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的功效與作用和藥用價值

  竹葉我們都很熟悉,它就是竹子的葉子,它也是一味中藥,具有利尿解毒的功效。今天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竹葉的功效與作用和一些藥用價值,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竹葉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除煩;生津利尿。主熱病煩渴;小兒驚癎;咳逆吐衄;小便短赤;口糜舌瘡。用於熱病心煩、口渴,口舌生瘡,小便赤澀。

  1、《別錄》:主胸中痰熱,咳逆上氣。

  2、《藥性論》:主吐血熱毒風,止消渴。

  3、《食療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飲,喉痺,除煩熱。

  4、《日華子本草》:消痰,治熱狂煩悶,中風失音不語,壯熱,頭痛頭風,並懷妊人頭旋倒地,止驚悸,溫疫迷悶,小兒驚癇天吊。

  5、《綱目》:煎濃汁,漱齒中出血,洗脫肛不收。

  6、《本草正》:退虛熱煩躁不眠,止煩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痺,並小兒風熱驚癇。

  7、《重慶堂隨筆》:內息肝膽之風,外清溫署之熱,故有安神止痙之功。

  8、《本草再新》:涼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聰耳明目。

  竹葉的藥用價值

  1、療熱渴:淡竹葉五升,茯苓、石膏***碎***各三兩,小麥三升,栝樓二兩。上五味,以水二斗煮竹葉,取八升,下諸藥,煮取四升,去滓分溫服。***《外臺祕要方》竹葉湯***

  2、治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二把,石膏一升,半夏***洗***半斤,人蔘二兩,麥冬***去心***一升,甘草***炙***二兩,粳米半升。***《傷寒論》竹葉石膏湯***

  3、治霍亂利後,煩熱躁渴,臥不安:濃煮竹葉汁,飲五、六合。***《聖濟總錄》竹葉湯***

  4、治小兒心臟風熱,精神恍惚:淡竹葉一握,粳米一合,茵陳半兩。上以水二大盞,煮二味取汁一盞,去滓,投米作粥食之。***《聖惠方》淡竹葉粥***

  5、治產後中風發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一把,葛根三兩,防風一兩,桔梗、甘草各一兩,桂枝一兩,人蔘一兩,附子***炮***一枚,大棗十五枚,生薑五兩。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溫覆使汗出。***《金匱要略》竹葉湯***

  6、治諸淋:淡竹葉、車前子、大棗、烏豆***炒,去殼***、燈心、甘草各一錢半。上作一服,用水二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奇效良方》淡竹葉湯***

  7、治心移熱於小腸,口糜淋痛:淡竹葉二錢,木通一錢,生甘草八分,車前子***炒***三錢,生地黃六錢,水煎服。***《醫力簡義》導赤散***

  8、治產後血氣暴虛,汗出:淡竹葉,煎湯三合,微溫服之,須臾再服。***《經效產寶》***

  竹葉泡水喝的禁忌

  第一:孕婦不適合服用竹葉

  竹葉性寒,孕婦的身體比較的特殊以及脆弱,如果大量的將竹葉泡水喝,那麼容易導致出現流產的情況,不利於胎兒以及孕婦的健康。

  第二:腎虧尿頻患者不適合服用竹葉

  上文我們有介紹,竹葉具有很好的利尿清熱的作用,適合那些小便不順暢的患者服用。不過,如果是腎虧以及尿頻尿急的患者服用,不僅病情不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反而會加重疾病,所以最好不要服用。

  第三:竹葉不適合久煎

  老中醫告訴我們,竹葉的煎煮方法一定要科學,不能夠長時間的煎煮,否則會導致藥效的降低。一般情況下,我們使用的竹葉都是選擇新鮮的,同時也都是將竹葉進行沖泡或者是煮粥,這樣效果更佳,能夠更好的發揮竹葉的功效。

  第四:不宜過量服用

  就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竹葉泡水喝並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也不存在任何的毒副作用。但是,很多人為了能夠令竹葉的功效獲得最大化,每天都大量的服用竹葉茶,這是非常不正確的行為。日常在將竹葉泡水喝的時候一定要掌握量,過量服用並不好。

  第五:腸胃比較弱的患者謹慎服用

  除了泡水喝這種方法之外,很多人也喜歡將竹葉製作成為藥膳,例如竹葉粥等。在這裡需要特別的注意,竹葉中所含有的纖維比較粗,在進入腸胃之後並不容易被消化,所以建議腸胃比較弱的患者最好不要服用。

猜你感興趣:

1.中藥竹葉的功效與作用

2.竹葉的功效與作用

3.淡竹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4.竹葉青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5.竹葉椒的功效作用及注意事項

6.空心菜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7.中藥雙鉤藤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