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乒乓球下旋球的方法

  下旋轉上旋是個乒乓球基本功,尤其是用橫板的,與直板對抗會取得先機。那麼怎麼樣才能練好這個基本功呢?下面是小編為你介紹乒乓球下旋球的訓練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乒乓球下旋球的訓練方法

  其實下旋球好拉,練不好主要是方法不當,犯了隔著鍋臺就上炕的錯誤,也就是說,你還沒走穩呢,就急著模仿劉翔跨欄,當然會摔跤。

  1.所以,練習拉下旋,先從“爬”開始。

  我們都知道,下旋球觸拍後,有“沿著球拍向下滾的趨勢”,我們如何能讓球向前走而不是向下呢?很簡單,你把球拍後仰,類似搓球的板型,對準球的中下部向上託***注意不是搓球***,由於你調整了板型,這個球就會向前走。

  所以,練習“爬”的要點,不要發力,板型後仰,向前上輕託,這種託球,想下網都很難。多找菜鳥比賽,通過他們,把這個技術練熟***你能找個陪練喂多球更好,打發球機也行***。能輕鬆的把球託過去、不失誤、能根據來球旋轉,自如控制託球的力量,過網不冒高算是達標。回球雖然沒有殺傷力,但沒關係,你正在為自己培養強大的殺傷打基礎。***其實這一步練熟了,稍加改進就是翻挑***

  2.下一步練習“走”

  在“託”的基礎上,擊球點向上移一點,觸球瞬間板型幾乎垂直,觸球的“赤道”位置。和託不同,託可以不加摩擦,但這個時候你必須要加點摩擦。這一步有點難度,難在撞擊和摩擦的掌控,撞擊太強,出球的速度就快,容易出界。所以,要練習這樣一種手感:快速的摩擦+輕微的撞擊,過去的球是個短弧線,雖然速度慢,但帶有一定旋轉,類似反手的小加轉,一搬業餘選手防守起來也有一定難度,帶有一定殺傷力。

  “走”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個階段最重要,也最耗時。這一步練熟了,你對球旋轉的理解和手感會有個質的提升,下一步練習“跑”,就容易得多。

  觸球瞬間稍稍壓板,擊球點在赤道稍稍靠上。由於你壓板了,向前、上帶必須要加強摩擦,撞擊的成分視來球起跳的高低而定,如果球和網子差不多高或低於網口,必須要減小撞擊,配合強摩擦才能製造拋物線。如果球高過網,不用拋物線,下砸的直線即可。取決於你的調節和手感。***撞擊越多,軌跡越趨於直線;撞擊越少,軌跡越趨於弧線***

  3.關於擊球時機,最好是上升後期或最高點,下降期難度較大,這和拉上旋是有點區別的。

  拉下旋大體上有這麼個規律:越低的球或越轉的球,應該越亮板,或者說板子越後仰,觸球點越靠下;反之,越壓板、觸球點越靠上。無論什麼樣的下旋球,都可以是強摩擦,而撞擊的成分視來球高低和旋轉強弱而定。

  練習時呢,有個矯枉過正法。什麼意思呢?拉下旋,失誤有兩種,下網和出界。下網很容易,不會打球的人也能輕鬆下網。但拉出界,是具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所以,你即使是失誤,不要下網,要讓它出界,如果你總下網怎麼辦,告訴自己,寧可把球拉到天花板上也不要下網。經過千百次的出界,你就會知道如何調整手感,將球拉到對手的臺子上。

  4.最後,遇到又低又轉的下旋,或者自己身位不舒服、沒來得及引拍或者拔不出手,不要硬拉,不要輕易自殺,不要以卵擊石,說明對手控制住你了,搓一板或擺一板過渡一下,保證自己活著,然後伺機而動。

  打乒乓球的好處

  延緩衰老:很多中老年愛好者,打了多年球,樣子顯得比常人年輕,且活力充沛;

  減肥:不少肥胖人士,堅持每週打球幾次,每次兩三個小時,一年下來減肥成功;

  預防近視:認識的一位教練說,他們小時候班級裡有二三十人打乒乓球,至高中、大學時,練乒乓球的只有一人近視,班裡不練球的大部分都近視了;

  改善老花眼:有位退休朋友,本來看書要戴老花鏡,打乒乓球兩年後,現在看書可以不戴老花鏡了;

  降血脂:有個50多歲的球友,血脂超標,堅持乒乓球后,驚喜地看到血脂下降,現在打乒乓球樂此不疲;

  改善睡眠:很多乒乓球愛好者都說,每次打乒乓球后,身體疲勞,回家洗澡睡覺,睡眠質量改善了很多;

  調整腸胃:有個朋友腸胃動力不足,常感肚子隱隱作痛,但他在每次打完乒乓球后肚子頓時舒適清爽;

  健腦益智:乒乓球的球體小,速度快,攻防轉換迅速,技術打法豐富多樣,既要考慮技術的發揮,又要考慮戰術的運用。乒乓球運動中要求大腦快速緊張地思考,這樣可以促進大腦的血液迴圈,供給大腦充分的能量,具有很好的健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