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溼疹用什麼藥

  多數寶寶身上會出溼疹,臉上、脖子、身上到處都是。一出汗,癢得寶寶亂抓亂撓,哭個不停。那麼寶寶長溼疹怎麼辦呢?寶寶長溼疹用什麼藥好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1、但如果嚴重,用藥控制一下為好,否則孩子太受罪了。一定不要長時間用,一好轉就停藥、避免藥物成分累積。

  所有治療皮疹、溼疹的藥物都必然含激素,其中“膚樂霜”、“尤卓爾軟膏”可以放心用,激素含量低***地塞米松、醋酸膚輕鬆類藥物會引起日後黑斑和紅臉***,對寶寶面板副作用小。金銀花煮水擦洗可以配合進行。

  給藥的劑量應按每天每公斤體重1~2毫克計算,每天分3~4次服用。也可給患兒口服撲爾敏,給藥劑量按每天每公斤體重0.35毫克計算,每天分3~4次服用。

  2、好轉後作為日常鞏固,天津產的“鬱美淨”兒童霜就很好,內含鮮奶,即輔助治療溼疹,又滋潤乾燥面板。平時洗澡時小心感染的部位,區域性多護理,避免蔓延到好的面板。

  另外,過敏體質的孩子,日後新增輔食要在意,魚蝦、雞蛋等高蛋白食物要慢慢新增,觀察反應。

  總體治療原則:用什麼樣藥物劑型治療溼疹依據溼疹表現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溼敷,不可用油膏;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皰、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用軟膏。

  溼疹可使用的藥物種類繁多,應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凡更換新藥前,一定把以前所用藥物清除乾淨。在更換藥物時最好先在小塊溼疹塗擦,觀察效果,以決定是否使用。避免因藥物使用不當加重病情。

  對溼疹不嚴重的寶寶,只需區域性用藥,但不能自行濫用藥物,以免引起面板損害或感染。

  寶寶溼疹有什麼症狀

  因為引起溼疹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所以孩子的年齡不同、皮損的部位不同、生活的環境季節不同,溼疹的表現也是多樣性的,主要可分成三型:

  1、脂溢型:三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前額、頰部、眉間面板潮紅,覆有黃色油膩的痂,頭頂是厚厚的黃漿液性痂。以後,頦下,後頸,腋及腹股溝可有擦爛、潮紅及滲出,我們稱為脂溢性溼疹。患兒一般在6個月後改善飲食時可以自愈。

  2、滲出型:多見於3—6個月肥胖的嬰兒,兩頰可見對稱性米粒大小紅色丘疹,伴有小水皰及紅斑連成片狀,有破潰、滲出、結痂,特別癢以致搔抓出帶血跡的抓痕及鮮紅色溼爛面。如果治療不及時,可泛發到全身,還可繼發感染。

  3、乾燥型:多見於6個月—1歲的小兒,表現為面部、四肢、軀幹外側斑片狀密集小丘疹、紅腫,硬性糠皮樣脫屑及鱗屑結痂,無滲出,我們又稱為乾性溼疹。

  其實,溼疹的分型並不是那麼絕對,以上的三種類型可以同時存在。

  寶寶溼疹有什麼原因

  1、對牛羊奶、牛羊肉、魚、蝦、蛋等食物過敏;

  2、過量餵養而致消化不良;

  3、吃糖過多,造成腸內異常發酵;

  4、腸寄生蟲;

  5、強光照射;

  6、肥皂、化妝品、皮毛細纖、花粉、油漆的刺激;

  7、乳線接觸致敏因素或吃了某些食品,通過乳汁影響嬰兒;

  8、溼疹也有遺傳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