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的論語心得

  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這就是百家講壇欄目宗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心靈之道

  1、做一個勇敢的人,用自己生命的力量去化解缺憾。

  2、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

  3、沒有道德約束的勇敢是世界上最大的災害;勇敢有時候是一種理性制約下的內心自信與鎮定。

  4、一個有德有仁的人才能做到心靈的勇敢。

  5、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不可無傲骨、不可有傲氣;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

  :天地人之道

  1、孔子帶給我們的是大地上生長的信念;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就是我們的天和地;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個國家凝聚起來。

  2、我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3、“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寬容一點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關愛別人就是仁慈,瞭解別人就是智慧。

  :學習之道

  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需要學習。

  2、一個人要張開耳目,會發現處處皆是學問;學習時要確認訊息是真實的嗎、確認訊息是善意的嗎、確認訊息是真的這麼重要嗎?

  3、真正的學習使用自己的主體學習生命中最匱乏的經驗;真正的學以致用就是把知識落到實處。

  4、不恥下問;學海無涯苦作舟;堅持容易變通難。

  5、美好的品德需要在不斷的學習中獲得定位與制衡。

  :處世之道

  1、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2、人生有限,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3、最恰當的距離,是彼此互不傷害又能保持溫暖。

  4、非愛行為——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的非愛性掠奪。

  5、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以聚合為目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以分離為目的的;距離和獨立是對人格的尊重,最親近的人之間也應該保有。

  6、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世界上不缺錦上添花,只缺雪中送炭。

  7、慎於言;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責、少抱怨、少後悔;言寡尤、行寡悔;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8、修己以敬——修煉自己,保持嚴謹恭敬的態度;修己以安人——修煉自己以安頓別人。

  9、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也。

  :誠信之道

  1、以誠待人、言而有信;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2、信譽是你行走於世最基礎的保障。

  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君子人生順達,而小人的人生也可能免於禍害,但只是僥倖而已。

  4、信譽對每一個人來講,是一張無形的通行證;人品的高下,誠信是一塊試金石。

  5、恆常之心是對自己的誠意,也是對別人的信譽。

  6、一個人能不能守住信譽一定跟他的道德觀相關。

  7、誠信需要自己內心對於某種價值的堅持。

  :交友之道

  1、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2、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損者三友:友便辟***暴躁***、友善柔***優柔寡斷***、友便ni***心懷鬼胎的人***。

  3、過分的苛刻都不如寬容的力量更長久。

  4、在這個世界上,不如意事常八九,要“常想一二”。

  5、人生有三個坎:青少年時,戒之在色、壯年時,戒之在鬥、老年時,戒之在得。注:青少年時的坎在婚姻上、壯年時的坎在與人爭鬥上、老年時的坎在因所得的失去而抱怨上。

  6、與其與他人鬥,不如跟自己的能力鬥。

  :人生之道

  1、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越矩;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靈的自信;物質的東西越多,人越容易迷惑;知天命***知命、知理、知言***就是內心有一種力量去對抗外界;耳順就是悲天憫人、理解與包容。

  2、只有建立內心的價值系統才能把壓力變成生命的張力。

  :孝敬之道

  1、 百善孝為先,孝為行、敬為心。

  2、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對子女的提攜;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天性,而子女對父母的孝敬是美德。

  3、道理本身是什麼不重要,但表達方式很重要;最近的人最傷不得。

  4、對父母要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順者為孝;真正愛父母就是要尊重和包容他所有的習慣。

  5、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6、真正的孝敬,更重要的是弘揚父母之志。

  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8、有一種至深的悲愴,叫做子欲養而親不待。

  :理想之道

  1、我們不缺乏巨集大理想,但缺乏到達理想的切實道路。

  2、成功的職業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

  3、表面上看來毫無價值的東西,會給人心一個淡定的起點。

  :治世之道

  1、“德政”是儒家思想。

  2、真正的知識通達之後,不是拿來炫耀的而是能夠為社稷、國家和百姓做點事情。

  3、為政的“五美”、“四惡”

  五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四惡——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之謂之“暴”、慢令至期謂之“賊”。

  4、真正的經典從來都不是一種宗教性指導,而是在思維方式上對後人永遠保有啟發。

  5、真君子從不攻擊他人,他只拓展自己。

  :忠恕之道

  1、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

  3、真正的忠誠是內心的道德判斷。

  4、送人玫瑰、手留餘香;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自省——認知;寬容源自於理解;忠誠自己、善待他人。

  5、自己的心厚道了,對別人的責怪就少了。

  6、“恕”——善待別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7、判斷導致信念、信念導致情緒、情緒導致困擾。

  8、恕道里麵包含著一種深刻的淵源,就是感恩之心。

  9、恕道有時候僅僅就是一個真誠的溝通。

  10、人生用來銘刻仇恨就會遺忘所有的幸福,用來銘刻幸福心裡就會充滿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