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人到四十

  人在中年,心在旅途,酸甜苦辣,人生百味,默默的感受著這一切。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

  有位 網友曾經問起我的年齡,我說我已是中年了,她說:哈哈!你是搶手貨,男人四十一朵花啊。我自問:我是嗎?我覺得身好累,心好冷,什麼都一事無成,我能算花嗎?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意為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有一種沒有選擇和後退的心理。所以,到了四十歲以後,我們中年的人生就開始了。

  我已過中年,正向知命之年邁進,一路走來,我深刻理解了中年人生的寓意。想,中年是人生路上最美麗最絢麗的一個階段,因為這個階段是人生重要的里程碑,整個的履歷都填滿了殷實的記錄,是最具有品位的一段人生。人到中年後,大多都經歷過好多的事情,一切都回歸於理性。之所以這樣說,因為這時候人的心情,都趨於平靜與平和,深沉與深刻,豁達與成熟;都懂得了怎樣去珍愛生命,知人善義,眷顧親情,平衡事物;自身的素養有了更進一步的提升,風度翩翩,克己容忍,海闊天空,無慾而剛;表現出來的氣質是優雅大方,瀟灑坦然,沉著老練,應對自如。

  其實,人到中年是幸福的一件事,在這個時候,已經度過了人生的平靜與風浪;經歷了情感的愛戀與傷痛;享受了家的溫暖與舒適;走過了生活的平凡與瑣事,奮鬥了事業的追求與理想。真可謂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什麼責任與義務、期待與重託,功名與利祿、歡喜與苦澀……一切都被填進了中年人生的履歷,成了享受幸福財富。

  四十歲的人,少了那份銳氣,沒有了那份單純。但多了一份成熟,添了一份深沉中的曠達,有了一份矜持中的恬淡。看那揮灑和豪放的氣質,有一種成熟的修養與端莊,渾身上下有著一種迷人的身姿與風采,真可謂是盛開的芳香四溢的花朵。

  四十歲的人,是人生的鼎盛時期,是最紮實最自信的時期。表象看,他邁出的腳步是那樣的穩健,放出的目光是那樣的炯炯有神,沒有年老的那種暮氣,渾身上下神采奕奕;內涵看,他彷彿就是一本讀不透的書,裡面含有多少個春秋人生,多少個風風雨雨的日子,多麼好的理性,似流淌的泉水;多麼高的修養,似聳立的高峰。其實,他就是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經受了日月風雨對生命的洗禮,仍屹立於天地之間,毫無怨言的呵護著身邊的綠草與鮮花,使他們茁壯成長。

  四十歲的我,少了青年時的爭強好勝,鬥氣任性,輕浮不安,隨許諾言的惡習。多了幾分春秋的成熟,幾份日月的痕跡,幾份人情的薄本;看透了時間的紛爭,世態的炎涼,滾滾的紅塵,名利的紛爭。看淡一切,一切雲煙。

  四十歲的我,喜陽臺而沉思,身夜色而夢境,對鍋爐而感慨。什麼真情假意,善惡美醜,親情友善,都一目瞭然,呈現於眼前,似星月,似花草,似樹木……真可謂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心境。

  其實,四十歲的男人是泥做的一座山,是當空的紅日,是盛開的花朵。女人是水做的一條河,是呈亮的白月,是尋花的蝴蝶。河在不斷浸蝕著山,紅日在時刻等待著月亮的升起,花誘著蝶,蝶戀著花。因此,這個時候的男人是悠悠爾雅、風度翩翩,女人是柔情似水、婀娜多姿。因為他們都經歷了人生的悲歡離合,陰晴圓缺,知道了怎麼去擁有,懂得了怎麼去珍惜,明白了怎麼去面對成功與失敗。

  眼是通往心靈的窗戶。尤其是中年人的目光,是那麼的炯炯有神,沒有年老人的暗淡,沒有年輕人的迷茫。他可以洞察紅塵的光明與陰暗,可以看破世俗的功名與利祿,可以透穿人內在的本質與修為。這個時候自己的心靈不再去刻意的沉迷於燈紅酒綠寂寞世界,而是刻意的去追求與享受溫馨的愛意濃濃的居家生活;做事不再是簡單與莽撞,而是穩健與謹慎;看人不再是重貌美而輕品德,而是重修養輕外表;遇挫折不再是一蹶不振、畏縮不前,而是振作精神、繼續前行。求結果不再是刻意的追求美麗與完美,而是刻意的去把握過程的連貫與完善。

  中年的人生雖是那樣的美麗與迷人,但四十歲的人,心太累,情太深,責任如天,道義如山。單位上是核心與骨幹;家庭裡是支柱與港灣;社會上是棟材與財富。因此,國事單位事家事事事要扛,不管你能不能扛得住,責任義務你都必須要去扛,不敢懈怠,不能停留。即使你的心已累,你的情已無奈,但還是要去堅持,要去維持,要去容忍,要去奉獻。

  倒一杯烈酒,地下室裡瞬間醇香四溢,把所有的歡樂與痛苦,得意與失意,寂寞與煩惱,平靜與風浪……一股腦兒的都浸泡在這濃郁的酒中,聽著鍋爐的歌唱,享受著適溫的洗禮,一口喝下,頓覺周身的愜意!彷彿我的心緒飛向了高遠的天空,越過了遼闊的海洋;彷彿我就是那當空的紅日,是那動聽的一曲二泉映月,是那披著銀裝的勁鬆。一聲長嘆!中年雖美,我心累啊!

