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如何戰略升級

因為職業的緣故,做行業性的營銷諮詢和白酒企業打交道就像是家常便飯,在接觸的過程也對這些企業有了一些認識和了解。

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下,經濟開始由原來的快速增長變為緩慢增長,原來企業賴以快速發展的大環境變了,但是“發展”作為一種長期的目標永遠不會變,中國企業該如何應對,成了很多企業關心和關注的重要為題。

很多人建議說:中國企業應該加強內功修煉,確實如此,但是如何進行內功修煉,從哪些方面展開呢?尤其是對於中小企業來講,這裡提出一些筆者的觀點和看法,供為探討和參考。其實這些問題也不是某一行業企業獨有的,而是存在於整個企業界的。

一、企業管理的升級

在銷量為天的指導思想作用下,加上“一俊可以遮百醜”慣例,似乎只要銷量好就可以證明企業是優質的,但是銷售業績的快速增長也同時造成了企業整體發展的不對稱,尤其是管理和團隊發展的不均衡,這是一個普遍性的突出問題。

企業注重營銷是對的,但是同時也要重視企業的均衡發展,而且筆者在諮詢的實踐中也發現:很多營銷中面臨的問題並非是從營銷層面引發的,而是從更深一層引發的,要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從更高一層面入手。

比如產品問題***開發速度慢、質量不達標等***,營銷部門是在根據市場需要進行產品開發和設計,但是企業需要提供生產和決策的後臺支援,這樣才是企業的系統運營;再比如說營銷隊伍問題,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人是必須的要素,但是並非說企業直接招聘的人就可以拿來使用,這就造成了團隊在發展過程中只能解決數量,而很難從質量上給予保證,加上難以應對的龐大隊伍管理需要,這依然是企業管理的問題。

企業對管理的升級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提升

1、決策效率的提升

企業的決策效率取決於決策流程和決策水平。流程可以優化,但是決策水平卻是致命的關鍵,這主要依賴於決策者的知識和視野以及企業的決策參考資訊。通常我們看到的是企業一把手大包大攬,所有的決策似乎只有他說了才算:這是一種典型小企業的做法,在一定時期內可能有利於企業的發展,但是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會成為企業發展的制約。隨著企業的做大,決策事物的增多和對決策能力要求的提高,這種局面必須進行改進:

一是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要學會尊重專業,比如請外腦做參謀、招納專業的人員到公司任職等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辦法;

二是學會抓大放小,在企業內進行適度的放權;

三是決策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修養和專業素質,不斷開闊自己的視野。俗話說:看的遠才能走的遠,一樣道理,領導者的心胸和視野決定著企業的未來方向和成就。

四是要加強企業的資訊流管理,資訊是企業進行決策的理性參考,不繫統和不準確的資訊都可能導致決策的失誤,資訊流的管理包括:產供銷資料資訊、市場動態資訊、行業動態資訊等等。

2、管理流程的優化

為什麼我們開始重視流程,因為流程可以讓企業的管理更加有序和高效,流程優化的原則就是減少環節提高效率;加強團隊參與,減少個人英雄主義。包括決策流程,每一個部門和每一項工作的運營流程都需要給予重視。

結:其實企業的成本不光存在於外部***市場投入和營銷之處***,更是存在於內部,效率低下也一樣隱形的消耗了大量的成本,改進流程一樣可以提高企業的盈利水平。


3、產品開發和生產的管理

首先建立一套規範的產品開發流程,從品牌規劃到開發計劃、概念研發、再到包裝設計和後續生產,必須由原來的隨意性操作變為規範性流程化運作,一是提高產品的質量,二是提高產品開發的效率。

其次是加強對供應環節和生產環節的管理:供應環節主要是供應物料的質量和速度;生產環節主要是質量和效率,質量當然不用說,就是產品的品質,一方面是技術質量的穩定性***技術層面***,二是包裝物料的質量把關***瓶子的清潔、包裝的顏色和材質質量、完好性等***;另一方面是生產效率,從速度層面自不必說,這主要依靠工人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裝置的現金化程度,重要的一點是對成品率的控制,比如庫存管理環節、裝卸、運輸等容易出現破損的環節。

4、培養自己的企業文化

其實文化是一個很空泛的概念,但是企業的長期也發展必須依賴於一定的企業文化。過去我們對於文化的理解太過膚淺和片面——單純的認為企業文化就是喊幾個口號,提煉幾個理念,再或者就是追溯一下企業的歷史,找一些可以作為說辭的典故。

其實,文化的表現應該是一種做事的風格或習慣。比如中國人的中庸之道,這才是一種文化,大家不用天天喊口號,但是已經成為思想意識裡的一種做事的習慣或準則。

企業文化的形成有賴於企業領導者的個人風格和習慣,就像《亮劍》所探討的一樣。在領導者個人風格和習慣的帶動下,這種風格和習慣成了團隊的風格和習慣,而這種風格和習慣會代代傳承,無論團隊如何擴張,無論發展到什麼時候,都會保持其精髓,這種精髓就是企業的文化。

結:其實企業要想提升管理能力並非難事,儘管我們說制定戰略不能設立標杆,但是在提升管理水平和運營效率是永遠有標杆可循的,因為不管是一個行業還是整個企業界,走在前列的只是少數的幾個,後來者大都可以以他們為標杆,通過學習來實現,但學習不等於照搬,而是要結合企業實際的不斷改進和優化學習。

二、團隊的升級

快銷品行業不同於高科技行業,高科技行業有技術壁壘,比如微軟、英特爾等,可以技術為支點建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快銷品行業就不同,品牌、營銷團隊、企業資源等都是構築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因素。

團隊升級也在企業管理的範疇之內,因為團隊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所以我們特別進行說明。團隊的升級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1、加強團隊的管理:主要內容就是企業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招聘、任用機制,清晰而科學的部門設定和劃分,明確的職能劃分以及科學的作業流程。

2、團隊素質的提升:首先圍繞各部門和職位,設立該職位的能力***知識、素質和技術***勝任模型,包括通用能力和專業能力。然後對各職能人員的能力現狀進行評估,在評估的基礎開展持續的培訓、指導、監督、自我提升等。其中最關鍵的是讓每一個人找到自己的能力短板,明確提升目標,才能進行有效的能力提升,以達到勝任標準。

企業的團隊能力提升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不一定非要是集體坐在會議室裡進行培訓,比如在工作中採用“導師制”***一對一的輔導***,通過在工作中進行傳、幫、帶一樣可以達到勝任能力標準。

3、調整人員結構:中國企業一般都要經歷三個用人階段,即熟人階段***熟人、比較放心的,尤其是家族內的,能力居於次要地位***,能人階段***採用在某一方面能力比較突出的人,但是職業化能力不夠,一段時間內一兩個人決定著企業生死命運***、職業化階段***職業化經理人,擁有系統的知識和豐富的管理經驗***,經過這三個階段才開始標誌著一個企業走向成熟。

在這一過程中,要加強對中層的培養,中層在企業的運營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上提供決策參考、執行領導的決策,對下灌輸企業決策、帶領團隊執行,所以中層才是企業的核心資源,而中層的構成,一定是一個小團隊,而不是一個人,同時中層也是企業未來高層的土壤,所以必須加大力度培養。

俗話說條條大陸通羅馬,每個企業都有自己不同的發展路徑,要提升企業的整體能力是一個長期的任務:目標是明確的,道路就在腳下,怎麼走是自己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