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期末試卷題

  初中語文是語文教師檢測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初二語文期末試卷題,相信對你會有幫助的。

  

  一、 填空題:***0.5´×30=15´***

  1、《馬說》一文,借******和******為喻,對在位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表達了強烈的******。

  2、讀後感是一種******的文章。

  3、二重複句是******上有兩個層次的複句。

  4、議論文的論證方法有******、******、******、******等。

  5、名言是在人們的實踐中******、******出來的。

  6、《理想的階梯》主體部分從三個方面分別設立了分論點展開論述,這三個分論點分別是:理想的階梯,屬於******的人;理想的階梯,屬於******的人;理想的階梯,屬於******的人。

  7、《我的小桃樹》是一篇******的散文。它是借******抒寫自己的理想和情志,作者是******。

  8、《愛蓮說》的作者是******,******代道州人,字******,******家。他用具有高潔品格的******自況,批判了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運用******和******來正襯和反襯,含蓄而充分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和自己的思想感情。

  9、《觀滄海》選自******,是《步出夏門行》的第一章,作者******,即******,字******,東漢末的******家,******家,詩人。

  二、選擇題:***2´×10=20´***

  1、閏土見了“我”恭敬地稱“老爺”,而少年閏土稱我為“迅哥兒”,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

  A、中年閏土生活經歷多了,顯得很世故。

  B、少年時代的閏土是孩子,不大明事理。

  C、20年前閏土家境好,現在卻困難了,覺得低人一等。

  D、封建等級觀念的影響,生活的折磨,使中年閏土精神麻木,承受恥辱。

  2、下面的詞語感情色彩正確的是******

  見義勇為 損人利己 習氣 渴望

  A、中性詞 貶義詞 褒義詞 褒義詞

  B、褒義詞 貶義詞 中性詞 貶義詞

  C、褒義詞 貶義詞 貶義詞 中性詞

  D、貶義詞 褒義詞 中性詞 貶義詞

  3、對下列句子的主幹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A、我們有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武器。主幹:我們有武器。

  B、我國古代的讀書人,很早就重視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主幹:讀書人重視方法。

  C、我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主幹:我們投入。

  D、我們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主幹:心輕鬆。

  4、根據句意,依次填上最恰當的一組詞語是******

  改革,是破舊創新,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沒有定型的模式可依,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在這個過程中是難免出現缺陷和錯誤的。

  A、開拓、創造、實踐、探索 B、探索、實踐、創造、開拓

  C、創造、開拓、探索、實踐 C、實踐、探索、開拓、創造

  5、找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項是******

  A、線穗子一層一層加大,直到大得沉甸甸的,像成熟了的肥桃。

  B、直等到紡線的人心平氣和了,左右手動作協調,用力適當,快慢均勻了,左手拇指和食指之間的手勢或者綿紗就會像魔術家帽子裡的綵綢一樣無窮無盡地抽出來。

  C、這樣氣勢最開闊,肢體最舒展,興致高的時候,很難說那究竟是生產還是舞蹈。

  D、從錠子上取下穗子,也像從果樹下摘下果實,勞動以後收穫的愉快,那是任何物質享受都不能比擬的。

  6、不能夠成反義詞的一項是******

  A、墨守----開拓 B、虛妄----真實 C、思索----盲從 D、懶惰----勤奮

  7、在下面句子的括號裡,依次填上相應的關聯詞語******

  我們對傳說的話******信不信,******應該經過一番思考,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

  A、無論,都 B、即使,也 C、既然,都 D、如果,那麼

  8、對《“有邦驚詫”論》一課中,“放下書包來請願,真是已經可憐之至”一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句話是作者針對國民黨反動派“安心讀書”的說法而發的。

  B、這句話表明學生長期請願身心疲憊,連書包都背不動了。

  C、“可憐之至”一詞表明瞭作者對學生的深切同情和關懷。

  D、這句話是對國民黨賣國投降行徑的強烈譴責。

  9、解釋詞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他驀地抽回手去,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驀地:突然。

  B、盧進勇蹣跚地跨過兩道水溝,來到一棵小樹底下,才看清楚那個打招呼的人。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C、它高高地擎著,像一隻路標,筆直地指向長征部隊前進的方向。擎著:拿著。

  D、一陣涼風吹得他連打了幾個寒顫。寒顫:寒噤。因受冷而身體顫動。

  10、詩句、出處、作者所生活的朝代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誤入藕花深處”----《西江月》----李清照----宋朝

