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的詩歌代表作是什麼

  胡適是近代最富盛名的文化名人之一,著名的學者、詩人、那麼胡適的代表作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胡適的代表作,希望對你有幫助!

  胡適的代表作

  胡適,中國著名的學者、詩人、思想家和作家。胡適,原名胡嗣穈,字洪騂,後改名為胡適,字適之。他畢業於康奈爾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信仰實驗主義。胡適的主要成就是成為了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開創了中國哲學史,研究創辦新青年,他最大的成就就是提倡白話文。胡適代表作也有很多,比如《白話文學史》、《中國哲學史大綱》、《嘗試集》等。

  其中胡適代表作之一的《白話文學史》具有很重大的價值意義。胡適還曾斷言說,凡是具有價值意義的文學必定是白話文。《白話文學史》這本書將漢以後的中國文學史,稱為文言文和白話文之間的文學都在,彼此消長的歷史,表面上是以文言文為正宗,但實際上是白話文在不斷的戰勝文言文。所以這本書的歷史就是白話文不斷的克服了障礙,終於取得了正統的歷史地位。

  關於《白話文學史》的評論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褒之者認為這是一本有功底,很有影響的一本書,它是白話文逐漸取代文言文而成為了現代中國人重要的思想和文化交流起了重要性作用。褒之者認為這本書開啟了中國文學的先河,甚至比陳獨秀、李大釗等人在文學領域多了一份墾拓之功。

  而另一方面貶之者認為這是開了一個十分惡劣的文化風氣,他給文學留下了很多為學術思想歷史上的一種已過時的思想。他將白話文和文言文的界限更加的模糊。

  胡適談讀書

  從古至今,講讀書的文章應該是浩如煙海和無窮無盡的。但是中國人談讀書都有一個很大特點,就是往往都以修身養性作為談論讀書的中心,而且講得十分隱晦和神祕,這對於一些並沒有很廣博的學識的人來說,看這些討論讀書的著作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而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學術大師和白話文的大力倡導者,胡適談讀書就要比那些晦澀難懂的學者談讀書容易明白地多了。

  胡適首先講了人為什麼一定要讀書的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書是過去已經有了學問和知識的人的一種經驗的記錄,我們讀他們的書是在接受這些人的精神財富和遺產;二是為了要讀書而讀書,讀了書以後可以看懂並明白更多的書。胡適的這兩句話言簡意賅,意思十分明確和清楚,凡是隻要有基本的閱讀能力的人應該都能理解胡適這兩句話的含義。

  然後胡適講到了讀書的方法。還是兩個方面。首先是要精讀。我們常說讀書要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胡適先生認為這還不夠,還要再加上一個“手到”。就是在讀書的時候要做讀書札記,而札記又可以分為:抄錄備忘、提要、心得體會和參考其他書目等四種。第二是讀書要“博”,胡適說的“博”有兩個意思:一是作為讀書時候的參考資料,不能不“博”;第二是為了要做一個有用的人,不能不“博”。胡適說的“精”和“博”結合起來,才算是真正地學會了讀書的方法。

  從以上胡適談讀書的內容中,我們應該可以體會到胡適先生淵博的學識和見解,對於我們讀書應該會有所啟發。

  胡適經典語錄

  胡適先生作為中國近現代史上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他對於推動白話文的發展,解放人的封建思想,促進中國現代化的程序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他一生涉獵甚廣,學識淵博,滿腹經綸,在文學、史學、哲學和教育學上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通過了解他的生平事蹟,我們可以獲得很多的感悟和啟發。

  首先是這句話“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這句話應該是他受自己留學美國時期的老師杜威的實用主義學說影響而說出的話。1919年,胡適在北京的“少年中國學會”做《少年中國之精神》的演說時,首次提出了年輕人要注重假設和實證的說法。他認為科學家最關注的就是假設,他們在觀察事物之後,提出了幾個假設。然後把每一個假設的內在含義完全弄明白,看這些假設是否能夠驗證所觀察到的事實。這是胡適先生所認為的進行研究最科學的方法。

  然後是這句“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在有疑處不疑”。這句話來自胡適送給學生的對聯。這兩句話也可以說是胡適一生做學問和待人接物的基本準則了。他也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實踐這兩句話,比如他曾經批評過蘇軾的《臨江仙》語句不通,而在做人上,他不管是對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是一樣地熱情誠懇,從無輕視怠慢。

  胡適語錄還有很多,這裡說的只是其中流傳最廣的語句。胡適先生的這些語句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