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聽課心得3篇

  在社會的發展程序中,作為文化現象的數學,受到人們的重視,近年來,數學文化及其相關研究得到了較大發展。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高中數學聽課心得,希望大家喜歡!

  高中數學聽課心得範文1

  9月16日, 我有幸陪同教育局樂強局長、本校朱健校長、教務處張成軍主任等領導一同前往鬆桃參加了17、18日舉行的《銅仁市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經驗交流暨高考總結會》,學到了不少東西, 深感作為一個農村普通高中數學教師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 有許多問題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完善, 深感不虛此行. 現將聽課活動及學習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17日早上我們到鬆桃一中會議室聽取市教育局蔣小俊局長等領導的發言,通過認真學習,我感覺到一是要進一步提高認識。我國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基於對原有課程在教學領域中存在的落後觀念而展開的。跟以往的課程、教材改革相比,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提高課程的適應性和促進課程管理的民主化、重建課程結構和倡導和諧發展的教育、提升學生的主體性和注重學生經驗等方面體現出對傳統課程模式的本質性突破;二是進一步強化領導。校長是學校工作的主要決策者,也是學校課改成敗的決定因素。實踐證明,領導重視,身體力行,學校課改工作就有成效。反之,領導管理過於巨集觀,只管佈置,不重落實,則學校課改工作就很難見成效。學校課改的狀況是校長抓課改工作成效的集中反映領導;三是切實搞好校本教研。校本教研是課程改革中教師參與培訓的一種積極有效的方式。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下放了課程管理許可權,要求學校的課程逐步走向校本,這就對學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給學校創設了很大的發展空間,為學校創立品牌,創立特色提供了保證;四是努力改進教學行為。課堂是實施課改的主陣地,教師是課改工作的主力軍。教師的教育思想和教學行為,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益,關係著學校課改成效。在課改實踐中,教師應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工作。

  17日下午我聽的是銅仁二中及鬆桃一中的數學課,兩位教師同上一節課,各自有自己的特點,特別是鬆桃一中的老師使用的學案教學法使我很愛啟發,當時很想把他的學案借來參考一下,可惜自己與人家比太差了,終於沒好意思去要。另外從上課的過程的 可以看出兩位老師紮實的基本功遊刃於課堂, 親切大方的教態和靈活的機智, 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 容易讓學生產生親切感, 更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動腦、動口、動手, 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 按照教學規律, 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 從課堂教學中, 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 不僅備教材, 還備學生, 體現了依託教材以人為本的學生髮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教學過程細緻, 從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看, 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 從匯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 每一句話都很精煉, 每一個問題的設定都恰到好處, 板書也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 能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 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 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 做到突出重點, 突破難點.

  18日首先聽取了地區各名校領導的高考總結,其中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銅仁一中說的:1、生源;2、複習備考的效益;3、適量訓練;4、抓大綱;5、選試題;6、答題規範;7、聽力訓練;8、團隊協作。另外還聽取了市教育局領導唐文建作的高考總結,使我深刻的瞭解到銅仁教育與全省高中教育的差距,也深刻為我鎮高中教育的落後感到一絲擔心。張月貴副所長作《積極探索,求真務實,推進高中課程改革縱深發展》的課改經驗總結髮言。

  總之, 這次外出聽課學習, 最大的收穫是瞭解了鬆桃民中實施的“321”教學模式,“3”是指課前“三步驟”:第一學習時間***自主預習***學生做到:一看課本內容,建構知識,由厚到薄;二做完成學案,自主檢測,及時鞏固;三思新舊聯絡,自主思考,生成問題。 “2”是指課堂“兩環節”:第一環節,合作探究***第二學習時間***,生議***討論質疑***——生講***交流發言***——師撥***答疑點撥***——反饋***課內達標***;第二環節,展示點評***第三學習時間***,生練***課堂檢測***——展示***分享成果***——師評***提煉點評***。“1”是指一份“導學案”。整個教學全程用的是“學案”、“練案”與“教案”三案合一的“導學案”。讓學生學有“學案”,練有“練案”,教師教有“教案”。通過學習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 在以後的教學中, 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 課後認真反思, 堅持寫好教學後記, 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業務水平, 爭取成為一名有思想, 有特色讓學生, 家長和自己都滿意的研究型教師.

