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體育老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精選五篇

  新課程的實施是我國基礎教育戰線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就需要中小學教師迅速走進新課程、理解新課程。一起來看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體育老師教學工作總結1

  素質教育的本質是全體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全面發展。所謂“全面”包含兩方面的資料:一是面向全體,二是各方面的而非特指某一方面。在學校工作中僅有課堂教學具備這種的“全面”功能,它是素質教育的基石。就體育教學而言,其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身心發展,使學生在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對發展學生身體各方面素質、培養學生群眾主義觀念,鍛鍊學生克服困難,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起著重要的作用。其實大部分學生不論自身的體育成績如何,他們對體育運動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培養和利用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用心性,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歡快和愉悅,對我們的體育教學工作會起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是每一位體育教學工作者務必思考的問題。

  體育學習的目的不光在於讓學生鍛鍊身體,並且還在於激發和持續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內在需要主要表現為學習興趣。學生對體育本身帶有必須的興趣,只要我們稍加引導就能夠激發出學生的濃烈學習興趣。瞭解了學生對哪些體育專案感興趣,並根據此調整教學計劃,使教學資料儘量與學生興趣接軌。課堂中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採用民主和商量的口吻進行調動,使其主動學習,才能使學習氣氛寬鬆、廣闊,學生無拘無束地置身其中,嘗試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課堂煥發無限的生命力,學生思維活躍,熱情高漲,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成為課堂的主角。這樣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

  要想使一節課成功,教師的因素是至關重要的。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應當具備紮實的基本功和全面的素質,即使遇到前面所說的狀況:碰到自我不是很擅長的教材,也能簡單完成。

  我們都明白優美的示範、準確的講解是最能感染學生的。但除此以外,教師還就應做到親而不媚、“笑”而不俗。親而不媚指讓學生感到很放鬆,覺得教師很好相處,願意與教師配合完成教學任務。從教學中我真的感受到每個學生都有自我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內在感受,有著不一樣他人的觀察、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是說,學生有著獨特的個性,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本質上都是獨特個性的體現。實際上,有效的學習方式都是個性化的,沒有統一的方式。正如多元智力理論所指出的,每個人的智慧型別不一樣,他們的思考方式、學習需要、學習優勢、學習風格也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具體學習方式是不一樣的。這意味著我們在體育與健康教學,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根據學生不一樣性格型別設計教學法,不設上下限,力爭為每個學生富有個性的發展創造空間,為每一位學生創造一個能夠發揮的天地。學生的差異性,學生學習客觀上存

  在著個體差異,不一樣的學生在學習同一資料時,實際具備的認知基礎和情感準備以及學習潛力傾向不一樣,決定了需要的幫忙不一樣。課堂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促進學生髮展更具有戰略性的好處。可是傳統的學習方式過分突出和強調理解與掌握,學生學習成了純粹被動式地理解、記憶過的過程。這種教學窒息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摧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的熱情。造成了學生喜歡體育,卻不喜歡上體育課這樣滑稽的局面。

  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務必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從被動理解變成主動學習。要想使學生在課堂上“笑”起來,首先要給學生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多表揚,少批評,教師過於嚴肅,勢必使學生產生距離感和畏懼感,如果學生做完練習的第一反應是觀察教師臉上的表情而不是體會練習過程中的滿足感,那麼學生也就永遠都“笑”不起來;其次,要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循循善誘,永遠不要讓學生覺得“我肯定不行”或“這太簡單了,我不練都行”,而要讓他們認為“我肯定能行,讓我試一試”。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自主練習的空間,底年級同學,興趣廣泛,並有了必須的自主潛力,教師應思考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打破以往教學中一切都由教師組織學生一齊做同一活動的做法,而多給學生有選取性的自由練習空間,使學生找到練習的樂趣,發現自我的特長,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放手讓學生自我去練、自我去學,就給了部分學生表現的良機.總之,教師要善於從學生實際需要思考,放開手腳,把課堂還給學生,努力去為學生拓展一個空間,而不是讓學生艱難的來適應自我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和教學僅有在師生愉悅的狀況下才會迸發無限生機。