  人在中年,心在旅途,酸甜苦辣,人生百味,我默默的感受著這一切。

  陰霾散盡,溢彩流虹。夢斷何處,何處月明?我暗暗的相信我最重要。

  關於生活隨筆感悟之當我今天二十歲***二***

  從指尖劃過還來不及感受,將所有的一切化為繞指柔。木然回首,幼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若白駒過隙,忽然已到弱冠之年,霧非霧、花非花,幾經波折,駐守南山之巔、文峰塔下——郵電大學。

  二十歲的年紀如若談人生、談夢想、談奮鬥史或許顯得太過於輕浮;輕易說了解自己、認清了目標、一定走好前路,或許又有點浮誇,曾幾何時的迷失已是不可改變的事實。此時此刻,心湧澎湃,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從何說起,豪邁、灑脫本是我對二十年的一個總結,但細想兩個詞語又怎能夠對一個階段的總結。為此,矛盾和糾結的二十歲使我思考了很多:

  二十歲的年紀,眺望遠方,卻看不到天之涯海之角;

  二十歲的年紀,豪言壯語,對生命最真實的吶喊;

  二十歲的年紀,隨波逐流,應是偶爾單純與無可奈何;

  二十歲的年紀,愛或不愛,青春萌動才是最好的詮釋;

  二十歲的年紀,難免自作,或許明白小作怡情大作傷身;

  二十歲的年紀,內外兼修,既可盡情狂歡又可享受孤獨;

  二十歲的年紀,生離死別,是淚是傷是痛更是珍惜;

  二十歲的年紀,風雨兼程,現實和夢想不允許片刻停留;

  二十歲的年紀,志存高遠,某個轉身已是眾人皆醉我獨醒;

  二十歲的年紀,弱冠之年,男孩與男人的蛻變!

  當昨天變成了今天成為了昨天,本想做到既能夠欣賞大千世界的滄桑與變遷,又能夠欣賞生活中的微小之美。但閱歷不足、經驗尚淺,不能夠達到此種境界;環顧四周、秉神思索,能夠做到的,也慶幸我擁有的就是積極、樂觀的心態,我至此相信擁有這樣一份淡然的心緒,沒有什麼困難能輕易擊垮我。

  翻開中學時期寫的日記,看到曾經寫的這樣一句話“瘋因為我青春年少,狂因為我無畏無懼”。才真正的發現那個幼稚的時代真正的離我而去,或許現在還是單純的,但這種單純已不再是浮在表面上的愚昧與無知,只是懂得的東西確實還不多,還是一個在不斷求索與追求的過程。

  二十歲的我,上了十六年的學,走了五年的藝術之路。雖不贊同“知識改變命運,藝術成就人生”。但我相信知識可以塑造、培養健全的人格,充實自己的大腦,變得更加睿智;藝術可以陶冶情操,更加的讓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做一個有個性的時代青年。

  二十歲的我,經歷過親人的生離死別,朋友間的深情分別,多少次的熱淚盈眶,多少次的鬱鬱寡歡,更有多少次的山盟海誓。在浩瀚宇宙面前,生命顯得太過於渺小;現實面前,許下的誓言也顯得太過於脆弱。但今天我明白,家是永遠的港灣,親人是永遠的依靠,朋友是從相遇,相知,到相契的永恆夥伴。

  二十歲的我,敢闖敢拼的心還是有的,偶爾不按規矩做事、不按常理出牌也是存在的。但有句話說的好:“不敢出去是因為積蓄的不夠,積蓄的夠了,怎麼會有一飛沖天的薄發”。為此,我雖懂得腳踏實地、踏踏實實才是最好的捷徑,但年輕的心中不使萌動的放蕩不羈的想法。有時候我想,人生在世有多少個二十年,正所謂:“人生苦短”,如果太過於規矩的生活,反而會覺得生活太過於無趣與乏味。缺少生活情趣的日子是無聊的,偶爾跟著“心”走,或許生命的旅途有別樣的風景。

  讀書時候,經常看到這樣一句話:“生活不是一次賽跑,而是一場旅行,要懂得好好珍惜,欣賞沿途風景”。我想當有一天閱盡繁華的背後,剩下的肯定是歷經滄桑,所謂滄桑需要時間、經歷的累積,到多少年之後我不想留下的只是外表上的滄桑,更多的希望是內心當中某些意義上的滄桑,因為懂得而滄桑,因歷經激情昂揚的歲月而不覺平凡。

  二十歲如太陽般旭日東昇,生命之火熊熊燃燒,也對生命的前二十年畫上一個句號,但對於接下來的生活來講僅僅只是一個逗號,重新出發,書寫未來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