內,關閉門窗,向門窗澆水,發出求救訊號

  13.***2分******2016•湘潭***被譽為“21世紀神奇材料”的石墨烯以其神奇特性承載著人們的無數想象.石墨烯是從石墨中分離出來的一層或幾層碳原子構成的石墨片,用石墨烯和鋁合金可製出一種具備特殊效能的烯合金,下列對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石墨烯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氧化反應

  B.石墨烯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

  C.烯合金具有優良的導電性

  D.烯合金是一種新型材料

  14.***2分******2016•湘潭***下列物質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後,因為發生化學變化而質量增加的是***  ***

  A.濃硫酸 B.濃鹽酸 C.氫氧化鈉 D.石灰石

  15.***2分******2016•湘潭***下列各組離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並形成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Fe3+、NO3﹣、OH﹣ B.K+、NO3﹣、CO32﹣

  C.Ba2+、MnO4﹣、SO42﹣ D.NH4+、Cl﹣、SO42﹣

  16.***2分******2016•湘潭***下列關於溶液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做溶質

  B.NH4NO3溶解過程中吸熱,溶液溫度降低

  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質量分數由5%變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體

  D.25℃時,將某KNO3溶液蒸發10克水析出a克晶體,再蒸發10克水析出b克晶體,a與b的質量不一定相等

  17.***2分******2016•湘潭***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質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物質為化合反應

  B.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化學反應中甲、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5:7

  D.該化學反應中乙、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1:4

  18.***2分******2016•湘潭***為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下列操作方法不能達到目的是***  ***

  選項 物質***雜質*** 操作方式

  A H2***水蒸氣*** 通過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B CO***O2*** 緩慢通過灼熱銅網

  C NaCl溶液***Na2CO3*** 滴加鹽酸至恰好不再產生氣泡為止

  D CaCl2溶液***HCl*** 加入足量CaCO3固體充分反應後過濾

  A.A B.B C.C D.D

  19.***2分******2016•湘潭***往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根據實驗實施繪製如圖所示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至b段有藍色沉澱生成 B.d點溶質種類為三種

  C.c至d段,溶液pH不斷減少 D.c點所含的溶質種類最少

  20.***2分******2016•湘潭***某氣體由CH4、C2H4、C2H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取氣體樣品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測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比為22:9,下列對該氣體組成的判斷正確的是***  ***

  A.該氣體可能是由C2H4和C2H2組成

  B.該氣體一定含有C2H4

  C.該氣體中可能含有CH4

  D.該氣體不可能同時含有CH4、C2H4、C2H2

  二、填空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24分***

  21.***4分******2016•湘潭***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1***磷元素

  ***2***鎂離子

  ***3***3個二氧化碳分子

  ***4***氧化銅中銅元素顯+2價      .

  22.***4分******2016•湘潭***請從A、生石灰、B、氧氣、C、小蘇打、D、乾冰中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字母序號***

  ***1***可用於人工降雨使用的是

  ***2***能提供動物呼吸,卻使食物變質的是

  ***3***發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4***可用作乾燥劑的是      .

  23.***4分******2016•湘潭***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微觀示意圖填空

  ***1***如圖A、B是兩鍾微粒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A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則X=      .

  ②若B是某陽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則Y的數值可能是下列中的      ***填字母序號***

  a.11 b.10 c.9 d.8

  ***2***在一定條件下,A、B能發生化學反應生成C和D,其微觀示意圖如下:

  ①若D為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則該反應中生成的C和D的質量比為      .

  ②若D為氧化物,且A、B的分子個數比為5:4,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4.***4分******2016•湘潭***2015年10月5日,我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也因此使得中國的“青蒿素”引人注目,青蒿素是從植物青蒿中提取的一種無色針狀晶體,化學式為C15H22O3,熔點為156﹣157℃,易溶於氯仿、丙酮,可溶於乙醇、乙醚,幾乎不溶於水,對熱不穩定,易分解,根據上述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青蒿素屬於      ***填“有機化合物”或“無機化合物”***.

  ***2***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3***青蒿素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最簡質量比      .

  ***4***根據描述請你寫出一點青蒿素的物理性質      .

  25.***4分******2016•湘潭***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屆“世界水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水與就業”,請回答下列問題:

  ***1***電解水可以得到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      ***填“分子”、“原子”、“元素”或“粒子”***組成的化合物.

  ***2***下列物質屬於純淨物的是      ***填字母序號***

  A.自來水 B.冰水混合物 C.河水 D.藍墨水

  ***3***生活中,人們常採用      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殺菌消毒.

  ***4***如圖是“國家節水標誌”,請你列舉一種生活中具體的節水措施      .

  26.***4分******2016•湘潭***如圖是幾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根據圖示回答:

  ***1***在圖1中,t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      g.

  ***2***甲、丙在      ℃時溶解度相同.

  ***3***圖1中,若將t3℃時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所得三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析出晶體都不含結晶水***.

  ***4***氣體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變化規律,不同的溫度下,氧氣的溶解度隨壓強而變化的情況如圖2所示,若t1℃對應的溫度為40℃,則t2對應的溫度      ***填字母序號***

  A.小於40℃B.等於40℃C.大於40℃D.無法確定.

  三、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36分***

  27.***8分******2016•湘潭***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從實驗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廢液,他們想從中回收金屬銅和硫酸亞鐵晶體,設計瞭如下操作方案,結合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固體A中含有      和      ,無色氣體X為      ***均填化學式***.

  ***2***步驟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該反應屬於四種基本型別中的      反應.

  ***3***操作a的名稱為      ,在該操作中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為      .

  ***4***理論上所得硫酸亞鐵晶體的質量      ***填“>”“<”或“=”***原廢液中硫酸亞鐵的質量.

  28.***8分******2016•湘潭***如圖1是實驗室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b

  ***2***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若選用D裝置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將      伸到集氣瓶口,觀察現象,用該方法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3***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操作的正確順序為      ***用字母序號填***

  a.將導管伸入集氣瓶口,氣體進入瓶中 b.將裝滿水的集氣瓶倒置在水槽中

  c.當氣體收集滿時,用毛玻璃片蓋住瓶口,將集氣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4***某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2***,既可用於製取氣體,又可用於探究物質的性質

  ①當開啟K1、關閉K2時,利用Ⅰ、Ⅱ裝置可進行的實驗是      ***填字母序號***

  A.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製取並收集氧氣

  B.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並收集氫氣

  ②當開啟K2、關閉K1時,利用Ⅰ、Ⅲ裝置可以值得並檢驗二氧化碳,裝置Ⅲ中應加入的試劑為      .