  B、“曉看紅溼處”----《春夜喜雨》----李白----唐朝

  C、“聽取蛙聲一片”----《如夢令》----辛棄疾----宋朝

  D、“星漢燦爛”----《觀滄海》----曹操----東漢

  三、判斷題:***1´×10=10´***

  1、小說以敘述、描寫為主,議論只起輔助作用。小說中的議論往往點明所描寫的人物,事件的意義,深化文章的主題思想,起畫龍點晴的作用。******

  2、《故鄉》一文,是以“我”回故鄉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記敘“我”回故鄉賣屋接母回北京的事。******

  3、“警號為誰而鳴?為你、我他,為我們大家而鳴!為中國人而鳴!”採用設問的修辭方法。******

  4、“說”是古代一種記敘文體,它短小精悍,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寫法靈活但講究文采。******

  5、“沒有知識,工人就無法做好工作。”這句話的假設關係的複句。******

  6、一篇文章,往往不只是使用一種表達方式,而是以一種表達方式為主,兼用其他的表達方式。******

  7、“莫非他造塔的時候,竟沒有想到塔是終究要倒的麼?”是反問句,改為陳述句是“他造塔的時候,沒有想到塔是要倒的。”******

  8、“因為生物界有這條規律----血緣太近的動物交配,產下的後代是先天不足、孱弱多病的。”句中破折號的作用是解釋說明。******

  9、《“偃旗息鼓”和“圓滿結束”》一課中說“我們一些同志老愛用成語、搬典故,而且三回有兩回用錯”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典故和成語都已經過時了,不應該再用了。******

  10、“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一句採取了比喻的修辭方法。******

  四、判斷下列句子都屬於什麼型別的複句。***2´×10=20´***

  1、人們的知識、能力以至發明創造,並不單單是在總結成功的經驗,也是在汲取失敗教訓的基礎上產生出來的。

  2、懶惰者永遠不會在事業上有所建樹,永遠不會使自己聰明。

  3、當時很想把這些感覺寫下來,但又不能寫成。

  4、大人尚且堅持不了,何況小孩兒呢!

  5、任憑你說出一朵花來,我也絕不上當。

  6、不用說,這是件好事,就是不容易辦到啊!

  7、這樣的腦筋永遠是被動的,永遠不能治學。

  8、縱然千難萬險,也擋不住英雄好漢。

  9、我們若能這樣追問,一切虛妄的學說便不攻自破了。

  10、那是在共同完成一項戰鬥任務,因此競賽結果的時候,大家都感到勝利的快樂。

  五、閱讀題***2´×9=18´***

  1、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1***、這兩節詩句概括了魯迅先生的******的精神。2´

  A、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精神。 B、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C、“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 C、甘當公僕,勇於奉獻的精神。

  ***2***、第二節詩中引號的作用是******2´

  A、表引用 B、表否定、諷刺 C、表特定稱謂 D、表著重指出、強調

  2、青年人最愛談理想,青年最苦惱的是理想和現實常常有矛盾。

  有的青年雖然有理想,但刻苦勤奮不足;有的也很想為理想努力,但不能抓緊一點一滴的時間;有的自以為條件差,崗位平凡,無用武之地,不能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結果,常常在碌碌無為的苦悶中慨嘆蹉跎。

  奮鬥,是實現理想的階梯。離開奮鬥,理想就只能是幻想而已。有理想的青年,都應從眼前的現實起步,以非常艱苦的奮鬥,作為通往理想境界的階梯。

  ***1***這三段文字論述的主要觀點是什麼?2´

  ***2***如果說第一段文字提出“青年最苦惱的是理想和現實常常有矛盾”,那麼,第二段文字是揭示“有的青年”對待客觀理想苦惱的三種現象,是分析問題,那麼第三段就是提出了******?2´

  ***3***能體現青年對理想的三種錯誤態度是******;******;******。這三種態度中,抱怨客觀條件不利的詞語是******A、勤奮不足B、不抓緊時間C、崗位平凡,無用武之地

  ***2´×4=8´***

  ***4***這段文字最後一句和前文照應的兩個句子是******2´

  A、有的青年常常在碌碌無為的苦悶中慨嘆蹉跎。

  B、青年最愛談理想,青年最苦惱的是理想的現實常常有矛盾。

  C、有的青年雖有理想,但刻苦勤奮不足。

  六、文言文***17´***

  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1´×5=5´***

  ***1***蜀之鄙有二僧。鄙:

  ***2***然虎之食人不恆見。恆:

  ***3***安求其能千里也?安:

  ***4***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予:

  ***5***斯是陋室,唯吾德馨。斯:

  2、在《馬說》一文中,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的句子是?3´

  3、《觀滄海》一文,最能表達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3´

  4、翻譯句子:***3´×2=6´***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以上是由小編分享的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