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開設插花藝術課程的必要性

  插花藝術是一門用植物材料進行裝飾的造型藝術,也是一項融生活、藝術文化和技能為一體的創作活動。是應該把花的藝術繼承下去,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高職院校開設插花課程的必要性

  1. 巨集揚民族文化,提高藝術修養

  插花藝術是以切花花材為主要素材,配合將其穩固的器材,經過藝術構思和適當的剪裁整形及擺插,以表現生態美與自然美的一門造型藝術和實用技術。

  插花是一種高雅的文化藝術活動,在中國發跡甚早,至唐宋年間已有系統的論著,明代達到高峰,但到了清朝以後便一蹶不振。東方式插花起源於中國,隋唐時東傳入日本,在日本得到發揚光大,形成花道,並風靡全世界。高職院校開設插花藝術課程可以發掘和巨集揚中華插花藝術,使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重放異彩,同時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

  2.市場需求

  插花產業在我國起步相對較晚,但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花卉藝術的鑑賞水平越來越高,花卉藝術消費也是一片欣欣向榮。由於國內大型花卉市場及專業花店數量的快速增長,婚慶服務行業的發展,插花已經成為熱門的行業,高階插花師在市場上供不應求。針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全國各地高職院校紛紛開設了插花藝術這門課程,插花藝術已成為高職院校園藝、園林、環境設計、城市規劃、生態旅遊、酒店管理等專業必修課,同時其他專業也紛紛將其列入公選課,供學生選修。

  插花藝術理論教學體系

  插花藝術是一門以觀賞植物為物件,研究美學應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特色課程,是集觀賞植物、園林藝術原理、色彩設計、造型設計、美學設計、花卉應用等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學,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理論課以多媒體教學為主,遵循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採用啟發式教學方式,結合具體例項進行分析和講解,使學生能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學以致用。通過理論課的教學,可以使學生了解插花藝術的發展歷程和各種插花藝術的風格特點,掌握插花的技巧,從而引發對插花藝術創作的激情。

  講述插花藝術的定義、分類、特點及作用,插花藝術的起源,中國、日本及西方插花藝術的發展簡史,插花的器具、花材的種類、花材的採集與選購、包紮、保養,花材的修剪、彎曲造型、固定等基本技能,插花造型的質感、形態與色彩等基本要素,均衡與穩定、多樣與統一、對比與調和、韻律與動感等基本原理。

  插花藝術實踐教學的開展

  插花藝術是一門操作性和創新性很強的課程,且實驗材料為鮮花材。在實踐教學中將傳統的課堂實驗與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相結合,創新的開展頂崗實習、職業資格鑑定、各級職業技能競賽,不僅有利於節約教學資源,還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課堂實踐教學

  插花看似簡單容易,然而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卻並非易事。因為它既不是單純的各種花材的組合,也不是簡單的造型,而是以形傳神,形神兼備,以情動人,溶生活、知識、藝術為一體的藝術創作活動。

  教師示範與學生模仿

  插花藝術本身是一種創新藝術,需要不斷地創新,通過動手實踐從模仿到創作,儘可能獲得較多的實踐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所有的創造力,都來自於最初的模仿和學習,模仿便成為了插花藝術課程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剛學習插花時談不上自由發揮和創作,甚至有無從下手的感覺,因此在最初階段,老師需要親自示範現場插出一件作品,讓學生模仿製作,體會插花的方法及規律。

  學生分組實操與獨立創作

  學生以組為單位收集插花圖片資料,然後模仿圖片插出作品,在模仿中逐漸加入創作的成分,為後面的獨立創作打下基礎。開始學習插花時把學生分成3~5人一個小組,學生可以相互幫助,提高技藝。到了學習的後期,特別是創作期,再要求每個學生都能獨立設計並完成作品,這樣可充分發揮個人的想象力、思維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