  29.***8分******2016•湘潭***為了探究酸鹼等溶液的性質,學習小組進行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分別試驗乙醇、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的導電性,請回答以下問題:

  ***1***實驗過程中,發現有一組實驗燈泡不會發光,該組實驗燒杯中裝的藥品是      .

  ***2***NaOH子啊水中會解離出      和      等帶電的粒子,所以可以導電.

  ***3***取少量B中溶液於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      色,硫酸、鹽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它們都能解離出      .

  ***4***往裝有H2SO4溶液的燒杯中滴加Ba***OH***2溶液至過量,滴加過程中國測得燒杯中的溫度變化如圖2所示,從圖中b點除了表示溫度最高、放出的熱量最多,還可以表示      .滴加過程中可以觀察到燈泡發光的情況為      ***填字母序號***

  A.亮度保持不變 B.逐漸變暗至熄滅 C.逐漸變亮

  D.由亮變暗至熄滅再逐漸變亮 E.由暗變亮再變暗至熄滅.

  30.***12分******2016•湘潭***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由BaSO4、CuSO4、Na2CO3、BaCl2、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其實驗小組對其成分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

  【思考與交流】

  ***1***上述物質中不溶於水的是      ,溶於水其水溶液呈藍色的是      ***均填化學式***.

  【活動與探究】

  ***2***取上述固體,加入足量水溶解,形成無色透明的溶液,由於取用固體較多,在溶解過程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和      .

  ***3***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鹽酸,產生大量的氣泡.說明該固體中一定含有      ***填化學式***,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經過以上探究,不能確定的物質是      ***填化學式***.

  【探索與拓展】

  ***5***為了進一步確定原固體粉末的組成,實驗小組取22克該固體粉末,溶於110克水配製成不飽和溶液,再向該溶液中緩慢加入100克一定質量分數的CaCl2溶液,產生沉澱的質量與所加CaCl2溶液的質量關係如圖所示,試計算:

  ①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澱的質量是      .

  ②22克樣品中Na2CO3的質量是多少克?***需寫出計算過程***

  ③反應後所得溶液中CaCl2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需寫出計算過程***

  2016年湖南省湘潭市中考化學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1.***2分******2016•湘潭***下列屬於化學變化的是***  ***

  A.

  膽礬研碎 B.

  乾冰昇華 C.

  品紅擴散 D.

  蠟燭燃燒

  【考點】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判別..

  【專題】化學反應的分類思想;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膽礬研碎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

  B、乾冰昇華過程中只是狀態發生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

  C、品紅擴散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

  D、蠟燭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生成,屬於化學變化.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於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於化學變化.

  2.***2分******2016•湘潭***下列有關物質的化學式、名稱及俗名不完全一致的是***  ***

  A.NaCl 氯化鈉 食鹽 B.CaO  氧化鈣 熟石灰

  C.NaCO3 碳酸鈉 純鹼 D.NaOH  氫氧化鈉 燒鹼

  【考點】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恆定律.

  【分析】熟記常見物質的化學式、名稱、俗名: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氧化鈣、碳酸鈉、氯化鈉等物質.

  【解答】解:A.NaCl、氯化鈉、食鹽,物質的化學式、名稱、俗名完全對應,故正確.

  B.CaO、氧化鈣、熟石灰,化學式、名稱、俗名不完全對應,熟石灰應改為“生石灰”,故錯誤;

  C.碳酸鈉俗稱純鹼,物質的化學式為Na2CO3、化學式、名稱、俗名不完全對應,故錯誤;

  D.NaOH、氫氧化鈉、燒鹼,物質的化學式、名稱、俗名完全對應,故正確.

  故選B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瞭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

  3.***2分******2016•湘潭***下列實驗現象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B.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

  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霧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考點】氧氣與碳、磷、硫、鐵等物質的反應現象..

  【專題】實驗現象的觀察和記錄.

  【分析】A、根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紅磷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故選項說法正確.

  B、硫粉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故選項說法錯誤.

  C、紅磷燃燒時,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霧,故選項說法錯誤.

  D、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無色無味的氣體,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物質燃燒的現象即可正確解答;在描述物質燃燒的現象時,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煙和霧、實驗結論和實驗現象的區別.

  4.***2分******2016•湘潭***下列實驗操作正確且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

  連線儀器 B.

  過濾 C.

  稀釋濃硫酸 D.

  檢查氣密性

  【考點】儀器的裝配或連線;濃硫酸的性質及濃硫酸的稀釋;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專題】實驗操作型;化學學習中的實驗思想;常見儀器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分析】A、根據把橡皮塞塞進試管口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B、過濾液體時,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

  C、根據濃硫酸的稀釋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斷攪***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把橡皮塞慢慢轉動著塞進試管口,切不可把試管放在桌上在使勁塞進塞子,以免壓破試管,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B、過濾液體時,要注意“一貼、二低、三靠”的原則,圖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沒有緊靠在燒杯內壁上,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C、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圖中所示操作錯誤.

  D、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把導管的一端浸沒在水裡,雙手緊貼容器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裝置不漏氣;圖中所示操作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熟悉各種儀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項、常見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是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

  5.***2分******2016•湘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鏽蝕後的鐵製品沒有回收價值

  B.用活性炭除異味是利用了其吸附性

  C.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對生活和生產有利無弊

  D.海鮮可浸泡在甲醛溶液中保鮮

  【考點】金屬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及用途;亞硝酸鈉、甲醛等化學品的性質與人體健康;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

  【專題】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金屬與金屬材料;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化學與生活.

  【分析】A、根據鏽蝕後的鐵除鏽後仍有價值分析.

  B、根據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解答;

  C、根據化肥、農藥要合理使用,以避免汙染水體解答;

  D、根據甲醛有毒解答.

  【解答】解:

  A、鏽蝕後的鐵製品回收有利於保護金屬資源、保護環境、節約金屬冶煉的成本,故錯誤;

  B、用活性炭除異味是利用了其吸附性,故正確;

  C、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不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易造成水體汙染,故錯誤;

  D、甲醛有毒,海鮮浸泡在甲醛溶液中保鮮,對人體有害,故錯誤.

  答案:B

  【點評】本題把化學知識融入生活,使學生了解了化學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激發的學生的學習興趣.

