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婦科論文

  中西醫結合是中、西醫學的交叉領域,也是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一項工作方針。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婦科炎症臨床療效觀察

  摘要:目的 觀察中西醫結合方法對慢性婦科炎症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來我院治療的慢性婦科炎症的患者280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對照組。治療組140例,應用西藥和中藥聯合的方法進行治療;對照組140例,單純應用西藥進行治療。治療後,觀察兩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及患者的每次月經量、經期及平時的腰痛情況、白帶的量及顏色等的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提高***P<0.05***,患者的月經量較前減少,經期及平時的腰痛情況及白帶的量及顏色異常的情況顯著改善。結論 經本研究證實,中藥和西藥的合用能使慢性婦科炎症的治療率提高,比單用西藥治療的方法臨床效果明顯,應該逐漸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慢性婦科炎症;臨床療效;觀察

  婦科炎症是育齡期女性的一種常見病,主要有外陰的炎症、陰道的炎症、宮頸的炎症、盆腔的炎症、附件的炎症等,在其發病的早期,患者的症狀不是很明顯,主要表現有增多的月經量、腰腹痛、下腹墜痛、白帶異常等,這些症狀往往不能引起患者的充分重視,導致疾病的延誤治療而使疾病轉化為慢性,如慢性外陰的炎症、慢性陰道的炎症、慢性宮頸的炎症、慢性盆腔的炎症、慢性附件的炎症等,慢性婦科炎症可導致嚴重的後果,如患者的不孕、宮外孕等[1]情況,以往對慢性婦科炎症的治療主要應用西藥治療的方法,效果有時候不明顯,在本研究中,採用中藥與西藥聯合治療慢性婦科炎症,現將治療的結果介紹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住院的慢性婦科炎症患者280例,對其進行婦科檢查、腹部彩超、血清CA125、病理學檢查確診並進行隨機分組,280例患者都符合該病的診斷標準,病程2個月~2年。年齡20~46歲,平均年齡***31.166.51***歲,其中280例患者中單側附件炎症的有40例,雙側附件炎症的有120例,盆腔炎的有50例,子宮直腸陷凹有液體積聚的有70例。將280例患者的年齡、性別、體重等一般指標進行統計學檢測,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選擇標準[2] 參照《婦產科學》第七版的診斷標準:育齡期的婦女有痛經並不斷加重、白帶量增加、下腹部不同程度的墜痛、腰部的痠痛、月經的量及持續的時間延長,經血中有血塊的出現,宮頸存在不同程度的糜爛,性生活後症狀加重,輔助檢查幫助確診。

  1.3方法 對照組:單純應用西藥進行治療,方法為盆腔灌洗。一種方法為:用藥為250ml的生理鹽水、2~3g的頭孢曲松鈉、0.2%的甲硝唑注射用藥250ml、地塞米松5~10mg、慶大黴素16~24萬單位;另一種方法為:250ml的生理鹽水、4~5mg的頭孢噻肟鈉、0.2%的甲硝唑注射用藥250ml、糜蛋白酶4000單位、慶大黴素16~24萬單位;灌洗前囑患者將膀胱排空,取平臥位的姿勢,在左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處進行腹腔穿刺,穿刺後以150~200滴/min的速度進行灌洗,灌洗3次為1個療程。

  治療組:應用對照組的西醫療法加中藥聯合進行治療,中藥以清熱、利溼、活血、化瘀、溫經、散寒、行氣、活血為主。中藥方劑組成為30g黃芪,桃仁、柴胡、紅花、當歸、赤白芍、牡丹皮、枳殼、丹蔘、板藍根、敗醬草、青陳皮、川穹、三稜、術香、莪術、延胡索各取10g,並以6g的炙甘草加以調和,口服1劑/d,20劑為1個療程,月經期的時候停止服用。

  1.4治療標準[3] 治癒:患者的全部症狀消失,月經的量及週期正常,白帶恢復正常,婦科檢查各項指標正常;有效:患者的症狀自覺基本上改善,婦科檢查時附件區的壓痛明顯改善,炎症病灶的範圍減小;無效:患者的各種症狀及體徵沒有明顯的改善,區域性症狀有加重的趨勢。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對資料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

  2 結果

  3 討論

  慢性婦科炎症是一種多發病和常見病,主要見於育齡期的女性,其發病的機率較高。主要有以下幾種:慢性外陰的炎症、慢性陰道的炎症、慢性宮頸的炎症、慢性盆腔的炎症、慢性附件的炎症等,導致慢性婦科炎症的原因可能是:月經期間的感染,在月經期間,如果不注意衛生,則可導致細菌沿著陰道的逆行生長繁殖及蔓延;婦女生產後出現感染,產後的女性宮口尚未恢復,孕婦的體力較弱,易出現陰道中的原位細菌增殖移位而引起感染;流產後的患者也易引起感染,主要是由於流產手術的不徹底致使胎膜組織等的殘留導致;還可能來自鄰近器官感染的蔓延,如闌尾的炎症、腹膜的炎症等;在婦產科的手術治療中,如果不注意衛生的保持,也可以引起婦科的炎症。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療該病顯得尤為重要,本研究中,應用中西醫結合方法的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的效果治療組比對照組顯著。

