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第一學期教學隨筆

  在幼教方面,老師對小朋友還是得多用鼓勵的方式,這樣孩子們會更樂於接受,也更容易有著飽滿的學習熱情。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一: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我們班有個叫小羽的小朋友,比較好動,上課注意力不大集中。在上第一堂手工課“新房子”的時候,小朋友們都很興奮,超感興趣,每個人上課都特別認真,聽得非常仔細,什麼時候該拿彩紙,什麼時候該用剪刀,什麼時候該上膠水,每一個步驟他們都不敢馬虎,可是,到最後小羽還是出錯了,而且全班只有他一人出錯。

  我把小羽的畫做為反面典型,展示給全班的小朋友看,小朋友看了哈哈大笑,只有小羽咬著嘴脣不吱聲,臉漲得通紅,我馬上意識到自己錯了,很有可能傷了他的自尊心。於是我立刻制止了小朋友的嘲笑聲,然後拿出剪刀把他的畫修剪了一下,再給小朋友看,小朋友們一看立即叫了起來,好漂亮的一棵樹,我趁機表揚小羽:“雖然小羽小朋友的房子沒做好,可是他做出來的樹還是很漂亮的。”一聽我這麼說,小羽馬上來了精神,兩眼放光。可是我話鋒一轉:“雖然小羽小朋友做的樹很漂亮,可是今天我們做給爸爸媽媽看的是一座房子,而不是一棵樹,怎麼辦呢?”小朋友都不吱聲,我盯著小羽的眼睛說:“這一次我們就不把小羽小朋友的畫給貼出去了,等下一次小羽小朋友做得更好的時候,我們再來貼他的畫吧。”

  第二堂手工課的時候,一開課我就說:“上一回有一個小朋友把房子做成了樹,今天會不會有人把樹做成房子呢?”小羽看著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他當然知道我說的就是他。結果,小羽做出來的畫相當漂亮,我很及時地表揚了他,並把他的畫張貼了出去。

  手工課主要是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以及培養他們的創造意識,讓他們在動手的過程當中,有點小小的成就感,讓他們覺得自己也行,自己也能做得很好,有利於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如果那天我衝著小羽發脾氣:別的小朋友都行,就你不行,別的小朋友都聰明,就你不聰明,別的小朋友都會聽講,就你不聽講?如果是這樣的話,很有可能,小羽以後就不喜歡上手工課了,他會說,反正老師都說我不行,那我就不行唄。很有可能他就會有這種自暴自棄的想法。

  所以說,有時候一轉念的想法,會給我們帶來截然不同的效果。在幼教方面,老師對小朋友還是得多用鼓勵的方式,這樣孩子們會更樂於接受,也更容易有著飽滿的學習熱情。

  二:與鐵桶做遊戲

  幼兒園最近在操場上投放了好多又大又高的鐵桶,孩子們來到這裡,讚歎道:“哇噻,好大的桶啊!”這時搭班老師準備上前幫孩子們把鐵桶放倒,以便孩子們玩。我攔住她說:“讓孩子們試一試,看看他們會怎麼玩!”

  孩子們望著這些高大的鐵桶有些茫然,不知從何下手。過了一會兒,小昂、小恆和小碩三人圍著鐵桶,想把它推倒。小碩把鐵桶向對面推,小昂站在一邊緊緊扶住鐵桶,穩住鐵桶快速向下的趨勢,小恆趕緊走到小碩對面等到能夠碰到鐵桶上面的邊時,用手托住鐵桶的下方,三個人合力慢慢將鐵桶往下放,直到它安全接觸地面。有了第一次的經驗,他們後面的動作越來越嫻熟。後來,他們兩人合作就可以把鐵桶放倒。再到後來他們一個人就可以將鐵桶放下來。接下來,他們嘗試推著鐵桶滾。小恆想把鐵桶推到草坪上的玩沙區,可是草坪邊上有路坎,她把鐵桶貼在路坎上用力推,鐵桶紋絲不動。她又跑到對面試圖把鐵桶拉上來,鐵桶依然不動。她反覆試了好幾次都不行,只好請來彤彤幫忙,但仍然沒有成功。小恆和彤彤對著鐵桶又研究了半天,接著小恆把鐵桶推到離路坎較遠的地方,然後兩個人一起用力,飛快地推著鐵桶向草地上滾,藉著這股衝力,鐵桶終於滾過了路坎。他倆可開心了,又照樣玩了幾次。玩得多了,他們又發明了另一種把鐵桶推上路坎的方法,他們先把鐵桶推到靠近路坎處,再合力把鐵桶向上托起,然後在下面墊上一塊石頭,使鐵桶下部有了一個支點,然後就比較容易將鐵桶推上路坎了。