  6.***2分******2016•湘潭***下列關於“燃燒和滅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油鍋著火可立即蓋上鍋蓋滅火

  B.用扇子扇風熄滅蠟燭是因為隔絕了氧氣

  C.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就可以燃燒

  D.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質才能燃燒

  【考點】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燃燒與燃燒的條件..

  【專題】化學與能源.

  【分析】A、使可燃物與氧氣隔絕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

  B、根據滅火的原理分析;

  C、燃燒的條件是:***1***物質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與氧氣接觸;***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

  D、燃燒與物質是否含有碳元素沒有必然的聯絡,例如氫氣不含有碳元素,能夠燃燒,碳酸鈣中含有碳元素,不能燃燒;

  【解答】解:

  A、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蓋上鍋蓋,使油與氧氣隔絕,可以達到滅火的目的,故選項正確;

  B、用扇子扇蠟燭,之所以一扇就滅,是因為空氣流動帶走熱量,使蠟燭的溫度降到其著火點之下,不能滿足燃燒的條件而熄滅,故選項錯誤;

  C、可燃物在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同時,必須有助燃劑參加才能燃燒,故選項錯誤;

  D、燃燒與物質是否含有碳元素沒有必然的聯絡,故選項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燃燒的條件滅火的方法,解答時要從可燃物燃燒的條件方面進行分析、判斷,從而找出正確的滅火方法.

  7.***2分******2016•湘潭***下列化肥屬於含磷複合肥料的是***  ***

  A.NH4NO3 B.KNO3 C.***NH4***2HPO4 D.Ca***H2PO4***2

  【考點】常見化肥的種類和作用..

  【專題】化學物質的分類思想;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稱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稱為磷肥,含有鉀元素的肥料稱為鉀肥,同時含有氮、磷、鉀三種元素中的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肥料稱為複合肥.含磷複合肥料是指含有磷元素的複合肥,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屬於氮肥,故選項錯誤.

  B、KNO3中含有鉀元素和氮元素,屬於複合肥,但不含磷元素,不是含磷複合肥料,故選項錯誤.

  C、***NH4***2HPO4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屬於複合肥,且含有磷元素,是含磷複合肥料,故選項錯誤.

  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屬於磷肥,故選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化肥的分類方面的知識,確定化肥中營養元素的種類、化肥的分類方法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8.***2分******2016•湘潭***某同學經體驗發現缺少維生素,該同學飲食中需要適量增加的食物是***  ***

  A.米飯、麵條 B.蔬菜、水果 C.瘦肉、雞蛋 D.奶油、花生油

  【考點】食品、藥品與健康食品中的有機營養素..

  【專題】化學知識生活化;化學與生活.

  【分析】根據人體所需六大營養素的種類、食物來源,結合題中所給的食物判斷所含的營養素,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米飯、麵條中富含澱粉,屬於糖類,故選項錯誤;

  B、蔬菜、水果中富含維生素,故選項正確;

  C、瘦肉、雞蛋中富含蛋白質,故選項錯誤;

  D、奶油、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各種營養素的生理功能、食物來源等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9.***2分******2016•湘潭***下列事實的微觀解釋錯誤的是***  ***

  選項 事實 微觀解釋

  A 溫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 分子的體積變小

  B 春天公園裡散發出陣陣花香 分子在不斷運動

  C 10mL酒精與10mL水混合後體積小於20mL 分子之間有間隙

  D 一滴水中含有約1.67×1021個水分子 水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

  A.A B.B C.C D.D

  【考點】利用分子與原子的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

  【專題】微觀和巨集觀相互轉化思想;物質的微觀構成與物質的巨集觀組成.

  【分析】根據分子的基本特徵: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分子之間有間隔;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同種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結合事實進行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溫度降低,汽油的密度增大,是因為分子間的間隔發生了改變,故選項解釋錯誤.

  B、春天公園裡散發出陣陣花香,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故選項解釋正確.

  C、10mL酒精與10mL水混合後體積小於20mL,是因為分子之間有間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會互相佔據分子之間的間隔,故選項解釋正確.

  D、一滴水中含有約1.67×1021個水分子,說明水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故選項解釋正確.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質***可以簡記為:“兩小運間,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質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10.***2分******2016•湘潭***測定人體內體液的pH,可以幫助人們瞭解身體的健康狀況,一些體液的近似pH如下:

  液體 胃液 胰液 膽汁 血漿

  PH 0.9﹣1.5 7.5﹣8.0 7.1﹣7.3 7.35﹣7.45

  下列液體中,鹼性最強的是***  ***

  A.胃液 B.胰液 C.膽汁 D.血漿

  【考點】溶液的酸鹼性與pH值的關係..

  【專題】常見的鹼 鹼的通性.

  【分析】當溶液的pH等於7時,呈中性;當溶液的pH小於7時,呈酸性;當溶液的pH大於7時,呈鹼性,且pH越大,鹼性越強.據此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胃液的pH為0.9﹣1.5,小於7,顯酸性.

  B、胰液的pH為7.5﹣8.0,大於7,顯鹼性.

  C、膽汁的pH為7.1﹣7.3,大於7,顯鹼性.

  D、血漿的pH為7.35﹣7.45,大於7,顯鹼性.

  根據當溶液的pH大於7時,呈鹼性,且pH越大,鹼性越強,胰液的pH最大,鹼性最強.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鹼性和溶液pH大小之間的關係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11.***2分******2016•湘潭***2015年3月9日,太陽能飛機“陽光動力2號”開始環球飛行,並在名古屋和夏威夷之間創下了118小時不間斷飛行的記錄,下列有關能源和環保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陽光動力2號”所用太陽能是綠色環保新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C.煤完全燃燒後就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

  D.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燒值大等優點,其主要成分是CH4

  【考點】資源綜合利用和新能源開發;常用燃料的使用與其對環境的影響;常見能源的種類、能源的分類..

  【專題】化學與能源;化學知識生活化;化學與生活.

  【分析】A、根據太陽能的特點進行分析.

  B、根據化石燃料的特點進行分析.

  C、根據煤燃燒的生成物進行分析.

  D、根據可燃冰的特點進行分析.

  【解答】解:A、太陽能可以直接從自然界中獲取,不汙染環境,屬於綠色新能源;故A正確.

  B、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B正確.

  C、煤中不僅含有碳元素,還含有硫元素,燃燒時會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氣體,即使完全燃燒也會對環造成汙染,故C錯誤.

