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練習不順該如何調整

  練習太極拳的過程中難免就會遇到一些障礙,當遇到練習不順的時候,一定要有信心將其克服。並且掌握一定的太極拳技巧就會變得非常容易。練習太極的過程中遇到不順該怎樣去調整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尤其是對於初學者而言,往往前幾天練起來感覺相當“順”,幾天之後就會感到非常“不順”,四處不得勁。

  這裡所說的“順”,就是指在習練太極拳過程中氣路順、架勢順、心情也順等,總歸就是有興趣,興致高,越練越想練,以致欲罷不能。遇到“不順”時,則心煩氣躁,甚至中途停下來再也不想繼續練下去。

  第一、從調整情緒入手,逐漸培養練拳時的心境

  有時練拳中的“不順”與自己的情緒有很大關係。在練拳中要拋開其他一切與之無關的東西,意守丹田,思想集中,去除雜念,心氣下降。

  陳鑫《陳氏太極圖說》雲:“學者初上場時,先洗心滌慮,去其妄念,平心靜氣,以待其動,如此而後,可以學拳。”

  平時的生活工作中帶給你的煩心事在練拳之前必須完全置之腦後,把這段時間真正交給太極拳,任何事情不可侵犯,這樣練著練著靈感就會出現了。當然,要完成這個過程也絕非三五個月的事,必須持之以恆,刻苦習練。

  第二、加強理論學習從基本要領處找尋原因所在

  基本要領對習練者非常重要,一切進步都來源於正確理論指導下的刻苦鍛鍊。

  我認為,單純理解和記住太極拳的基本理論談不上困難,但要真正掌握,並把它們切實融會貫通於拳架的演練之中確非易事。在出現“不順”時,往往是基本要領沒有掌握好,或者有某些部分沒有掌握好,有顧此失彼現象。

  出現這種情況時,應該沉下心來逐個去檢查核對,如可以從上到下進行核查,先看是否做到了虛領頂勁,再看是不是能夠鬆肩沉肘、含胸拔背、氣往下行、圓襠鬆胯、十趾抓地等,再從總體上看是否做到了周身放鬆、以意行氣等。

  只要反覆體會基本要領,就不難找到癥結所在,這樣找出的病因是很難忘記的,那感覺就好像從“山重水複疑無路”的迷茫,一下子看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景,使人信心倍增,從而提高了練拳的興趣。

  太極拳的基本要求

  一曰心靜

  心與意合,太極拳用意不用力,太極拳的心對於練好太極拳有著重大的意義。

  心不靜,則不專,一舉手,前後左右全無定向,故要心靜,起初舉動未能由己,要息心體認,隨人所動,隨屈就伸。

  不丟不頂,勿自伸縮,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無力,我亦無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處心要用在何處,須向不丟不頂中討訊息。

  理解當中的要領,在於我們要多加練習與領悟才行。

  從此做去,一年半載,便能施於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 ,久之則人為我制,我不為人制矣,

  二曰身靈

  身滯則進退不能自如,故要身靈,舉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礙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裡,兩手支撐,一氣貫串,左重則左虛,而右已去,右重則右虛,而左已去,氣如車輪。

  周身俱要相隨,有不相隨處,身便散亂,便不得力,其病於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從人不從己,後身能從心,由己仍是從人,由己則滯,從人則活。

  身靈,在於身法靈活敏捷,身法靈活,在於協調好周身各部位的作用。

  能從人手上便有分寸,枰彼之大小,分釐不錯,權彼來之長短,毫髮無差,前進後退,處處恰合,工彌久而技彌精矣。

  三曰氣斂

  氣勢散漫,便無含蓄,身易散亂,務使氣斂入脊骨,呼吸通靈,周身罔間,吸為合為蓄,呼為開為發。

  蓋吸則自然提得起,亦拏得人起,呼則自然沈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運氣,非以力使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