  再看那邊的孩子們,他們從操場的另一邊拿來了梯子和墊子,有的把梯子斜靠在鐵桶上坐在那兒玩,有的把鐵桶橫放在地上玩“爬山”。炘炘準備把梯子架在兩個鐵桶之間,可是鐵桶太高了他夠不著,他四下裡看了看,發現旁邊有小朋友正把梯子靠在鐵桶上往上爬,他就又去拿了把梯子靠在鐵桶上,然後就一隻手拿著梯子,一隻手扶著靠在鐵桶上的梯子往上爬,爬到梯子的第三檔時發現高度可以了,就雙手一用力把手上的梯子架在了兩個鐵桶中間。接著他就順著爬上了鐵桶的頂端,高興極了:“我爬上來了!我想過‘天橋’。”可是要過“天橋”時,他有些害怕了。過了好一會兒他嘗試著跨出第一步,不過剛起步就不敢往前了,只好向朋友求助:“誰來幫幫我?”琪琪和欣欣跑了過來,幫助炘炘走過了“天橋”,到達了對面。為了讓炘炘順利地下來,琪琪又把梯子靠在了鐵桶上讓炘炘爬下來。在大家的幫助下炘炘完成了他的一次挑戰。這時他們一起商量著給另外“一座山”也架上橋,於是炘炘爬到鐵桶上,欣欣和琪琪幫他拿梯子,炘炘把梯子架在了第二個鐵桶和第三個鐵桶之間,然後從“橋”上爬到第三個鐵桶上。琪琪和欣欣又拿來一把梯子,炘炘把梯子架在了第三個鐵桶和第四個鐵桶之間,炘炘爬過去之後,欣欣和琪琪拿來一把梯子斜靠在第四個鐵桶上並用手扶著,讓炘炘安安穩穩地下來。由鐵桶連線的“群山”形成了,炘炘他們把墊子鋪在了鐵桶下,呼喚朋友一起來征服這有些難度的“群山”。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開始了他們的“爬山”之旅。有的則用雙手抓住架在鐵桶之間的梯子晃來晃去,嘴裡直說著:“好好玩的鞦韆呀!”孩子們在自己創造的遊戲中玩得不亦樂乎。

  這一次的“放手”讓我再次認識到,我們把遊戲還給孩子,給他們多一點時間慢慢探索,提供更豐富的遊戲材料,就會看到不一樣的精彩。

  三:賞識教育

  旭旭是我班的一個很調皮的小朋友,從上大班以後更調皮了,除了吃飯,睡覺以外總是動來動去,沒有安靜的時候,經老師多次教育,就是改不了,讓老師傷透了腦筋。有一天,吃完午飯後,我們要求孩子們把碗和勺子放整齊,可經常有的孩子不認真,每次一扔就完事了,老師這時候總是特別的忙,又要看著沒吃完的孩子,又要給孩子分飯,不能緊盯著,而旭旭每次總能早早的吃完就開始調皮了,我靈機一動,就請旭旭小朋友當老師的小幫手,幫助幼兒收拾碗和勺子,他非常樂意接受這個新任務,並且還說:“在家也是我媽媽的小幫手。”

  從那次以後,飯後亂跑的旭旭不見了,在我班裡看見一個盡職盡責的小幫手,這件事情讓我體會到,調皮的孩子也有積極向上的願望,只要老師對他們加以信任,加以表揚,他們就會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併成為老師的小幫手,我們老師要對每個幼兒都要有針對性的給予指導,使他們真正的體會到自己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