  D、“可燃冰”是一種清潔能源,具有能量高、燃燒值大等優點,其主要成分是CH4,故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考點屬於有關能源的問題,節約化石能源,合理的開發新能源是科學家們正在研究的新課題,有關能源問題也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點之一,同學們要認真把握.

  12.***2分******2016•湘潭***每年5月12日是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以下有關火災現場處理方法錯誤的是***  ***

  A.身上著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

  B.用水澆溼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員被火勢圍困在高層建築時使用樓內電梯撤退

  D.逃生路線被火封住,應退回室內,關閉門窗,向門窗澆水,發出求救訊號

  【考點】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專題】化學與能源.

  【分析】A、根據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分析;

  B、根據火災中逃生的正確方法分析;

  C、根據火災中會停電等分析;

  D、根據火災中逃生的正確方法分析.

  【解答】解:A、身上著火如果亂跑則會加速空氣的流動,提供更充足的氧氣,而使火勢更旺,所以身上著火不可亂跑,要就地打滾使火熄滅,故A方法正確;

  B、發生火災後,生成的高溫二氧化碳和有毒的氣體,這些氣體的密度小,會浮在房間的上部,人若直立行走,會吸入更多有毒氣體或因缺氧而發生危險,所以用水澆溼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是正確的做法,故B方法正確;

  C、火災可能引起停電,住宅樓有電梯的,乘電梯撤離是錯誤的做法,故C方法錯誤;

  D、逃生路線被火封住,應退回室內,關閉門窗,向門窗澆水,可以減少空氣對流,而澆水可以降溫,可以達到暫時自我保護的目的,故D方法正確.

  故選C.

  【點評】每個人都應懂得防火知識,學會如何自救,掌握滅火的原理、自救措施等在實際生產、生活中意義重大.

  13.***2分******2016•湘潭***被譽為“21世紀神奇材料”的石墨烯以其神奇特性承載著人們的無數想象.石墨烯是從石墨中分離出來的一層或幾層碳原子構成的石墨片,用石墨烯和鋁合金可製出一種具備特殊效能的烯合金,下列對石墨烯和烯合金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石墨烯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氧化反應

  B.石墨烯是一種新型的化合物

  C.烯合金具有優良的導電性

  D.烯合金是一種新型材料

  【考點】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合金與合金的性質;單質和化合物的判別;碳的化學性質..

  【專題】碳單質與含碳化合物的性質與用途.

  【分析】根據題意:石墨烯由碳原子構成,碳的化學性質,及合金是在某種金屬中加熱熔合某些其它金屬***或非金屬***,而形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分析解答.

  【解答】解:A、石墨烯由碳原子構成,碳一定條件下可與氧氣反應,所以石墨烯在一定條件下能與氧氣反應,故正確;

  B、由題意可知,石墨烯是從石墨中分離出來的單層石墨片,所以,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故錯誤;

  C、石墨烯與鋁合金,研製出一種具備特殊效能的烯合金,依然具有金屬的性質,所以具有優良的導電性,故正確;

  D、烯合金是一種新型材料,故正確.

  故選:B.

  【點評】本題是一道資訊題,解題的關鍵是瞭解碳的化學性質、合金的特性,並能結合題意正確提取資訊解答問題.

  14.***2分******2016•湘潭***下列物質露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後,因為發生化學變化而質量增加的是***  ***

  A.濃硫酸 B.濃鹽酸 C.氫氧化鈉 D.石灰石

  【考點】空氣中常見酸鹼鹽的質量或性質變化及貯存法..

  【專題】常見的酸 酸的通性;常見的鹼 鹼的通性.

  【分析】根據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此題有兩個條件,一是發生化學變化,二是質量增加.

  【解答】解: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質量增加,但是不發生化學變化,故錯誤.

  B、濃鹽酸具有揮發性,質量減小,故錯誤.

  C、氫氧化鈉易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而使質量增加,故正確.

  D、石灰石化學性質穩定,質量不變,故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常見物質的性質,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15.***2分******2016•湘潭***下列各組離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並形成無色透明溶液的是***  ***

  A.Fe3+、NO3﹣、OH﹣ B.K+、NO3﹣、CO32﹣

  C.Ba2+、MnO4﹣、SO42﹣ D.NH4+、Cl﹣、SO42﹣

  【考點】離子或物質的共存問題;溶液的酸鹼性與pH值的關係..

  【專題】物質的分離、除雜、提純與共存問題.

  【分析】pH為1的水溶液顯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據複分解反應的條件,離子間若能互相結合成沉澱、氣體或水,則離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題還要注意溶液呈無色透明,不能含有明顯有顏色的銅離子、鐵離子和亞鐵離子等.

  【解答】解:pH為1的水溶液顯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OH﹣在溶液中與H+結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且Fe3+的水溶液黃色,故選項錯誤.

  B、CO32﹣在溶液中與H+結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C、Ba2+、SO42﹣結合生成不溶於酸的硫酸鋇沉澱,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

  D、三種離子在溶液中不能結合生成沉澱、氣體、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離子,故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離子共存的問題,判斷各離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離子之間能否發生反應生成沉澱、氣體、水;還要注意是在酸性溶液中共存,還要注意特定離子的顏色.

  16.***2分******2016•湘潭***下列關於溶液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做溶質

  B.NH4NO3溶解過程中吸熱,溶液溫度降低

  C.欲使100克KNO3溶液的質量分數由5%變成10%,可向其中加入5克KNO3固體

  D.25℃時,將某KNO3溶液蒸發10克水析出a克晶體,再蒸發10克水析出b克晶體,a與b的質量不一定相等

  【考點】溶液的概念、組成及其特點;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晶體和結晶的概念與現象;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A、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B、NH4NO3溶解過程中吸熱,溶液溫度降低;C、根據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方法考慮;D、根據硝酸鉀溶液蒸發溶劑前,是否飽和考慮.

  【解答】解:A、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氣體,故A說法正確;

  B、NH4NO3溶解過程中吸熱,溶液溫度降低,故B說法正確;

  C、溶質質量分數: =9.5%,故C錯;

  D、如果硝酸鉀溶液蒸發溶劑前,是飽和溶液,蒸發10克水析出a克晶體,再蒸發10克水析出b克晶體,a與b的質量一定相等,如果硝酸鉀溶液蒸發溶劑前,是不飽和溶液,蒸發10克水析出a克晶體,再蒸發10克水析出b克晶體,a與b的質量一定不相等,故D說法正確.

  故選C.

  【點評】解答本題關鍵是知道溶質的種類,物質溶於水吸熱和放熱情況,知道溶質質量分數計算方法.

