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藝術課程實踐教學的改革

  就插花藝術課程而言,是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性的課程特點,傳統的教學形式就是教師先進行理論教學,學生在根據圖例進行插制,結果就是作品呆板,沒有新意。今天給大家帶來了,歡迎大家觀閱。

  插花藝術教學提高學生興趣

  插花藝術課程因在實踐教學中將傳統的課堂講解與高職院校的教學實踐特點相結合,創新的開展分組學習,不僅有利於節約教學資源,還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興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學應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活動,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

  突出以學生為主體,例如,本學期我所帶的班級是10級3年級的高職班,分解共20名學生,將學生分成5組。教師給出情境:母親節即將到來,小李去花店想為媽媽訂製一個母親節花籃,如果你是花店店主你接下來該如何考慮並製作花籃?

  給每個小組同學定位花店店員的角色,以這種假設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融入其中,體現同學們的主體性。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體驗到新知,大大提高了學生實踐課的學習熱情。

  教師在插花藝術教學中,要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安排課時,增加實踐的內容。注重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根據課標要求,在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強調內容的實踐性。在教學計劃中,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動手實踐以及參加一些插花藝術活動、比賽等。

  插花藝術教學提高學生分析能力

  有了既定的任務目標,教師引導假定店員進行分析,讓每個小組同學有了很明確的思路進行實踐課的學習。同時,教師要事先多準備一些花籃圖片素材,結合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多看多思,目前,流行哪些花籃樣式、價格、花材種類等。

  教師不是直接告訴學生該怎麼做這個花籃需要什麼,而是教師引導學生同學們事先做好市場調研,需要怎麼做,瞭解顧客意圖、喜好色彩,花語等注意事項到插花成品的製作。給每個小組分發卡片,讓每位同學寫出本次作品需要的材料有哪些,顏色花語要注意事項等元素,最後教師把每個小組的同學所寫的卡片貼在黑板,所有的分析要素進行比較明確,這樣學生影響更加深刻的明白本次作品該如何插制。讓學生有了更寬闊的創作思維,而不是固定在教師的任務模式中。

  教師在插花藝術教學中,要合理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安排課時,增加實踐的內容。注重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根據課標要求,在幫助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強調內容的實踐性。在教學計劃中,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動手實踐以及參加一些插花藝術活動、比賽等。

  插花藝術教學提高學生動手能力

  操作實踐其實就是理實一體化的結合,教師操作的過程,學生不僅僅只是一個視覺的感受,每個小組的同學都要動手插製作品。教師可以邊做邊講,學生可以邊聽邊做,真正才能體現教學中讓學生 “做中學、學中做”,教師只是一個示範的過程,學生在自己做的同時不能刻意的模仿,而是要體現創新,把小組的結合創意融入到作品,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培養學生在創作過程中的思考能力,也體現了團隊合作的良好氛圍。

  由於插花藝術課程本身具有的實踐性,教師要幫助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實現最優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實踐教學課程的每個環節都要精心設計,以實現教學目標。在創作理念方面,教師要幫助學生開啟思路,通過正確的示範,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創作,同時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進行實踐。

  學生可以獨自完成,也可以自由組隊完成作品。教師對於學生的作品要進行充分的評價,要總結學生在插花實踐中遇到的困難,及時補充知識點的漏洞。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並且予以恰當的指導,對於學生作品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於學生的優秀作品,可以作為優秀範例,在班級內進行鑑賞,讓學生之間優勢互補,共同提高。

  插花藝術教學提高學生鑑賞能力

  學生實踐課作品完成後,讓學生展示插花作品,並請小組代表作創意說明。教師做一定的引導學生從哪些方面進行欣賞品評,而不是教師直接進行評比,讓每個小組之間進行互相評比,請每組同學代表自己說出作品的優劣處。學生通過評比過程中,明白要從色彩配置、技巧做工、造型設計,創意與主題幾個方面進行評比,評比過程也是一個討論的過程。最後教師針對同學們插作的實際情況及存在問題進行補充歸納,並整體總結內容,並注意表揚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評選出本次最佳課堂作品為優秀之星,並進行掌聲鼓勵。在很大程度上鼓勵學生審美意識和獎賞能力,增添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

  通過在《插花藝術》的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一直在探索改革,除了課堂的學習以外,我們更應拓展我們的課堂教學範圍,把課堂延伸到花店,結合有關企業單位,做好學生的工學交替,讓學生結合市場需求做一名花藝師,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藝術修養水平,弘揚我國的傳統的插花技藝,使學生能夠有更深遠的藝術發展。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