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插花藝術課程教學改革內容

  花藝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高校插花藝術的教學也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高校裡的花藝培訓更應該更新教學內容,提高學生花藝水平,從而為中國的花藝事業發展提供後備力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準確定位插花藝術課程

  插花與花藝設計課程是農林類高校園藝、園林、藝術設計專業的專業選修課程,教學改革後,改為針對全校學生自由選學的公共選修課,每年選修人數達到1 000人次,成為湖南農業大學選課率極高的課程。為提高學生的興趣,課程開始時設定一個小的開場,不急於切入正題,而從身邊的插花作品講起,讓學生了解插花藝術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是隨處可見的,是任何人都能學習的興趣愛好課程。

  在介紹日常用花的同時再介紹插花藝術在重要國際交往活動中的應用情況,如:2008年奧運會的頒獎用花,小小的花束蘊含了很多的中國傳統文化在裡面,從花材的選擇、花型的大小、花束的寓意都有很多的內涵與要求。通過這樣的一個開場讓學生了解插花藝術是用途很廣的藝術類型,小到街邊隨處可買到的各色花束,大到各種國事交往活動中所使用的能代表國家形象與文化的特色藝術。

  課程教學模式與內容的改革創新

  1改革教學模式插花藝術教學模式的改革,課程體系由課程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實踐實習教學體系代替原來的理論教學—實驗教學體系,增加實踐實習環節,彌補以往對實踐環節的不重視,促進理論與實踐教學的融合。通過強化實踐教學,加大課程的實踐教學力度,以加強理論教學的效果,強化學生的動手能力,提升學生實踐水平。

  2創新教學內容插花藝術教學內容由原來的以東西方傳統插花藝術為主,根據市場需求和定位,適當增加現代自由花藝設計、家居花藝設計、婚禮花藝設計、花藝禮品設計、花卉博覽會設計等方面,以拓寬學生的專業知識。同時相應的開設了實踐教學內容,使理論教學內容與實踐教學內容互相補充、相互完善。

  高職《插花藝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課程,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我們通過對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以培養學生實際操作應用能力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核心,結合園林專業的特點,採取了靈活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實行教師指導與學生創作有機結合。

  通過實踐教學環節的強化,讓專業學生從課堂走向園林空間與花店,調研、分析和評價插花作品的應用效果;與鮮切花企業、花店建立合作關係,讓企業、花店轉化為插花藝術教學實習實訓基地,為專業學生提供實習和實踐的機會與空間,使理論教學與教學實驗和實習緊密結合。

  加強插花藝術實踐教學內容

  合理安排實踐教學課

  插花藝術是實踐性相當強的課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教學的重點。只有理論課與實踐課緊密銜接,合理安排,使學生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才能逐步領會插花藝術的魅力,確保學生學習的效果。社會上也有很多花藝培訓機構,有些課程很有特色,實踐課達到全課程的80%以上,可以借鑑其經驗,以提高實踐教學能力。高校內的插花藝術課受課時和教學費用的限制,實踐課所佔比例雖然達不到那麼高,但將理論課與實踐課的分配比例安排為5∶5或4∶6還是可行的。

  以西方基本花型為入門

  西方式插花構圖規則,基本花型有一定的製作步驟,是花藝教學入門的首選花型。西方式插花是一種理性為主的花藝設計,設計出的作品為幾何圖案,裝飾性非常強,花藝設計的盛行同切花生產的規模化、商品化以及市場的需求是密不可分的。在教授西方式插花的過程中,為達到圖形的一致性,要求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手中的花材要儘量一致,以便達到作品統一的效果。但插花藝術課程教學費用一直是各個高校開設該課程所需要面對的最大問題。如每次都使用鮮花教學,教學的效果絕對會很好,但西方式插花的特點是用花數量多,即便是用價格相對便宜的花材,合理的安排各個班級的使用情況,費用也會很昂貴。使用模擬花可以很好地解決教學花材耗費的問題。

  模擬花的款式很多,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價格合適的花材,目前有的模擬花單束費用上比鮮切花略高或不及鮮花價格,而且可以反覆利用,購買1次可以使用很長時間。園藝園林學院於2008年購買了一批教學用模擬花,雖然花材型別不多,但是較多地採購了同一型別的點狀、霧散狀花材及焦點花材,只要適當地搭配其他形態花材,即能滿足基本的西方式插花要求,目前使用情況良好,至今還有剩餘,2~3年內依然可以使用。每次教學中教師都要提醒學生愛惜花材,每次完成作品,待教師評完分或拍照欣賞後,要求學生將作品拆卸,將各種花材歸類放回整理箱內,既可以減少花材的耗損,也可以保證下次試驗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