  17.***2分******2016•湘潭***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質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物質為化合反應

  B.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化學反應中甲、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5:7

  D.該化學反應中乙、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1:4

  【考點】質量守恆定律及其應用;催化劑的特點與催化作用;反應型別的判定..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恆定律.

  【分析】根據質量守恆定律,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後質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減少的是反應物,由圖中資訊可知:反應後丁質量增加了8g﹣1g=7克,是生成物;乙質量減少了4g﹣2g=2克,是反應物;丙質量不變,可能做催化劑;甲質量減少了6g﹣1g=5g,所以甲是反應物,故反應物是甲和乙,生成物是丁,是化合反應.反應中甲、丁的質量比5g:7g=5:7;乙、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2:7.

  【解答】解:A、該反應是化合反應,正確;

  B、丙質量不變,可能做催化劑,正確;

  C、反應中甲、丁的質量比5g:7g=5:7,正確;

  D、乙、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2:7,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是運用化學中的基本思想質量守恆思想,通過歸納不同物質或不同變化過程中相同點和不同點有效地尋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以及融合點和嫁接點,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18.***2分******2016•湘潭***為除去下列物質中的雜質***括號內為雜質***,下列操作方法不能達到目的是***  ***

  選項 物質***雜質*** 操作方式

  A H2***水蒸氣*** 通過裝有濃硫酸的洗氣瓶

  B CO***O2*** 緩慢通過灼熱銅網

  C NaCl溶液***Na2CO3*** 滴加鹽酸至恰好不再產生氣泡為止

  D CaCl2溶液***HCl*** 加入足量CaCO3固體充分反應後過濾

  A.A B.B C.C D.D

  【考點】物質除雜或淨化的探究;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酸的化學性質;鹽的化學性質..

  【專題】物質的分離和提純;物質的分離、除雜、提純與共存問題.

  【分析】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後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解答】解: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氫氣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採取的方法正確.

  B、灼熱銅網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但一氧化碳與氧氣的混合氣體在加熱條件下可能會發生爆炸,故選項所採取的方法錯誤.

  C、Na2CO3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至恰好不再產生氣泡為止,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採取的方法正確.

  D、HCl能與過量的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再過濾除去過量的碳酸鈣,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所採取的方法正確.

  故選:B.

  【點評】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後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19.***2分******2016•湘潭***往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根據實驗實施繪製如圖所示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至b段有藍色沉澱生成 B.d點溶質種類為三種

  C.c至d段,溶液pH不斷減少 D.c點所含的溶質種類最少

  【考點】鹼的化學性質;溶液的酸鹼性與pH值的關係..

  【專題】常見的鹼 鹼的通性.

  【分析】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此過程在氫氧化鈉先和硫酸反應,然後和硫酸銅反應,據此分析.

  【解答】解:向一定量硫酸和硫酸銅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此過程在氫氧化鈉先和硫酸反應,然後和硫酸銅反應.

  A、a至b段是氫氧化鈉中和硫酸,沒有藍色沉澱生成,故說法錯誤;

  B、d點時氫氧化鈉過量,此時對應溶液中的溶質有硫酸鈉、氫氧化鈉,溶質種類為兩種,故說法錯誤;

  C、c至d段,溶液pH不斷減小,氫氧化鈉過量,溶液中氫氧化鈉增多,鹼性變大,pH變大,故說法錯誤;

  D、c點時硫酸銅恰好完全反應,此時對應溶液中的溶質只有硫酸鈉,溶質種類最少,故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要理解圖象的物理意義和所代表的反應的反應原理和相關物質的定量反應關係,難度不大.

  20.***2分******2016•湘潭***某氣體由CH4、C2H4、C2H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取氣體樣品在氧氣中完全燃燒,測得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比為22:9,下列對該氣體組成的判斷正確的是***  ***

  A.該氣體可能是由C2H4和C2H2組成

  B.該氣體一定含有C2H4

  C.該氣體中可能含有CH4

  D.該氣體不可能同時含有CH4、C2H4、C2H2

  【考點】質量守恆定律及其應用..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恆定律.

  【分析】根據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比為22:9,可計算出碳、氫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據此解答.

  【解答】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質量比為22:9,則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22× ***:***9× ***=6:1,故碳氫原子的個數比為: : =1:2,

  A.C2H4中碳氫原子的個數比為1:2,氣體可能是由C2H4和C2H2組成;正確;

  B.若是含一個CH4和一個C2H2,則能達到碳氫原子個數比是1:2,該氣體中不一定含有C2H4,錯誤;

  C.若是含一個CH4和一個C2H2,則能達到碳氫原子個數比是1:2,正確;

  D.該氣體可能同時含有CH4、C2H2、C2H4,錯誤;

  故選:AC.

  【點評】主要考查了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和分子的構成.根據化學式進行有關的推斷時,要結合質量守恆定律以及化學式的有關計算進行.

  二、填空題***共6小題,每小題4分,滿分24分***

  21.***4分******2016•湘潭***請用化學用語填空:

  ***1***磷元素 P

  ***2***鎂離子 Mg2+

  ***3***3個二氧化碳分子 3CO2

  ***4***氧化銅中銅元素顯+2價  O .

  【考點】化學符號及其周圍數字的意義..

  【專題】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恆定律.

  【分析】本題考查化學用語的意義及書寫,解題關鍵是分清化學用語所表達的物件是分子、原子、離子還是化合價,才能在化學符號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適當的計量數來完整地表達其意義,並能根據物質化學式的書寫規則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才能熟練準確的解答此類題目.

  【解答】解:***1***元素可用元素符號表示,故磷元素的元素符號為:P;

  ***2***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後,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故鎂離子可表示為:Mg2+;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則三個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為:3CO2;

  ***4***元素化合價的表示方法:確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標出的元素的化合價,然後在其化學式該元素的上方用正負號和數字表示,正負號在前,數字在後,所以氧化銅中銅元素顯+2價,故可表示為: O;

  故答案為:***1***P;***2***Mg2+;***3***3CO2;***4*** 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化學用語的書寫和理解能力,題目設計既包含對化學符號意義的瞭解,又考查了學生對化學符號的書寫,考查全面,注重基礎,題目難度較易.

  22.***4分******2016•湘潭***請從A、生石灰、B、氧氣、C、小蘇打、D、乾冰中選擇適當的物質填空***填字母序號***

  ***1***可用於人工降雨使用的是 D

  ***2***能提供動物呼吸,卻使食物變質的是 B

  ***3***發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C

  ***4***可用作乾燥劑的是 A .

  【考點】常用鹽的用途;常見氣體的用途;生石灰的性質與用途..

