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如指掌的成語故事介紹

  瞭如指掌形容對事物瞭解得非常清楚,象把東西放在手掌裡給人家看一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禘是古代帝王或諸侯在始祖廟裡祭奠祖先的一種盛大祭祀活動。周朝的祭祖大典分為三類:第一,天子繼位.在太廟舉行的大祭,上自始祖下及歷代祖先合祭.第二,天子、諸侯五年一次的大祭,高祖及高祖以上的神主祭於太廟***高祖以下分祭於本廟***。第三.宗廟四時祭.每年夏舉行。

  有人向孔子請教關於禘禮的內涵及規定。孔子說:“我不知道。懂得禘禮的人治理天下,像把天下放在這裡一樣可以掌握吧!”孔子一邊說一邊指著自己的手掌。

  瞭如指掌的故事_瞭如指掌出處_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

  孔子知道禘禮.他回答“不知也,,是不想說的推託之辭。他為什麼不想說呢?孔子生於春秋末期。周王室已經衰微,禮樂崩壞,舊的等級制度被破壞,宗法秩序被弄亂。孔子認為周禮是最完美的,他本人也以恢復周禮為己任。孔子不願回答的原因可能在於不屑於回答那人的提問.或者是魯國的季氏祭祀違背了周禮.又或者是他認為魯國的禘禮不符合他所知的標誰。

  瞭如指掌的成語簡介

  【典故】:《論語·八佾》:"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何晏集解引包鹹曰:"孔子謂或人言知禘禮之說者,於天下之事,如指示掌中之物,言其易了。"

  【結構】:偏正式瞭如指掌【近義詞】:一目瞭然、一清二楚、洞若觀火【反義詞】:疑團莫釋【押韻詞】:避風港、敝帚自享、奇冤極枉、孤舟獨槳、爭斤論兩、生奪硬搶、後合前仰、魂馳夢想、心勞意攘、左推右擋、為人著想、熙熙攘攘

  【年代】:古代

  【燈謎】:失手;熟手;空手

  瞭如指掌的成語例句

  ◎ 當年重慶美國新聞處的費正清在後來寫的《自傳》中說:"她***指龔澎***的性格和為人,她的青春活力,她對中國共產黨事業的堅貞忠誠,再加上她對戰時記者的瞭如指掌和她具有幽默感,在一九四三年重慶那種枯燥乏味而又令人沮喪的氣氛下,她的這種活力使人就象呼吸到了一股清秀的新鮮空氣"。

  ◎ 看上去很有邏輯性;另一位對各種幹部級別和待遇瞭如指掌。

  ◎ 對於菜市行情,卻瞭如指掌:蘿蔔昨天是幾分一斤,今日是漲了,還是降了?什麼菜很快就要下市,什麼菜可能要到洪期?又特別懂得生意心理:清早是買的求賣的,下午是賣的乞買的。◎ 他進宮不久,雞坊中謁者***管雞坊的***王承恩就嚮明皇彙報說:"賈昌這個三尺小孩,一進入雞群,就象進入自己的一群小夥伴中間一樣,哪隻雞體強、哪隻雞體弱,哪隻雞勇敢、哪隻雞膽怯,什麼時候應該餵食、喂水,哪隻雞有病了,……賈昌瞭如指掌。

  ◎ 哪位老闆有什麼特別的脾氣等等,他都瞭如指掌。

  ◎ 當然,還不能就此說人們對鯊魚的第六感覺都已瞭如指掌了。

  ◎ 當然,作為本地的土生土長的區縣幹部,對當地的一些傾巢出動的革命家庭,是瞭如指掌的。

  ◎ 高三同學也不例外,相應少一些而已,但絕未隔絕,即使在高考複習緊張的時候,有些足球迷對國內國際的賽事仍是瞭如指掌,談起來頭頭是道,如數家珍,使許多老師驚詫莫名,暗愧不如。

  ◎ 陶老對長篇大書情有獨鍾,對評書的起源、發展瞭如指掌。

  ◎ 什麼時候他鴨柺子就成了他們的頭呢?是鴨柺子要當他們的頭,還是他們要鴨柺子當他們的頭呢?對鴨柺子,金雲才自認為是瞭如指掌、連魂都看清楚了的。

 

  看了的人還看了:

1.帶有勵志的成語故事10則

2.成語故事新編故事情節

3.四字成語故事50字

4.3分鐘成語故事-3分鐘成語小故事6個

5.南橘北枳的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