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識手抄報資料

  沒有一個朋友比得上健康,沒有一個敵人比得上病魔。你知道做一份健康知識的手抄報需要什麼資料嗎?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健康知識手抄報圖片欣賞

  健康知識手抄報圖片1

  健康知識手抄報圖片2

  健康知識手抄報圖片3

  健康知識手抄報圖片4

  健康知識手抄報圖片5

  1

  1、不僅要做到身體健康和身心健康,還要注意文化的健康。在學習文化知識時,不但要認真學習教科書的內容,還要注意大量閱讀課外讀物。我讀上下五千年、中國之謎,節假日常到圖書館閱讀各種書籍。

  2、不珍惜健康的人,是因為他們不明白健康的可貴;不珍惜健康的人,是因為他們不曾經失去過健康;不珍惜健康的人,是因為他們未曾重視過健康!

  3、財富名利不會均等,時光對人卻很公平,有人有金山銀山,不一定有壽比南山,有人是粗茶布衣,也往往幸福百年!

  4、聰明人看得懂,精明人看得準,高明人看得遠。智者的聲音是愚者的方向,無法放棄過去的無知,就無法走進智慧的殿堂,對待健康,偏見比無知更可怕!

  5、當心靈趨於平靜時,精神便得永恆!把慾望降到最低點,把理性昇華到最高點,你會體會到:平安是幸,健康是福,清心是祿,寡慾是壽!

  6、鍛鍊身體像銀行儲蓄,零存整取,積久即成鉅款;養生健身如攀登高山,不斷攀沿,持之以恆必益壽延年!

  7、對任何生物體,健康是一種動態平衡。這是一種平衡的狀態:均衡地輸入和輸出能量和物質***甚至允許生長***。

  8、房子修的再大也是臨時住所,只有那個小木匣子才是永久的家,切記:不妄求則心寬,不妄做則心安,屋寬不如心寬,身安不如心安!

  2

  選擇食物注意三點

  這三點分別是:選擇食物要注意多樣性、營養素密度以及進食的分量。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馬冠生告訴記者,他非常贊同選擇食物要注重多樣性,每類食物含的營養成分都有本身的特點,沒有一種天然食物能滿足人體對營養素的全部需求***母乳對6個月的嬰兒除外***。

  “提出要選擇營養素密度高的食物是個亮點”馬冠生說,營養素密度指食物中某營養素含量與其能量相比,滿足人體營養素供給的程度。同類食物中脂肪含量較低或糖含量較低食物營養素密度相對較高。比方說,各種糧食中熱量值差別不大,建議選擇維生素含量高的粗糧;瘦肉比肥肉、無糖酸奶比加糖酸奶的營養素密度都高。

  關於進食分量,馬冠生說,我國有平衡膳食寶塔來指導人們既滿足營養所需,又不至於能量超標的具體食用量。比如位於膳食寶塔底部的穀類和水果蔬菜,分別為250~400克左右,而位於塔頂端的油則推薦量為每日25~30克。因此,應合理安排各類食物比例。

  限制三種成分的攝入

  美版《指南》指出,應限制新增糖、飽和脂肪及鹽的攝入。有研究證據表明,這三種成分過量攝入與慢性病風險增加有很大關係。

  新增糖是除了新鮮水果和蔬菜中的內源性糖之外,食品中新增的糖以及天然存在於蜂蜜、糖漿和濃縮果汁中的糖。馬冠生告訴記者,我國居民新增糖平均攝入量比美國低,但增加趨勢明顯。美版《指南》中規定新增糖能量應少於每日攝取能量10%,即一個60公斤的輕體力勞動者每天攝入糖應少於45克***大約12塊方糖***。因此,建議常吃含糖高的糕點、喝含糖飲料還有烹調加糖的人群,飲食中要注意少糖。此外,不少加工食品中含有較多隱形糖,如八寶粥、冰淇淋、奶油蛋糕,購買時最好看清配料表。

  脂肪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偏愛的食物,美版《指南》提出,飽和脂肪的攝入量也應少於每日攝取能量的10%,即20克左右。馬冠生指出,加工類肉製品以及紅肉、動物內臟含飽和脂肪較多。有些加工食品中添加了黃油、起酥油等含飽和脂肪的配料也易導致熱量超標,平時應少吃。

  新版《指南》還推薦每天吃鈉控制在2300毫克***相當於6克鹽***,與我國推薦量一致。馬冠生說,目前中國人每天的烹呼叫鹽人均10.5克,八成以上的國人鹽攝入量超標。經常在外就餐、吃加工食品,鹽的攝入量容易超過建議量。此外,還有隱形鹽,比如雜糧麵包為彌補粗糙口感會加入很多鹽;還要注意“筋道”的掛麵,吃上二兩***100克***鈉的攝入量已達到推薦量的1/4甚至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