  【專題】物質的性質與用途.

  【分析】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根據已有的物質的性質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乾冰昇華吸熱,可用於人工降雨,故填:D;

  ***2***氧氣能提供動物呼吸,具有氧化性,也使食物變質,故填:B;

  ***3***發酵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蘇打,故填:C;

  ***4***生石灰吸水,可用作乾燥劑,故填:A.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常見的物質的用途,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物質的性質進行.

  23.***4分******2016•湘潭***根據原子結構示意圖和微觀示意圖填空

  ***1***如圖A、B是兩鍾微粒的結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A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則X= 7 .

  ②若B是某陽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則Y的數值可能是下列中的 a ***填字母序號***

  a.11 b.10 c.9 d.8

  ***2***在一定條件下,A、B能發生化學反應生成C和D,其微觀示意圖如下:

  ①若D為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則該反應中生成的C和D的質量比為 27:14 .

  ②若D為氧化物,且A、B的分子個數比為5:4,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O2+4NH3 6H2O+4NO .

  【考點】原子結構示意圖與離子結構示意圖;微粒觀點及模型圖的應用;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化學反應模擬圖型;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恆定律.

  【分析】***1***①根據在原子中,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進行解答;

  ②在陽離子中,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2***①D是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氮氣時其反應物是氧氣與氨氣,產物是水與氮氣,可書寫出化學反應方程式,並對生成物的質量關係進行計算;

  ②依據質量守恆定律可知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用AB的分子個數比可確定其化學式,進而寫出方程式.

  【解答】解:

  ***1***①當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為原子,所以若A表示某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則y=17﹣2﹣8=7;

  ②B是陽離子的結構示意圖,在陽離子中,核內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x是大於10 的數字,觀察選項,故填:a;

  ***2***①F是氮氣時其反應物是氧氣與氨氣,產物是水與氮氣,其方程式是3O2+4NH3 6H2O+2N2,則水與氮氣的質量比=***6×18***:***4×14***=27:14;

  ②依據質量守恆定律可知F一定是氮的氧化物,因AB的分子個數比5:4,進而寫出方程式是5O2+4NH3 6H2O+4NO;

  答案:

  ***1***①7; ②a;

  ***2***①27:14;②5O2+4NH3 6H2O+4NO

  【點評】本題考查了原子結構示意圖的應用、分子的構成和從分子、原子角度考查了化學反應的型別和化學方程式的配平;要初步形成微觀概念,學會用微觀粒子思想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

  24.***4分******2016•湘潭***2015年10月5日,我國藥學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也因此使得中國的“青蒿素”引人注目,青蒿素是從植物青蒿中提取的一種無色針狀晶體,化學式為C15H22O3,熔點為156﹣157℃,易溶於氯仿、丙酮,可溶於乙醇、乙醚,幾乎不溶於水,對熱不穩定,易分解,根據上述資料完成下列問題:

  ***1***青蒿素屬於 有機化合物 ***填“有機化合物”或“無機化合物”***.

  ***2***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282 .

  ***3***青蒿素中碳元素與氧元素的最簡質量比 90:11 .

  ***4***根據描述請你寫出一點青蒿素的物理性質 不溶於水 .

  【考點】相對分子質量的概念及其計算;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別;元素質量比的計算;化學性質與物理性質的差別及應用..

  【專題】化學式的計算.

  【分析】***1***根據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

  ***2***青蒿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碳的相對原子質量×碳原子個數***+***氫的相對原子質量×氫原子個數***+***氧的相對原子質量×氧原子個數***;

  ***3***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判斷;

  ***4***物理性質是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包括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密度、溶解性等.

  【解答】解:***1***青蒿素含有碳元素屬於有機物;

  ***2***青蒿素C15H22O5的相對分子質量=***12×15***+***1×22***+***16×5***=282,

  ***3***青蒿素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15***:***1×22***=90:11,

  ***4***不溶於水***或能溶於乙醇或易溶於乙醚等***,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均屬於物理性質.

  答案:***1***有機化合物;***2***282;***3***90:11;***4***不溶於水.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資訊、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5.***4分******2016•湘潭***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屆“世界水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水與就業”,請回答下列問題:

  ***1***電解水可以得到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 元素 ***填“分子”、“原子”、“元素”或“粒子”***組成的化合物.

  ***2***下列物質屬於純淨物的是 B ***填字母序號***

  A.自來水 B.冰水混合物 C.河水 D.藍墨水

  ***3***生活中,人們常採用 煮沸 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殺菌消毒.

  ***4***如圖是“國家節水標誌”,請你列舉一種生活中具體的節水措施 洗菜水澆花等 .

  【考點】電解水實驗;硬水與軟水;純淨物和混合物的判別;分子、原子、離子、元素與物質之間的關係;保護水資源和節約用水..

  【專題】空氣與水.

  【分析】***1***根據電解水的現象和結論分析判斷;

  ***2***根據各種“水”的組成分析類別;

  ***3***根據生活中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殺菌消毒的措施分析回答.

  ***4***根據生活中常見的節水措施分析回答.

  【解答】解:***1***電解水可以得到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2***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屬於純淨物;在自來水、河水、藍墨水中產含有可溶、不可溶性的雜質,屬於混合物;

  ***3***生活中,人們常採用煮沸的方法,既降低水的硬度,又殺菌消毒.

  ***4***生活中節水措施有很多,例如:洗菜水澆花、洗衣水衝廁等.

  故答為:***1***元素;***2***B;***3***煮沸;***4***洗菜水澆花***或洗衣水衝廁***等.

  【點評】水是一種用途很廣泛的物質,可以用作反應物、生成物、溶劑、處理有毒物質等,要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

  26.***4分******2016•湘潭***如圖是幾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根據圖示回答:

  ***1***在圖1中,t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 60 g.

  ***2***甲、丙在 t1 ℃時溶解度相同.

  ***3***圖1中,若將t3℃時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所得三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乙、甲、丙 ***析出晶體都不含結晶水***.

  ***4***氣體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變化規律,不同的溫度下,氧氣的溶解度隨壓強而變化的情況如圖2所示,若t1℃對應的溫度為40℃,則t2對應的溫度 C ***填字母序號***

  A.小於40℃B.等於40℃C.大於40℃D.無法確定.

