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電影觀後感

  《大魚海棠》劇情舒緩而唯美,被稱為國漫的典範,是因為劇中無不透露中國元素。處處展現東方之玄妙。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篇一

  《大魚海棠》上映的當天,我便赴了這場十二年之約。

  看罷電影,心緒起伏不定,胸中似有千言萬語,不吐不快;然又不知從何說起,心有千千結。於是我決定——

  睡一覺再說……

  然後,時間來到7月18號,距離觀影已是十天之後。我覺得自己終於能寫下點什麼了。十天的時間,足夠讓網上的各種撕逼評論將你路轉黑或路轉粉了。然而御阪並沒有站隊的興趣。畢竟和許多人一般,我並沒有“十二年的情懷”,不在眾籌名單上,我只是個想看電影、想看動畫的孩子。

  《大魚海棠》實際上是部什麼樣的作品呢?如同許多人所言,畫面精緻,劇情欠佳是觀影后很自然的感想。

  先說畫面。《大魚》的製作上混合了2D和3D,在大場景的展示上凸顯大氣,雄渾壯闊;在小細節的雕刻上細膩生動,抓人眼球。無需舉多少例子,單看那一片雲海和那一枚桃核,多少都能有所共鳴。單從畫面上說,《大魚》展示了動畫行業漸入佳境的製作技術,是影片的一大亮點。

  劇情方面,如果詳細點評,勢必會有些許劇透,因此各位看官請做好準備。

  《大魚》講的是什麼?簡單地說,欠與還。故事的梗概大致是這樣——“其他人”是生活在以海為界的“海底”掌管世間運作規律的“類神”,他們將後代送至人間學習自己所司之事。少女椿在回程中遇險,人類少年為救她而死。椿自覺內疚,尋得司靈魂的靈婆,以己只半條命換得少年化為魚的靈魂,取名為鯤,將之飼養以送返人間,卻因逆天而行引出種種事端。少年湫愛慕椿,為其四處奔忙,不惜以命換命,幫助椿與鯤去往人間,最終拼死相送,救得二人。

  在影院的整體觀賞過程並沒有出現讓人十分難以理解的片段,粗看並無太大漏洞。但如果認真去思量,故事的講述在很多細節都有處理不好的地方,很多需要講清楚的問題並沒有解釋,一筆略過。這就導致很多情節需要靠觀眾自己去推敲甚至與加入自己的理解才能講得通。作為一部動畫電影,儘管我們都知道現下的動畫並不代表低齡化,但故弄玄虛並不是擺脫這一標籤的好方法。

  篇二

  看國產動畫良心大作《大魚海棠》前,我的內心是忐忑的,片方之前放出了超過20張美輪美奐的人物海報——這些人物簡約但複雜的名字都取自《山海經》和古代傳說,事實上有一半左右的名字用“胤、蓐”這樣的生僻字命名。這讓人不禁為自己的語文修養倍感捉急,從而擔心無法完全體會影片的精妙之處。

  影片進行到一半後,這種顧慮就完全煙消雲散了——除了三位主角,人物海報上那些造型精妙,概念源自古代傳說的人物們基本就沒什麼臺詞和行動,更別提劇情;事實上,就是在影片的三位主角身上,其實也壓根沒有什麼人物性格和劇情展開。

  很多人都是被《大魚海棠》精美的畫面所吸引的,這確實是影片的最大賣點——國產動畫近年來一向以畫面粗糙、人設土錘而著名,《大魚海棠》確實在某些方面有了突破,影片的人物造型各異,動作比較流暢,世界觀巨集大,最重要的是畫面精美——無論是土樓、樹林還是人間,影片確實擁有其它國產動畫難以比肩的美感,這些畫面可以說實現了中國動畫長期以來的夢想——用國際化的技術和線條,表達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美感,儘管我們能從中看到很多很多宮崎駿和日本動漫的影響,但乍一看上去,《大魚海棠》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影片以人與魚的關係為核心,但其實人與魚之間除了跳舞幾乎毫無交流和互動。

