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湯達代表作是什麼

  司湯達是19世紀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短暫的一生,卻給人類留下了巨大的文化遺產,他被譽為最早的和最重要的現實主義實踐者之一。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司湯達代表作,希望對你有幫助。

  司湯達代表作

  《紅與黑》是司湯達最著名的代表作。這部鉅作創作的背景是採自1828年2月29日《法院新聞》所登載一個死刑案件。在拿破崙帝國時代,紅與黑則代表著“軍隊”與“教會”,是有野心的法國青年發展的兩個渠道。司湯達在創作《紅與黑》時,拿破崙領導的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宣告失敗,他想用自己的筆去完成拿破崙沒有完成的事業。他要通過《紅與黑》再現拿破崙的偉大,同時來鞭撻復辟王朝的黑暗。因此司湯達以“紅與黑”象徵他作品的創作背景:“紅”是象徵法國大革命時期的熱血和革命;而“黑”是指僧袍,象徵教會勢力猖獗的封建復辟王朝。

  《紅與黑》是19世紀歐洲批評現實主義的奠基作品。在小說發表後,當時社會流傳“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的話語。《紅與黑》這本書,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遠遠超出了同時代作家所能涉及的層次。因此它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之後很多作家都效仿“司湯達文體”,使小說創作“向內轉”,因此人們稱司湯達為“現代小說之父”。

  司湯達的藝術特色

  司湯達的藝術特色具有現代性。在司湯達的小說中,呈現出一定程度的開放性。多層次性,因此具有較強的現代性。這一特點在《紅與黑》中有所體現,文中尚貝鬆、維裡耶、監獄和巴黎四個空間,在同一空間內需要處理心理時間和物理時間。司湯達小說中的另一藝術特色是深刻感受與冷峻分析的交融。聖伯夫曾經指出司湯達是“用兩三種思想來塑造他的人物”,這是他作冷峻分析特色的來源。

  司湯達特別擅長心理描寫。司湯達以驚人的洞察力,發掘了人物內心的情感和理智波瀾壯闊的起伏,用心理獨白、夢境等手段來揭示人物心理的複雜性、矛盾性和不確定性。司湯達的這種藝術風格,開創了文學表現的新領域。

  司湯達的藝術特色中還有很多愛情觀念,他運用了科學研究的方法來探討愛情,並且提出了一種新穎的愛情理念,司湯達用結晶來比喻愛情。司湯達不僅僅是解析愛情產生的過程,他對愛情本質的思考也非常透徹。他認為,愛情是人類特有的精神現象,“愛情是文明的奇蹟”。

  司湯達還有一個藝術特色就是在他的小說中,大多數的主人公都是所處時代典型的“邊緣人”。司湯達筆下的女性都是充滿激情和浪漫的,儘管她們性格迥然不同,但都贏得了讀者的喜愛。

  司湯達怎麼死的

  在1842年3月22日傍晚,司湯達在巴黎的街上行走時突然患腦溢血,經過搶救無效,最終在23日清晨2時去世了,這位偉人永遠離開了人世。而在他去世時候他手頭上還有好幾部沒有完成的手稿。司湯達的死不是因為別的,而是他患病突然死亡了。

  這位世界性的偉人就這樣突然離世了。司湯達之所以在文學史上擁有如此高的地位,不僅是他在創作上的成就,更在於他的創作思想是具有繼往開來的重要作用。所以司湯達才會如此的成功。在19世紀20年代中,司湯達首先提出了文學的時代性問題,同時以卓越的反映時代的傑作,在當時反對法國古典主義的文藝鬥爭中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對於人們瞭解和研究那個時代也具有重要的價值。司湯達的思想超越了時代,超越了一切,他的作品被現代派作家譽為小說創作藝術的化身。可見,司湯達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非同凡響。

  就是這樣一位文學巨人,在1842年3月23日,突然離世,讓法國人們,甚至世界人們都措手不及。但即使離世了,他的作品和他的思想一直流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