  【考點】固體溶解度曲線及其作用;氣體溶解度的影響因素;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性和溶解度的關係..

  【專題】溶液、濁液與溶解度.

  【分析】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可以:①查出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從而確定物質的溶解性,②比較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從而判斷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的大小,③判斷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變化情況,從而判斷通過降溫結晶還是蒸發結晶的方法達到提純物質的目的.

  【解答】解:***1***通過分析溶解度曲線可知,t2℃時甲物質的溶解度為60g;

  ***2***甲、丙在t1℃時溶解度相同;

  ***3***在t1℃時,乙物質的溶解度最大,甲物質次之,甲、乙物質在降溫後悔析出晶體,丙物質降低溫度不會析出晶體,應該按照t2℃時的溶解度計算,所以將t3℃時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所得三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乙、甲、丙;

  ***4***氣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所以t1℃對應的溫度為40℃,則t2對應的溫度是C.

  故答案為:***1***60g;

  ***2***t1;

  ***3***乙、甲、丙;

  ***4***C.

  【點評】本題難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體的溶解度曲線所表示的意義,及根據固體的溶解度曲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從而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解答題***共4小題,滿分36分***

  27.***8分******2016•湘潭***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從實驗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廢液,他們想從中回收金屬銅和硫酸亞鐵晶體,設計瞭如下操作方案,結合方案回答下列問題:

  ***1***固體A中含有 鐵 和 銅 ,無色氣體X為 H2 ***均填化學式***.

  ***2***步驟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Fe+CuSO4═FeSO4+Cu ,該反應屬於四種基本型別中的 置換 反應.

  ***3***操作a的名稱為 過濾 ,在該操作中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為 引流 .

  ***4***理論上所得硫酸亞鐵晶體的質量 > ***填“>”“<”或“=”***原廢液中硫酸亞鐵的質量.

  【考點】金屬的化學性質;過濾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反應型別的判定;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金屬與金屬材料.

  【分析】***1***根據步驟①中加入的鐵是過量的,鐵會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鐵會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進行分析;

  ***2***根據鐵會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進行分析;

  ***3***根據過濾可以將不溶性固體從溶液中分離,以及玻璃棒在過濾中的作用進行分析;

  ***4***根據鐵和硫酸銅反應會生成硫酸亞鐵,鐵會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進行分析.

  【解答】解:***1***步驟①中加入的鐵是過量的,鐵會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所以固體A中含有鐵、銅,鐵會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所以無色氣體X為H2;

  ***2***鐵會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該反應屬於置換反應;

  ***3***過濾可以將不溶性固體從溶液中分離,所以操作a的名稱為過濾,在該操作中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為引流;

  ***4***鐵和硫酸銅反應會生成硫酸亞鐵,鐵會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所以理論上所得硫酸亞鐵晶體的質量>原廢液中硫酸亞鐵的質量.

  故答案為:***1***鐵,銅,H2;

  ***2***Fe+CuSO4═FeSO4+Cu,置換;

  ***3***過濾,引流;

  ***4***>.

  【點評】要會利用金屬活動順序表分析實驗,氫前邊的金屬會與稀硫酸、鹽酸反應,但氫後邊的金屬不會與稀硫酸、鹽酸反應,前邊的金屬會把後邊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28.***8分******2016•湘潭***如圖1是實驗室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 酒精燈  b 長頸漏斗

  ***2***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A ***填字母序號***,若選用D裝置收集氧氣,驗滿的方法是:將 帶火星的木條 伸到集氣瓶口,觀察現象,用該方法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2KMnO4 K2MnO4+MnO2+O2↑

  ***3***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操作的正確順序為 bac ***用字母序號填***

  a.將導管伸入集氣瓶口,氣體進入瓶中 b.將裝滿水的集氣瓶倒置在水槽中

  c.當氣體收集滿時,用毛玻璃片蓋住瓶口,將集氣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面上

  ***4***某同學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2***,既可用於製取氣體,又可用於探究物質的性質

  ①當開啟K1、關閉K2時,利用Ⅰ、Ⅱ裝置可進行的實驗是 B ***填字母序號***

  A.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製取並收集氧氣

  B.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並收集氫氣

  ②當開啟K2、關閉K1時,利用Ⅰ、Ⅲ裝置可以值得並檢驗二氧化碳,裝置Ⅲ中應加入的試劑為 澄清的石灰水 .

  【考點】氧氣的製取裝置;氧氣的收集方法;氧氣的檢驗和驗滿;製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二氧化碳的檢驗和驗滿;氫氣的製取和檢驗;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

  【專題】常見氣體的實驗室製法、檢驗、乾燥與淨化.

  【分析】***1***根據實驗室常用儀器解答;

  ***2***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及其質量守恆定律可以正確的書寫化學方程式,根據氣體的性質可以選擇收集氣體的方法和驗滿的方法.

  ***3***據排水法收集氧氣及氧氣的密度分析解答.

  ***4***①該裝置適合固液常溫型製取氣體,並且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

  ②根據檢驗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解答.

  【解答】解:

  ***1***根據實驗室常用儀器可知:a酒精燈;b長頸漏斗;

  ***2***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能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因為反應需要加熱,應該選擇A裝置.驗滿氧氣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瓶口,若觀察到木條復燃,說明瓶中已充滿氧氣;該方法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K2MnO4+MnO2+O2↑;

  ***3***排水法收集氧氣時,先將裝滿水的集氣瓶倒置在水槽中,當氣泡連續、均勻冒出時開始收集,當氣體收集滿時,用毛玻璃片蓋上瓶口,將集氣瓶移出水面放置;

  ***4***①該裝置適合製取固液常溫反應,且密度比空氣密度小的氣體,如氫氣,可以用活潑金屬與酸反應來製取;

  ②當開啟K2、關閉K1時,利用Ⅰ、Ⅲ裝置可以值得並檢驗二氧化碳,裝置Ⅲ中應加入的試劑為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

  ***1***a酒精燈;b長頸漏斗;

  ***2***A;帶火星的木條;2KMnO4 K2MnO4+MnO2+O2↑;

  ***3***bac;

  ***4***①B;②澄清的石灰水.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儀器名稱的判斷、催化劑的催化作用及其驗證氣體是否收集滿等方面的內容.

  29.***8分******2016•湘潭***為了探究酸鹼等溶液的性質,學習小組進行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分別試驗乙醇、稀硫酸、氫氧化鈉溶液的導電性,請回答以下問題:

  ***1***實驗過程中,發現有一組實驗燈泡不會發光,該組實驗燒杯中裝的藥品是 乙醇 .

  ***2***NaOH子啊水中會解離出 鈉離子 和 氫氧根離子 等帶電的粒子,所以可以導電.

  ***3***取少量B中溶液於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 紅 色,硫酸、鹽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它們都能解離出 氫離子 .

