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人蔘種植技術

  人蔘大家肯定認識,因為這是一種非常昂貴的中藥材,那麼你知道人蔘在大棚如何種植嗎?下面小編就帶大家看。

  —— 選地

  1 氣候條件:生產基地應選擇在大氣、水質、土壤無汙染源,無霜期在115天以上。生長期沒有嚴重晚霜和冰雹危害的小區環境。

  2 地勢:在我國低緯度地區,宜選擇海拔高度800-1100米的山地闊葉林地帶或肥沃的園田。

  3 植被:選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性、滲透性均良好。

  4 土質要求:酸性或中性土壤。

  5 周邊環境:基地應遠離村莊和主要公路幹線200米以上,最好周邊有林帶,並有充足的水源。高溫多溼、易乾旱和排水不良土地不宜栽種。

  —— 整地

  1 整地時間:應在播種前1年的春、夏進行深耕。

  2 整地步驟:深度30釐米左右,休閒1年,使土壤暴晒風化,每平方米分別拌50%多菌靈8 g,進行土壤消毒。再施入2-3千克腐熟廄肥、1千克骨粉或過磷酸鈣,與畦土混勻,整平耙細,築成寬1.2米、深2.5釐米的高畦,作業道寬70-80釐米,以利排水、空氣流通和接受散射光。

  —— 選種育苗

  1 品種來源:採用長白山區道地野生人蔘純種,經馴化優選而成。

  2 種子培育:

  種子屬胚後熟型別,具有長期休眠的特徵,因此,必須通過種子處理,使其完成形態後熟和生理後熟。人蔘種子的形態後熟最適溫度為10℃-15℃。將種子拌清潔的細沙儲藏,保持7%的溼度,置於地下室內,在10℃-15℃溫度下處理60天后,其裂口率可達80%以上,胚長達4.25毫米以上。在完成形態後熟階段之後,還須在0℃-5℃的低溫下處理120天,才能通過生理後熟階段而發芽,其發芽率達85%左右即可播種。

  ——育苗

  3.1 播種:採用點播。宜在春季2、3月進行,或在秋末冬初。株行距5釐米×10釐米,每穴播入種子2粒,播後覆土3釐米,上蓋腐熟落葉或稻草等10釐米,澆水保持溼潤。每667平方米播種量為5-6千克。

  3.2育苗管理:

  參苗經培育2年後,按株行距12.5釐米×25釐米進行移栽。栽植時期以秋季10月底地上部枯萎後進行為好,也可春栽。按大、中、小分級栽培。多采用斜栽法,栽植溝與地面保持40-45度的斜角,栽時根部朝下,芽向上,溝內撒施一些骨粉,然後覆土厚約5釐米,然後畦面覆4-5釐米樹葉或麥草短節,或再加蓋3釐米的鋸木屑,以保持幼苗安全越冬和防止雜草滋生。

  ——田間管理

  1 施肥:於每年10月地上部枯萎時,在株間開3-5釐米的淺溝,每平方米施入腐熟肥2-2.5千克、骨粉0.5千克、複合肥0.05千克。生長期要重視追肥,如6、7月生長旺盛時期,用2%過磷酸鈣加0.3%尿素,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3:00後進行根外追肥,每年1-3次,效果明顯。

  2架棚遮陰:人蔘是林下陰生植物,忌直射陽光,無論在山地或大田栽培,都需要架設陰棚遮陰。陰棚的透光度為25%-30%,即隱蔽度為70%-75%。林下栽參,也要按畦搭棚適當遮陰,棚高2米。伐林栽參,可採用弓形棚或雙透簾***同人參栽培***。農田栽參,用細竹子編成簾子,搭成平頂大棚,棚柱高2米,邊緣棚柱高1.2米,呈弓狀。竹簾長4米,寬2米,用鐵絲固定在棚架上。每年4月中旬出苗前架棚,9月倒苗後把棚架上的竹簾取下翌年再用。

  2.1灌溉:採取澆灌、挖溝放水和噴灌等灌溉方式。

  2.2排澇:雨季前要對基地周圍的排水溝及時清理,地裡的積水要及時排出。

  3中耕除草 主要採用人工除草。

  ——病蟲鼠害防治

  對病、蟲、鼠害防治原則應爭取以防為主,綜合防治,儘量少施或不施農藥,必要時採用最小有效劑量並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以降低農藥殘留和汙染,保證施藥安全有效及保護生態環境,嚴禁施用高毒,高殘留農藥。

  1 病害防治:代森鋅防治立枯病波爾多液160倍、代森錳液,代森鋅,多抗黴素防治黑斑病。

  2 蟲害防治:象鼻蟲、螟蟲危害參葉,打苯硫磷600倍液或西維因500倍液。

  ——採收

  1採收期:人蔘長到4-6年便可採收八月份到“白露”之前

  2採收方法:人工採收,採收之前撤去參棚,等淋一場雨後開始採收。


猜你感興趣:

1.新鮮人蔘的種植方法

2.盆栽人蔘種植方法

3.人蔘種植的方法

4.人蔘什麼時候種植

5.人蔘果樹如何種植

6.如何種植人蔘

7.如何種植東北林下人蔘

8.人蔘菜種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