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瓜的營養價值以及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瓠瓜,為葫蘆科葫蘆屬一年生蔓性草本。瓠瓜幼果味清淡,品質柔嫩,適於煮食。那麼,瓠瓜的營養價值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瓠瓜的功效與作用,一起看看吧。

  瓠瓜的功效與作用

  瓠瓜除了能盛藥,本身也可為藥。瓠瓜味甘,性平滑無毒,其蔓、須、葉、花、子、殼均可入藥,醫治多種疾病。據古代醫書記載,瓠瓜花味甘,性平,無毒,可做解毒之藥,對各種瘻瘡尤為有效。蔓、須藥性與花相同,可治麻瘡。瓠瓜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齦或腫或露,牙齒鬆動。又可治面目、四肢腫,小便不通,鼻塞,及一切癰疽惡瘡。尤以瓠瓜殼的藥用價值最高,其味甘,性平,無毒,用於消熱解毒,潤肺利便。愈是陳年的瓠瓜殼,療效愈高。

 

  瓠瓜的營養價值

  瓠瓜含有蛋白質及多種微量元素,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同時,瓠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促進抗體的合成,提高機體抗病毒能力。 從瓠瓜中能分離出兩種胰蛋白酶抑制劑,對胰蛋白酶有抑制作用,從而起到降糖的效果。 胡蘿蔔素在瓠瓜中含量較多,食後可阻止人體致癌物質的合成,從而減少癌細胞的形成,降低人體癌症的發病率,從而起到防癌抗癌的作用。

 

  如何挑選瓠瓜

  葫蘆要乾透、型好、芯正;要有墜手的感覺,葫蘆越重密度越高,所以葫蘆的生長期要長;撮一下葫蘆應當有圓潤光滑的手感;裡子要糠,有厚度,跟海綿墊似的有彈性;葫蘆的皮色應該乾淨,必須沒有一點瑕疵,要像水一樣乾淨;皮色慘白的葫蘆千萬不能要,因為葫蘆肯定用藥水浸泡過。

  瓠瓜的製作技巧

  1.葫蘆栽培時因土壤或光照等原因,可能含有醣苷結構化合物,食後容易中毒,烹飪前可舔嘗,如有苦味,應棄而不用。

  2.葫蘆瓜的食用法有炒、燴、做湯、制餡等,如辣炒葫蘆條、葫蘆燒肉塊、葫蘆湯等等。

  3.烹調時不宜煮復太爛,否則營養損失多。

  4.苦葫蘆因含有過量的葫蘆甙等苦素有毒物質,食後易出現嘔吐葉、腹瀉和痙攣等症狀,應在烹飪之前先挑出來而棄之不要。

  瓠瓜的食用方法

  瓠瓜的吃法很多。元代王禎《農書》說:“匏之為用甚廣,大者可煮作素羹,可和肉煮作葷羹,可蜜前煎作果,可削條作幹……”又說:“瓠之為物也,累然而生,食之無窮,烹飪咸宜,最為佳蔬。”可見古人是把葫蘆作為瓜果菜蔬食用的,而且吃法多種多樣,既可燒湯,又可做菜,既能醃製,也能幹晒。燒湯清香四飄,其味鮮美。與其他瓜果不同的是,不論瓠瓜還是它的葉子,都要在嫩時食用,否則成熟後便失去了食用價值。

 

  瓠瓜煎餅的做法

  1.準備:瓠瓜洗淨用擦子擦成細絲***不擠水分***備用,香菇、香蔥和青紅椒切成細末,蝦皮沖洗一下瀝乾水分備用

  2.把所有材料混合均勻無粉粒成可以流動的麵糊***可以前一天晚上先準備好,覆上保鮮膜密封放冰箱***

  3.平底鍋中放一點點油潤鍋,把麵糊倒入攤平,將底面煎至上色再翻面煎另一面,煎到兩面金黃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