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養生保健的方法

  大寒的時候,雖然天氣會逐步回暖,但大家還是不要忘記了在大寒的時候,注意養生哦!那麼,是什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腿腳保暖是大寒養生的關鍵

  在北方,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光,在南方,雖然最冷的小寒過去了,但大寒氣溫依然很低,稍不注意就可能生病。因此,預防寒冷侵襲至關重要,尤其是膝蓋和雙腳。

  現在許多年輕人,為了追求美麗,大冬天也經常穿短裙在寒風中穿行,這樣雖然美了,但膝蓋非常容易受到寒氣侵襲。專家表示,膝關節本身是腔隙關節,直接對著風吹,寒氣很容易進去。因此,天氣冷時不僅要穿厚實點,還應該戴上護膝進行額外的防護。

  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因此腳部保暖也很重要。專家建議,入睡前以熱水泡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睡眠質量,對保健養生都有積極的意義。特別是那些深夜還在上網或伏案工作的人,睡覺之前用熱水泡腳,緩解疲勞,預防寒冷的效果更明顯。

  2.進補多食粥

  中醫認為,最寒冷的季節是陰邪最盛之時,此時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粘硬生冷,要多攝取一些溫熱食物,以此抗寒、保養陽氣。飲食上應首選溫補類食物,比如雞肉、羊肉、牛肉等,其次可選一些平補類的食物,比如蓮子、芡實、苡仁、赤豆、大棗、銀耳等。

  冬季喝粥對身體也是很有好處的,不但能起到保健作用,還可祛病養生。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八寶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適宜。

  3.進補食物要逐漸減少

  大寒進補的食物量應逐漸減少,多新增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以適應春天萬物的升發。

  由於寒冬臘月,人體的消化機能活躍,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強,食量增大,因此人們飲食方面,可適當增加蛋白質,氨基酸對耐寒有一定幫助,動物內臟瘦肉雞蛋魚等含有大量氨基酸,有利於人們的禦寒冬季。

  同時要確保維生素尤其維生素C的供給,較為適宜的食物有蘿蔔、土豆、菠菜等及各類水果。補鈣也可避免心血管和肌肉受損。多吃一些堅果類食品,對於人們禦寒有好處。

  冬季氣候乾燥,人們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多喝些水才有利健康。

  4.大寒養生要鍛鍊運動要適宜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季運動鍛鍊對養生有重要意義。因此冬季可進行一些有氧運動,比如快走、慢跑、跳繩、踢毽子、打太極拳等,既運動了肢體,也加強了氣血迴圈,全身四肢才能溫暖。

  專家表示,在“大寒”節氣裡,氣候一冷一熱很容易感冒。冬天的早晨氣溫過低,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時段,所以如果要運動的話,最好等到太陽出來以後。

  大寒養生保健要注意的事項

  一、防撞路面溼滑開車出行的朋友們千萬要小心駕駛,一方面要保持車距及時踩剎車,一方面要特別注意道路上的行人做好躲閃的準備,開車的朋友除了注意以上幾點在遇到上坡路段時應保持車速換低檔,如遇熄火應及時拉手剎。

  二、防磕由於雪的覆蓋,道路上許多“陷阱”會被遮住,因此,應千萬小心,注意低窪、井蓋、建築材料上的釘子等。

  三、防摔建議平常騎電動車和自行車的人們,要選擇步行或者公共交通出行。

  四、防砸另外由於部分地區降雪較大,樹木存在被壓倒的危險,行人應該儘量遠離樹木等高處建築謹防因坍塌被砸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