  很遺憾的是,畫面上的耳目一新只能持續20分鐘,相信所有觀看《大魚海棠》的觀眾在受到畫面衝擊後,滿心期待主創會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然而《大魚海棠》除了畫面、還是畫面,影片敘事的空洞乏味和精緻的畫面一樣令人印象深刻。《大魚海棠》的主創用一個巨集大豐富的世界觀講述了一個極其簡單的故事,也是近年來華語影視界百用不厭的故事:A一眼愛上了B,B為了救A掛掉了,A不惜一切代價,甚至甘願背叛家族師門也要救回B,同時A身邊還有一個默默愛著A的同門師兄C,C強忍內心痛苦,不惜一切代價要救A,犧牲自己成全A和B。簡單的說,這就是一個綠茶婊和備胎的故事。

  即便是這麼一個三角戀的故事,也完全可以設定很多起承轉合,套入各種型別片,讓影片變得好看。但是《大魚海棠》的敘事卻缺乏基本的成立條件——女主角椿在影片裡似乎什麼也沒有做,男二號湫就是跟著椿,而那隻大魚,拜託,連喜羊羊都比他性格要豐富一萬倍。影片的情節更是令人費解——一開始,我們以為影片會以椿前往人間展開***影片中的人物多次暗示“人間危險”“一定要按時回來***,結果人間部分的敘事不到15分鐘,鯤救了椿被淹死就完了,椿平安回到了家!然後我們以為影片會以椿前往靈婆那裡救鯤而展開一場冒險旅程,結果15分鐘後,幾句對話,椿就順利把化為魚的鯤救回來了!縱觀全片,影片最大的危機不過是椿的母親發現椿養了條魚後把魚扔了,湫被蛇咬了,湫把鯤“放生”了三件事,這三件稱不上是危機的危機也基本都是靠其它角色揮揮手,兩句話解決掉了。這讓人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影片的主角到底都幹了些什麼呢?他們的功能似乎就是導遊一般帶觀眾簡單遊歷了一下這個奇幻世界而已。

  篇三

  昨天,我無意間聽到一位友人錄製的<在這個世界相遇>由於這首歌的古風韻味極其濃郁,所以去搜索這首歌的原唱。原唱是Eason陳奕迅,一位深受廣大人民群喜愛的歌手。接下來就是一整天的單曲迴圈,因為這首歌我開始關注起最近上映的國漫《大魚海棠》。

  下班前夕,買了電影票,訂了晚飯。就這樣與閨蜜一起去看了這部電影。電影的古典佈景我是喜歡的,但也正因為這一古風的色調,使一些網友給這部電影戴上了‘抄襲’的帽子。其實,我並不覺得大魚跟千與千尋像,最多就是色調有些相似,但是兩者的畫風是絕對不一樣的。

  其實,這部劇講的應該是一個愛情故事,人為了椿被捲入漩渦死了,椿為了人的妹妹不難過為了報恩用自己的一半的壽命讓人化身為鯤,使其獲得重生的一次機會,而故事的最後湫為了椿,犧牲了自己全部的壽命。

  簡言之,用一位友人的話,這部動漫告訴了我們什麼是世界上最好的備胎!男二依舊是男二,悲催無比,男一依舊是男一,男主光輝四射。但,你們真的看懂了嗎?難道真的就是愛情嗎?

  換個方位,友誼。

  對的,真摯的友情,是可以放棄某些的。

  當你最好的哥們跟你說,出來喝一杯吧,作為兄弟的你是不是會放下手頭的事情,出來跟他喝一杯呢?我想大部分情況你會去的,因為你知道你的哥們不會突然想喝酒,他是有心事了才會這麼突然。

  當你最好的閨蜜跟你說,我最近哪兒不怎麼舒服,作為姐妹的你是不是會為此去打聽哪家醫院看這塊傷痛最好,哪位醫生最出名。

  這是人與人之間的友情,還有人與動物之間的友情。

  前不久,我看到一則新聞,講的就是一隻貓跟一個老奶奶,老奶奶老伴去得早,她養了一隻貓,貓一直陪伴著老奶奶。即便最後貓先行老奶奶一步離開人世,但是老奶奶覺得在有生之年能遇到這隻貓,是幸福的。

  再之前,我看過一個視訊,視訊的主角是一隻快去世的狗,狗與主人相依為命,主人在狗離去之前請了一位能讀懂狗的語言的專家。在狗離世之前,另一隻狗走到了它的身邊似乎他們說了什麼,又走開了。最後,狗狗走了,專家落下了眼淚,她說剛剛它和另只狗狗說,以後換你保護主人了,你一定要好好保護主人。主人,也哭了。

  椿與鯤,就好比他們,相伴相知,不願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