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錯誤的教育孩子會怎樣

  家庭教育對於兒童、少年的人格形成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家庭特別是父母的養育風格對孩子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父母錯誤的教育孩子的後果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父母錯誤的教育孩子的後果

  一、民主和鼓勵

  【影響及後果】:認可孩子的獨立的特性,給予愛、尊重和平等感,鼓勵他糾錯和發展的能力,指導他在奉獻中發現意義,給予合理的成長挑戰,允許他按照自己的速度成長,教育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並富有合作精神。這樣,孩子會有一種安全感和被認可感,在征服困難中感到自己的力量,在成就和奉獻中感到滿意,不害怕嘗試和失敗,並以安全和友善的眼光看世界。

  二、過分寵愛

  【影響及後果】:給予孩子各種禮物、特權和服務,但從不考慮孩子的實際需求。孩子消極被動,無聊冷漠,喪失自動性和創新嘗試;期望毫不費力地獲得一切,把成人視為快樂和舒適的供給者。

  三、過於順從

  【影響及後果】:一味順從孩子的要求、脾氣和衝動,不敢對孩子說“不”。這樣,孩子會堅持自己的要求,愛發脾氣、專橫跋扈,像個皇帝,忽視別人的感受,忽視他人的權利,缺乏界限感,孩子較為主動,富有進攻性,並且要求較高。

  四、完美主義者

  【影響及後果】:只認可孩子的學習成績,設立過高的標準,對孩子的成就永遠感到不滿意;孩子永遠是個行者,而父母設定的終點線總是在變化,孩子想不斷地做得更好,專注於獲取成就,但從來達不到要求,久而久之,孩子沒有價值感,沒有成就感,沒有被認同感,有時候可能會放棄、或產生身體和心理疾病。

  五、情感忽視

  【影響及後果】:父母總是不在家,總是很忙,為生活奔波,對孩子的忽視通常都是情感方面的。父母是孩子最為親近的人,事件久了,孩子缺乏與父母的溝通、交流、互動,孩子就有一種被放逐的感覺。孩子缺乏與別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從來沒有被人關愛的感覺。

  六、拒絕排斥

  【影響及後果】:拒絕認可孩子,把孩子當作累贅和負擔。孩子會感到孤立和無助,感到深深的傷害,痛苦,充滿敵意,焦慮,自我貶損,自我隔離。

  七、過度強迫

  【影響及後果】:不斷地監督孩子,不斷的提醒指示,過於嚴格,傾向於訓練而不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像馴服的狗,或固執的驢子,父母和孩子會進入到一個強迫和抗拒的迴圈。這樣,孩子要麼順從別人的指示,最後形成溫順窩囊的性格,要麼主動反對,公然挑戰,與父母言語對抗,要麼消極抵抗,磨蹭,做白日夢,健忘,陽奉陰違。

  八、經常懲罰

  【影響及後果】:同過於強迫和完美主義的養育風格密切相關。父母把體罰視為必要的紀律,把自己個人的敵意和進攻性發洩到孩子身上。這樣,孩子有犯罪感,認為自己是壞人,怨恨父母,為了逃避懲罰而可能說謊,感到無助和受到不公對待,併為報復的念頭所煎熬。

  九、過於關注健康

  【影響及後果】:家庭籠罩著一種焦慮和擔心的氣氛。孩子會因為很小的問題而被要求呆在家裡和不上學,還可因此不做家務和作業。孩子期望從父母那兒獲得同情和溺愛,誇大自己的病狀,藉以逃避正常的任務。

  父母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項

  1、父母要給予孩子持續的、足夠的信任,發展他的自信,過多的批評會造成怯懦和不自信;給予自由和機會,促進孩子自立,父母過於展示優越感會滋生他的依賴心理;樹立榜樣,鼓勵他自我要求,自我創造,阻止他沉溺於自我,裹足不前;鼓勵他認可自己的性別和異性,不要顯示或暗示拒斥自己的性別和異性。

  2、父母鼓勵孩子努力克服困難,提供適當的挑戰,塑造孩子的勇氣和自信,提出適合他能力的要求;允許和支援孩子創新嘗試,不要把他視為提線木偶;倡導和展示堅韌、恆心,做事追求完美,不要顯示出沒有耐心,或辦事拖拉。

  3、鼓勵他培養一種人類的關愛感,不要向孩子灌輸自私、偏見和冷漠;鼓勵孩子與人合作、共享的願望,不要挑起惡性競爭;教會孩子理解和體察他人,不要培養他的自私和自我中心;幫助孩子對自己公平的份額滿意,不要容忍貪婪和自私;展示和鼓勵幫助他人,不要成為剝削者和暴君;展現自己樂於奉獻,不要在孩子身上播種會使他成為一個索取的人的種子。

  4、發展孩子深刻地認可異性,不要通過言行來貶損異性;全面理解異性和與異性的親近感,不要創造無知或距離;促進熱情,信任和友善,不要播種敵意和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