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特點與功能

  教學模式通常包括五個因素,這五個因素之間有規律的聯絡著就是教學模式的結構。那麼你對教學模式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教學模式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教學模式的簡介

  “模式”一詞是英文model的漢譯名詞。model還譯為“模型”、“正規化”、“典型”等。一般指被研究物件在理論上的邏輯框架,是經驗與理論之間的一種可操作性的知識系統,是再現現實的一種理論性的簡化結構。最先將模式一詞引入到教學領域,並加以系統研究的人,當推美國的喬伊斯***B、Joyce***和韋爾***M、Weil***。

  喬伊斯和韋爾在《教學模式》一書中認為:“教學模式是構成課程和作業、選擇教材、提示教師活動的一種正規化或計劃。”實際教學模式並不是一種計劃,因為計劃往往顯得太具體,太具操作性,從而失去了理論色彩。將“模式”一詞引入教學理論中,是想以此來說明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各種型別的教學活動的基本結構或框架,表現教學過程的程式性的策略體系。

  結構

  教學模式通常包括五個因素,這五個因素之間有規律的聯絡著就是教學模式的結構。

  分類

  關於教育模式的分類,國內外學者從不同角度出發有不同的分類。喬伊斯和威爾根據教學模式的理論跟根源,區分出四種類型的教學模式:1、資訊加工教學模式 2、人格***人性***發展教學模式 3、社會交往教學模式 4、行為修正教學模式。

  國內對教學模式的分類也很多。有有的研究者把教學模式分成三類,一類是師生系統地傳授和學習書本知識的教學模式,一類是教師輔導學生從活動中自己學習教學模式,還有一類是折中於兩者之間的教學模式。

  理論依據

  教學模式是一定的教學理論或教學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論指導下的教學行為規範。不同的教育觀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學模式。比如,概念獲得模式和先行組織模式的理論依據是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而情境陶冶模式的理論依據則是人的有意識心理活動與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理智與情感活動在認知中的統一。

  教學目標

  任何教學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模式的結構中教學目標處於核心地位,並對構成教學模式的其他因素起著制約作用,它決定著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式和師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組合關係,也是教學評價的標準和尺度。正是由於教學模式與教學目標的這種極強的內在統一性,決定了不同教學模式的個性。不同教學模式是為完成一定的教學目標服務的。

  操作程式

  每一種教學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邏輯步驟和操作程式,它規定了在教學活動中師生先做什麼、後做什麼,各步驟應當完成的任務。

  實現條件

  是指能使教學模式發揮效力的各種條件因素,如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環境、教學時間等等。

  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指各種教學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標的評價方法和標準等。由於不同教學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和達到的教學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式和條件不同,當然其評價的方法和標準也有所不同。除了一些比較成熟的教學模式已經形成了一套相應的評價方法和標準外,有不少教學模式還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評價方法和標準。

  教學模式的特點

  指向性

  由於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圍繞著一定的教學目標設計的,而且每種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條件,因此不存在對任何教學過程都適用的普適性的模式,也談不上哪一種教學模式是最好的。評價最好教學模式的標準是在一定的情況下達到特定目標的最有效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在選擇教學模式時必須注意不同教學模式的特點和效能,注意教學模式的指向性。

  操作性

  教學模式是一種具體化、操作化的教學思想或理論,它把某種教學理論或活動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簡化的形式反映出來,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比較抽象的理論具體得多的教學行為框架,具體地規定了教師的教學行為,使得教師在課堂上有章可循,便於教師理解、把握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