  中醫認為,該病是由於體內產生溼熱或外部的溼熱侵入體內而引起的,治療的方法應以清熱、利溼、活血、化瘀、溫經、散寒、行氣、活血為主[4]。研究中應用中西醫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西藥的灌洗方法能使殺滅細菌的作用增強;直接灌洗病灶部位,藥物直接與細菌、病毒相接觸,起到直接的殺菌及抑菌的作用,使藥效發揮的更徹底,其中的糜蛋白酶具有消腫消炎的作用,是一種很好的消炎製劑,可以使炎症的程度減輕,還可以促進區域性滲出液的吸收。中藥的治療方法,能修復子宮組織,對子宮的血液迴圈起到加強的作用;對人的免疫力起到調節作用,免疫力的增強使對細菌的殺傷作用增強;中藥的應用能使血小板不能聚集,從而有利於對纖維蛋白原的溶解,對血栓的形成起到了抑制的作用,血栓的不易形成,就使區域性形成的炎性病灶軟化、吸收;中藥的應用使人不產生耐藥性,能更好的對疾病進行治療。

  總之,西藥與中藥聯合應用治療慢性婦科炎症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患者的症狀改善或消失,妊娠率增加,複發率降低,比單用西藥的治療效果明顯,應引起臨床醫生的關注。

  參考文獻:

  [1]紀豔紅,王晶.30例慢性婦科炎症的臨床效果分析[J].臨床研究,2013,11***18***:514-515.

  [2]張春英.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婦科炎症78例臨床分析[J].大家健康,2014,8***4***:292-293.

  [3]嚴知明.中西藥物治療慢性婦科炎症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醫中藥,2013,11***2***:181-182.

  [4]黃穎紅.中西藥物治療慢性婦科炎症的臨床效果比較[J].求醫問藥,2011,9***9***:290-291.

  篇2

  淺談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婦科支原體感染的臨床療效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婦科支原體感染的臨床療效。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抗生素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以易黃湯加減治療,觀察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及複發率。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4.13%,明顯高於對照組的73.02%,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未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但均出現輕度藥物反應,停藥後均自行緩解。其中觀察組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94%,明顯低於對照組的34.92%,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婦科支原體感染患者,在抗生素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中藥治療,可顯著改善臨床症狀及體徵,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中西醫 婦科 支原體感染

  支原體感染是婦科生殖道感染重要致病病源體,因支原體無細胞壁的特殊結構特點,對大多數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且易引起耐藥菌株,增加治療難度[1]。傳統臨床治療中採用大環內酯類、鹽酸四環類、喹諾酮類敏感度較強的藥物治療,然而大量臨床研究發現,單一用藥仍達不到理想的治療目前,為此本文將對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63例婦科支原體感染患者給予中西醫聯合治療,取得顯著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2011年2月~2013年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26例婦科支原體感染患者,年齡17~56歲,平均年齡***35.8±2.3***歲;病程7d~10個月,平均***4.2±0.5***個月。均有不潔性交史或性伴侶感染史,均符合《實用婦產科診療規範》的診斷標準,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白帶增多、異味、外陰瘙癢及灼熱感、尿頻、尿痛、尿急症狀,查體可見宮頸充血,宮頸管觸痛,伴有糜爛20例,盆腔炎15例。藥敏檢查均對克拉黴素敏感。宮頸分泌物取材近期內均未應用抗生素,排除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及淋病、滴蟲、真菌、病毒感染者。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3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於經期結束3~7d內,根據藥敏結果中對克拉黴素敏感者,給予克拉黴素分散片0.25*2片,0.5g/d口服,每天兩次,療程10d;白艾洗液患者自行陰道沖洗,1次/d,療程10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中藥易黃湯加減治療,組方為太子參、山藥、芡實各30g,車前子20g,陳皮、赤芍、柴胡、荊芥、苦蔘、黃柏各15g,白朮、蒼朮、甘草各10g。若偏熱者加龍膽草10g,偏寒者加桂枝6g,腹痛者加澤蘭12g,脾腎虛加川斷15g。每日一劑,水煎早晚各服1次,10d為一療程。所有患者治療期間均禁止服用其他藥物,並嚴格飲食,且禁止性生活,停藥7d期間也禁止性生活,停藥7d後到院複查。

  1.3 標本採集方法。窺陰器暴露子宮頸後,消毒棉球擦去分泌物,將拭子插入宮頸管10~20mm,捻轉並停留30s再取出送檢,支原體培養24~48h,試劑盒由天洋電子生物有限公司提供。