  高中數學聽課心得範文2

  在學校的大力支援下, 20XX年3月20日,我有幸觀摩了周倩、張薇薇、李海英、馬後峰等八位教師的優質課,通過觀摩這幾節課,使我受益匪淺。下面談談我對這幾節課的心得體會: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準備充分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這幾天幾位教師講的課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從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體現了依託教材以人為本的學生髮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2.注重教學匯入

  為什麼每位講課的老師都充分為課做準備,但卻產生不同的效果呢?這與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效果是分不開的。有幾位老師如張薇薇老師,能把學生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氣氛非常熱烈,互動效果也很好。引人注目的開場白和活動設計,集趣味性和啟發性為一體,不僅能引人入勝,而且能發人深思。一個好的匯入可以能使學生集中注意力,產生學習興趣,覺得數學課有趣,減少焦慮和恐懼心理,重塑自信。

  3.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教學理論聯絡實際

  各位老師都很好的運用了多媒體技術與課程的整和。如馬後峰老師在講到定積分的幾何意義時,利用多媒體動畫展示直線x=a,x=b,y=0,y=f***x***圍成曲邊梯形的過程,在視覺上給學生們震撼,使學生們更加深刻的體會定積分和麵積的關係。在瞭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去歸納、去概括、去總結,讓學生先於教師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的目的。

  4.教學過程結構精密,時間分配恰當。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匯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定都恰到好處、多媒體設計也充分體現了專業知識的結構體系。每位教師能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5.教師自身的良好素質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證。

  我們只有不斷的加強學習,不斷加強修養才能勝任教育這項工作。各位老師就充分表現了這點,不僅教師基本功十分紮實,語言清晰,語速適中,聲音洪亮,而且無論從製作的課件還是上課的技巧來講,構思非常得好,讓學生在這種非常輕鬆愉快的情景中學習,能夠很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通過這次聽課,使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教學方法更吸引學生?怎樣讓學生喜歡上課?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一定能拉近距離,不斷進步。

  高中數學聽課心得範文3

  4月10~11日, 我有幸參加了由普蘭店教委組織到所轄各高階中學的聽課學習活動, 這次課的主題是“基於問題式教學研討”,學到了不少東西, 深感作為一個新教師自身存在的不足之處, 有許多問題有待於今後進一步完善, 深感不虛此行. 現將聽課活動及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我聽的是第102中學、第2中學、新建高階中學、第1中學、第38中學以及海灣高中的數學課和各自的公共展演課, 可以看出每位老師紮實的基本功遊刃於課堂, 親切大方的教態和靈活的機智, 拉近了學生和教師的距離, 容易讓學生產生親切感, 更能在老師的引導下,充分動腦、動口、動手, 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 按照教學規律, 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 從課堂教學中, 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 不僅備教材, 還備學生, 體現了依託教材以人為本的學生髮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教學過程細緻, 從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看, 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 從匯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 每一句話都很精煉, 每一個問題的設定都恰到好處, 板書也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 能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 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 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 做到突出重點, 突破難點.

  第一節課聽的是102中高一陳維菊老師的課, 教學中老師沒有過多華麗的言語, 但是平易近人的教態消除了學生因多人聽課帶來的不便,自由主動的探討老師丟擲的問題, 而後由學生和老師一起對問題給出了不同的解決方案, 非常的適用. 這節課老師更傾向於思維的點撥.

  第二節課聽的是2中李俊老師的課, 李老師的導學案可以看得出來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很有條理性, 通過一個問題設計7個小問題, 來給出一類問題的解決思路, 同學們的思維非常活躍, 能夠跟著老師的步驟走, 還會提出自己對於問題想法及變式題型, 可見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 收效很好.

  第三節課聽的是新建高中的高一黃瑩老師的數學課, 課堂上老師先複習鞏固了上節課的作業, 並不斷指出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很好地提示了其餘同學.在新課處理中考慮到知識的難易程度適中, 採取放手讓學生承擔部分授課, 讓有能力的學生來教學, 不但活躍了課堂, 對教者和聽者都有益, 無形的催化, 不得不嘆老師的高明和膽識,無疑又是一堂成功的教學案例.

  第四節課聽的是1中高二劉瑩老師的數學課, 課堂上老師有講有練, 學生有討有論, 很是活躍.

  第五節課是第38中學高一《正弦函式的圖象》, 首先以提問的方式, 針對導學案中設定的問題, 檢查學生對對已學基本初等函式的圖象及作法的掌握情況, 引出對如何作正弦函式圖象的作法. 其次師生共同藉助正弦線, 完成ysinx,x[0,2]、ysinx,xR的函式圖象, 師生共同小結得出“五點作圖法”. 最後,由淺入深, 分別完成了ysin***x***、ysinx等圖象的練習, 充分體現了第38中學針對課堂轉型實施的“二、四、三”模式.

  最後一節課是海灣高中《正餘弦函式應用》, 本節課主要圍繞導學案中設定問題——零點問題和值域問題進行展開, 每題四個學生進行板演, 針對出現的問題小組討論,教師點評. 充分體現了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

  總之, 這次外出聽課學習, 讓我在欣賞別人精彩的同時發現了自己的很多不足, 在以後的教學中, 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 課後認真反思, 堅持寫好教學後記, 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蘊和業務水平, 爭取成為一名有思想, 有特色讓學生, 家長和自己都滿意的研究型教師.

  
看了高中數學聽課心得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