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性關節炎有什麼治療藥方

  風溼性關節炎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骨科疾病。那麼風溼性關節炎有哪些治療藥方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風溼性關節炎的相關治療藥方吧。

  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藥方

  1、桂枝白芍治類風溼性關節炎

  【功能主治】活經活絡。主治類風溼性關節炎,證見肌肉關節疼痛腫脹,區域性觸之發熱,但自覺畏寒,或觸之不熱,或自覺發熱,全身低熱或熱象不顯,舌紅、苔黃白或黃白相兼或少苔,脈弦細或細數。

  【偏方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附片、紅花、皁角刺、狗脊、防風各10克,生地、地龍、骨碎補各20克,生黃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服。

  2、黃芪白朮治類風溼性關節炎

  【功能主治】主治類風溼性關節炎。

  【偏方組成】生黃芪15~30克,白朮、桂枝、制川烏、防己各15克,桑枝30克,白芍、當歸、莪術各12克,炙甘草10克。

  【用法用量】將上藥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3個月後,隔日服1劑,再服3個月。此後,以本方製成丸藥,繼續服6個月,以鞏固療效。全療程為1年。

  【加減】若屬熱勝型,加生石膏、土茯苓各30克;若屬寒勝型,桂枝可用至20克,加用細辛3~6克;若氣血虧虛者,再加用黨蔘15~30克,首烏15克。

  3、黃芪威靈仙治類風溼性關節炎

  【功能主治】主治類風溼性關節炎。

  【偏方組成】生黃芪30~50克,威靈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雞血藤各10克,麻黃、防風、知母、川黃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用量】將上藥水煎,每日1劑,分3~4次口服,15劑為1個療程。

  【加減】若氣血兩虛者,黃芪加量至60~80克,當歸、何首烏各20克;若兼發熱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若關節紅腫較甚者,加萆光***氵光***20~30克,防己、澤瀉各12~15克;若上肢重者,加薑黃、桑枝各10~15克;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蠶砂、木瓜各10~12克。

  4、乳香川烏治類風溼性關節炎

  【功能主治】化瘀通絡,利溼除痺。主治類風溼性關節炎。

  【偏方組成】乳香、制沒藥各12克,制川烏15克,地龍、土鱉蟲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風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日1劑。3個月為1療程。

  【加減】溼熱阻絡型,加防己、蒼朮各10克,萆光***氵光***、連翹各20克,金銀藤30克;寒熱錯雜型,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生黃芪30克,附片20片;肝腎虧損型,加川續斷、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骨碎補10克,白芍12克。

  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

  1、藥物療法

  中醫治療疾病的的最大特點是辨證論治,整體調節。對於風溼病患者來說,根據病人當前的主要臨床表現,首先辨別其病性,是虛實寒熱,如屬實證,當辨明是風痺、寒痺、熱痺、抑或溼痺。中藥鎮骨驅風貼治療風溼疾病效果更好,從外到內治療風溼疾病,外敷治療也更安全。

  2、外科療法

  這種風溼的治療方法包括不同的矯形手術、人工關節的置換、滑膜切除等。手術不能治癒疾病只能改善關節功能和生活的能力。

  3、按摩療法

  可以先用推、理、揉手法,輕輕按摩,先使患部肌肉鬆弛,氣血暢行;繼而使用點、按、捏、拿手法、達到舒筋活絡止痛的目的,最後用搖、滾、揉等手法。每次治療時間15到30分鐘,2到3天一次。這也是重要的風溼的治療方法。

  風溼性關節炎的護理方法

  宜穿氯綸內衣。氯綸是一種合成纖維,具有較高的電絕緣性,一經摩擦就能產生比其他任何纖維都大得多的電荷。

  這種電荷逐漸聚積在衣服上,即使空氣溼度高達 80%,電子仍難以流動,難以使電荷消失。氯綸的吸溼性低,可抗水蒸氣,水分很容易蒸發,與面板摩擦能產生“電療”的效果,有利於風溼性關節炎的治療。在飲食方面要控制高脂肪膳食。脂肪在體內氧化過程中能產生一種酮體,過多的酮體對關節有較強的刺激作用。有人做過實驗:讓 16名關節炎病人每天吃脂肪膳食***肥肉、油炸食品等***,結果關節炎症狀明顯加重,有的甚至出現關節腫脹、強直、活動障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