  1.4 觀察指標。觀察對比兩組臨床療效,及藥物不良反應情況。

  1.5 療效評定。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療效評定,其中痊癒:臨床症狀及體徵均消失,支原體檢查呈陰性;顯效:臨床症狀及體徵明顯好轉,但未完全消失,支原體檢查呈陰性;有效:臨床症狀及體徵有所改善,但支原體檢查呈陽性或弱陽性;無效:治療前後臨床症狀及體徵均無改變,甚至病情加重,且支原體檢查仍呈陽性。***總有效率=痊癒率+顯效率+有效率***。

  1.6 統計學分析。採用SPSS13.0統計學軟體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採用率***%***表示,組間比較採用X2檢驗,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觀察。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4.13%,明顯高於對照組的73.02%,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藥物不良反應情況。兩組均未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但均出現輕度藥物反應,停藥後均自行緩解。其中觀察組出現藥物不良反應5例***7.94%***,分別為皮疹2例,頭暈頭疼、消化不良、腹瀉各1例;對照組的22例***34.92%***,分別為皮疹5例,腹瀉4例,頭暈頭疼、消化不良味覺改變各3例,失眠、焦慮各2例,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支原體感染是一種性接觸傳播疾病,臨床引起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支原體主要有解脲支原體***Uu***和人型支原體***Mh***,臨床表現為不同程度白帶增多,尿道灼熱,並可能引起盆腔炎、輸卵管炎而導致不孕、流產及宮外孕[2]。臨床治療中常用大環內酯類、鹽酸四環類、喹諾酮類敏感活性較強的抗生素治療,可阻礙細菌轉肽過程,抑制微生物蛋白合成,進而達到殺滅支原體,但由於臨床廣泛使用,耐藥性發展較快,Uu和Mh的耐藥菌株日益增多,致使複發率較高,增加治療難度,因此單純應用西藥抗生素治療效果有限[3]。

  儘管婦科支原體感染在中醫無明確記載,但根據其臨床表現,有陰道白帶增多,且色黃,外陰瘙癢,另婦科檢查可見宮頸表面有膿性分泌物附著,屬於中醫“帶下病”、“淋證”等範疇。其發生機制與溼、熱、淤邪有關,三邪蘊結於下焦,損及任脈,多屬於“虛實夾雜”之證,為此臨床治療應以清熱解毒,祛邪扶正併兼顧肝腎以利溼為治療原則[5]。本文研究根據婦科支原體感染的臨床表現及反覆發作的特點,給予傳統中藥方易黃湯治療。方劑中山藥、芡實專補任脈之虛,又能利水;黃柏,清腎中之火也,腎與任脈相通以相濟,解腎中之火,即解任脈之熱;太子參補氣健脾;車前子性甘寒,清熱利溼;陳皮能理氣燥溼;柴胡善疏肝解鬱,瀉肝除溼;赤芍具有活血通絡的功效荊芥可疏風散熱止癢止;苦蔘的燥溼能力強,善清下焦溼熱,又能兼治陰腫陰癢;白朮、蒼朮可健脾燥溼;甘草能補脾益氣,調和諸藥。諸藥配伍,寒溫並用,補瀉兼施,補虛不留邪,祛邪不傷正[6]。

  現代藥學研究表明,易黃湯中的利溼類中藥對支原體等多種病菌有抑制殺滅作用,另配有活血化瘀類中藥,可軟堅散結,使炎症粘連鬆解,增生的結締組織軟化,與抗生素聯用可在殺菌抑菌的同時改善支原體對抗生素的敏感性,增強白細胞吞噬能力,間接對病原微生物的調節作用[7,8]。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4.13%,明顯高於對照組的73.02%;兩組均未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觀察組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94%,明顯低於對照組的34.92%。由於本文研究中只用一聯抗生素聯合中藥治療,臨床療效顯著,且抗生素的藥物反應發生率較低,但因為研究病例較少,今後尚有待繼續研究。

  綜上所述,對婦科支原體感染患者,在抗生素治療的基礎上聯合中藥治療,可顯著改善臨床症狀及體徵,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豔莎,張新.中西醫結合治療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的臨床用藥體會[J].中醫臨床研究,2012,04***12***:11-12

  [2] 翁彥雲.中西醫結合治療女性生殖系統支原體感染[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0***:159-160

  [3] 朱麗紅,袁寧霞,杜冬青,等.281例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陰道微生態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9***:3144-3147

  [4] 劉文娥,談珍瑜,夏如意,等.盆炎丸治療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體感染氣虛血瘀證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13,33***5***:590-593

  [5] 石慧.中藥內服外洗治療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體感染[J].中西醫結合研究,2013,5***2***:75-77

  [6] 馬文輝,邱木雄,程力明,等.女性生殖道支原體感染及藥敏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10,19***16***:2041-2042

  [7] 孟曙芳,汪碧雲,毛小勇,等.中西醫結合治療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38例觀察[J].浙江中醫雜誌,2010,45***10***:764-765

  [8] 邱峰,黃熙理,洪麗美,等.中西醫結合治療溼熱型解脲支原體性宮頸炎臨床研究[J].福建中醫藥,2013,44***1***: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