  ***4***往裝有H2SO4溶液的燒杯中滴加Ba***OH***2溶液至過量,滴加過程中國測得燒杯中的溫度變化如圖2所示,從圖中b點除了表示溫度最高、放出的熱量最多,還可以表示 恰好完全反應 .滴加過程中可以觀察到燈泡發光的情況為 D ***填字母序號***

  A.亮度保持不變 B.逐漸變暗至熄滅 C.逐漸變亮

  D.由亮變暗至熄滅再逐漸變亮 E.由暗變亮再變暗至熄滅.

  【考點】探究酸鹼的主要性質;酸的化學性質;溶液的導電性及其原理分析..

  【專題】科學探究.

  【分析】***1***根據溶液的導電性及其原理進行分析;

  ***2***根據氫氧化鈉溶液能解離出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進行分析;

  ***3***根據酸鹼指示劑和酸的通性進行分析;

  ***4***根據化學變化伴隨著能量變化以及中和反應進行分析.

  【解答】解:***1***溶液能夠導電,是因為溶液中存在帶電的粒子,稀硫酸和氫氧化鈉都能解離出帶電的粒子,而乙醇在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所以沒有導電性,燈泡不會發光,故填:乙醇;

  ***2***氫氧化鈉在水中能解離出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所以可以導電,故填:鈉離子;氫氧根離子;

  ***3***紫色石蕊試液遇酸變紅,所以向稀硫酸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紅色;

  硫酸、鹽酸等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是因為它們都能解離出氫離子;故填:紅;氫離子;

  ***4***往裝有H2SO4溶液的燒杯中滴加Ba***OH***2溶液至過量,滴加過程中測得燒杯中的溫度變化如圖2所示,可以看出圖中b點除了表示溫度最高、放出的熱量最多,還可以表示恰好完全反應;

  隨著適量的Ba***OH***2溶液的滴加,硫酸減少,而生成的水不導電,硫酸鋇是不溶於水的沉澱,溶液中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減少,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弱,流過燈泡的電流變小,燈泡變暗至熄滅,當加入過量的Ba***OH***2溶液時,溶液中有自由離子,所以導電,燈泡又會發光;故填:恰好完全反應;D.

  故答案為:***1***乙醇;

  ***2***鈉離子;氫氧根離子;

  ***3***紅;氫離子;

  ***4***恰好完全反應;D.

  【點評】此題是一道跨學科的題目,解題的關鍵是知道溶液導電的原因,以及化學反應對離子濃度的影響.

  30.***12分******2016•湘潭***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由BaSO4、CuSO4、Na2CO3、BaCl2、NaCl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其實驗小組對其成分進行了以下探究活動

  【思考與交流】

  ***1***上述物質中不溶於水的是 BaSO4 ,溶於水其水溶液呈藍色的是 CuSO4 ***均填化學式***.

  【活動與探究】

  ***2***取上述固體,加入足量水溶解,形成無色透明的溶液,由於取用固體較多,在溶解過程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燒杯 和 玻璃棒 .

  ***3***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鹽酸,產生大量的氣泡.說明該固體中一定含有 Na2CO3 ***填化學式***,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2HCl═2NaCl+H2O+CO2↑ .

  ***4***經過以上探究,不能確定的物質是 NaCl ***填化學式***.

  【探索與拓展】

  ***5***為了進一步確定原固體粉末的組成,實驗小組取22克該固體粉末,溶於110克水配製成不飽和溶液,再向該溶液中緩慢加入100克一定質量分數的CaCl2溶液,產生沉澱的質量與所加CaCl2溶液的質量關係如圖所示,試計算:

  ①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澱的質量是 10g .

  ②22克樣品中Na2CO3的質量是多少克?***需寫出計算過程***

  ③反應後所得溶液中CaCl2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需寫出計算過程***

  【考點】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有關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鹽的化學性質;書寫化學方程式、文字表達式、電離方程式;根據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專題】溶質質量分數與化學方程式相結合的計算;化學學習中的實驗思想;化學計算中的轉化思想;科學探究;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分析】***1***根據常見鹽的溶解性,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溶解操作所需的儀器,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Na2CO3、BaCl2不能共存,進行分析解答.

  ***4***根據鹽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解答.

  ***5***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氯化鈉,根據產生沉澱的質量與所加CaCl2溶液的質量關係圖,當所加CaCl2溶液的質量為50g時,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0g沉澱,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出樣品中Na2CO3的質量、反應後所得溶液中CaCl2的溶質質量分數.

  【解答】解:***1***BaSO4、CuSO4、Na2CO3、BaCl2、NaCl中BaSO4不溶於水,硫酸銅溶於水其水溶液呈藍色.

  ***2***取上述固體,加入足量水溶解,形成無色透明的溶液,則一定不含硫酸鋇、CuSO4,Na2CO3、BaCl2在溶液中反應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澱,則Na2CO3、BaCl2不能共存.在溶解過程中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和玻璃棒.

  ***3***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鹽酸,產生大量的氣泡,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氣體,則說明該固體中一定含有Na2CO3,一定不含氯化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2HCl═2NaCl+H2O+CO2↑.

  ***4***氯化鈉與上述物質均不反應,經過以上探究,不能確定的物質是氯化鈉.

  ***5***①由圖示可知,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沉澱的質量是10g.

  ②設樣品中Na2CO3的質量為x,參加反應的氯化鈣的質量為y,

  CaCl2+Na2CO3═CaCO3↓+2NaCl

  111 106 100

  y x 10g

  x=10.6g

  ③ y=11.1g

  由圖示可知,恰好完全反應後剩餘的溶液中還氯化鈣的質量也為11.1g.

  反應後所得溶液中CaCl2的溶質質量分數是 ×100%=5%.

  故答案為:***1***BaSO4;CuSO4;***2***燒杯;玻璃棒;***3***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4***NaCl;***5***①10g;②22克樣品中Na2CO3的質量是10.6g;③反應後所得溶液中CaCl2的溶質質量分數是5%.

  【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熟練掌握鹽的化學性質、常見鹽的溶解性、化學方程式與溶質質量分數的綜合計算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看過中考化學試題解析及答案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