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杜鵑花的養殖技巧是什麼

  杜鵑花的花色豔麗,是我國非常著名的觀賞性花卉,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你,希望對你有幫助!

  戶外杜鵑花的養殖技巧

  1、它喜歡涼爽的環境。要求蔭涼通風環境,黃河以南地區從4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可養在戶外的蔭涼通風處,夏季陽光強、溫度高,須置於蔭棚或樹蔭之下,創造一個半陰雨涼爽的生長環境;冬季宜放進溫室或室內養護,溫度保持在5℃以上。

  2、澆水需要注意。不幹不澆,澆則澆透,嚴防攔腰水,這是杜鵑花澆水的原則。因杜鵑花性喜酸性,最好用黑礬對水酸化之後再使用。澆水時,必須用雨水澆灌,如果用自來水,自來水必須晾晒後使用,因為杜鵑花的根系比較細弱,既怕澇,又不耐旱,因此要特別注意控制澆水量。一般情況下,春秋兩季,可每隔2-3天澆水1次。夏季生長旺盛,消耗水分多,需每天澆水1-2次。澆水的時間宜在早上8-10點和下午4-6點,炎熱的夏季更不宜在中午澆水,根部受冷水刺激後會使花卉受到傷害。

  戶外杜鵑花的花期管理

  1、光照。杜鵑花必須在半陰條件下養護,現蕾初期適當加光,花蕾膨大期減弱。遮光可以起到延緩開花和延長花期的作用,但不可太陰,也不可強光直射,光照過強會使花色變淡、早謝。放在大棚中的開花杜鵑應特別注意通風,否則容易悶壞,引起落葉,大傷元氣,空氣溼度最好達到70%~80%。

  2、溫度。花期的早晚與溫度關係最大,溫度高開花早,溫度低開花遲,所以控制溫度可以催延花期。開花後的適溫白天為10~15℃,夜晚5~10℃,溫度過高,反而有助於抽梢,減少花蕾。開花以後,低溫涼爽有利於花期的延長。養護環境的溫度變化不宜過大,同時應避免冷空氣直吹植株,大風天氣必須防風。應重視天氣的變化,隨時採取防範措施。

  杜鵑花的價值

  1、觀賞價值:杜鵑花的枝葉非常繁茂,而且綺麗多姿,萌發力是非常強的,比較耐修剪,根樁是非常奇特的,是一種非常優異的盆景材料。

  2、藥用價值:它不僅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而且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格。杜鵑花的根是性甘、溫、酸的,具有祛風止痛、活血止痛等等,特別是用於吐血、衄血、月經不調、崩漏、風溼疼痛、跌打損傷散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杜鵑花葉是性平、酸的,具有止血、清熱解毒等等功效。特別 是臃腫疔瘡、癮疹外傷出血等等患者有很好的療效。杜鵑花的花朵是性甘、溫、酸的土壤,一般用於活血、調經、祛風溼等等療效,特別是用於月經不調、經閉、崩漏、跌打損傷、風溼疼痛、吐血、衄血具有非常好的療效。

  3、經濟價值:杜鵑花的花朵和葉子是可以提煉成芳香油和藥物的,有的花朵是可以使用的,樹皮和葉子是提煉成烤膠、作為木材等等工藝品材料,杜鵑花的根系比較的發達,具有很好的保持水土的植物。

  杜鵑花的傳說

  相傳,古代的蜀國是一個和平富庶的國家。那裡土地肥沃,物產豐盛,人們豐衣足食,無憂無慮,生活得十分幸福。可是,無憂無慮的富足生活,使人們慢慢地懶惰起來。他們一天到晚,醉生夢死,嫖賭逍遙,縱情享樂,有時連播種的時間都忘記了。

  當時蜀國的皇帝,名叫杜宇。是一個非常負責而勤勉的君王,他很愛他的百姓。看到人們樂而忘憂, 他心急如焚。為了不誤農時,每到春播時節,他就四處奔走,催促人們趕快播種,把握春光。可是,如此地年復一年,使人們養成了習慣,於是杜宇不來就不播種了。

  但是,杜宇積勞成疾,最終告別了他的百姓。可是他對百姓還是難以忘懷。他的靈魂化為一隻小鳥,每到春天,就四處飛翔,發出聲聲啼叫:布穀,布穀。直叫得嘴裡流出鮮血,鮮紅的血滴灑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麗的鮮花。

  人們被感動了,開始學習他們的好國君杜宇,變得勤勉和負責。他們把那小鳥叫作杜鵑鳥,他們把那鮮血化成的花叫作杜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