  總之,無論體育場地如何,學生狀況怎樣,作為我們一線的體育教師,新課程目標必須要吃透,認真備好每一堂課,激發、調動學生的興趣,重視和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及充分利用多種不一樣的教學模式,才能在小場地上好體育課,同時也需要我們教師付出更多的心血,想出更多的辦法,使我們的新課程目標順利完成。

  體育老師教學工作總結2

  在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練促進身心和諧發展來到達體育鍛煉目標,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這不僅僅能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教學思想,並且能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變得親切、

  自由和歡悅,並能對提高體育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人的情感總是在必須的情境中產生的,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對學生學習情感的產生具有很大的作用,體育教學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就能激發其強烈的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是堅持旺盛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比如在一節前滾翻教學中這樣講到,孩子們,今日我們來看天。孩子們一聽這有什麼希奇的,都仰頭望著天空。這時教師又說了,只可是今日我們看天的方式有點異常。這下強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們吸引住了。怎樣看天呢,教師說,我們從胯下看,誰能雙手著墊翻過去,並能看到天,誰就是這節課的英雄。聽了教師的講述,學生們個個欲試,誰也不甘落後。所以,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創設情景滿足他們的學習願望,發揮他們創造性學習,為終身奠定歡樂體育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二、讓音樂走進課堂,促進體育教學氛圍

  體育課是單調的、重複的練習來鍛鍊身體的,這是很多人給體育課下的定義。在那裡我要對大家說,體育的鍛鍊能夠不這樣的。在體育課上我們仍然有美的享受。這就是讓音樂走進課堂。比如:隨著教師的講解、示範,播放輕音樂,在學生練習過程中配播兒童輕歡樂曲,在體育課結束部分用音樂舞蹈的形式來結束課程。這樣除了增加課堂的愉快氣氛外,還能減輕學生運動的疲勞和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這不僅僅是優質體育課的需要,也是未來體育課的需要。所以,針對體育活動的單調乏味,教師必須要創設歡樂簡便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鍛鍊的進取性,讓他們以最佳的心理狀態進行各種活動,寓教於樂。

  三、體育遊戲化,增加體育教學興趣感

  很多人認為體育課應當是跑啊、跳啊讓學生機械的反覆練習。其實根據兒童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遊戲才是他們的樂園。如果體育課的教學機械而無生命力的話,學生是不會感興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厭煩的。自古以來教師被喻為“辛勤的園丁”,而學生則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綻的小蕾或驕人怒放的鮮花。在體育課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有些花“無精打采”。他們的“無精打采”也正是因為體育課的枯燥乏味,機械的反覆練習。這時,我們只要多費心思儘量用遊戲的手段來提高興趣,使課變得生動多姿,學生聽起來就會有滋有味,動起來也會生龍活虎。

  四、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提高體育教學進取性

  體育教學是雙向多邊,複雜的活動。體育教師掌握著教學方向、進度和資料。在體育課中即使有了簡便愉快的音樂和豐富趣味的遊戲,教師不參與活動,只是讓學生活動,這樣的遊戲毫無生機,學生玩一會兒就毫無興趣,我就經常和孩子們一齊活動,效果十分夢想。所以,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是學生歡樂體育的橋樑。傳統的體育理論認為師生之間是命令與服從。教師神情嚴肅,不容質疑。這樣學生言聽計從,根本就談不上歡樂而言,歡樂體育就是要建立師生之間和諧協調平等的關係。

  五、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加強體育教學鞏固性

  一個好的體育教師不能只上一節好的體育課,要隨時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每堂課都有新感受,喜歡上體育課。第一次上課做《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學生會很感興趣,第二次也許也很感興趣,那第三次呢,第四次呢,若干年後呢。社會在提高,教育教學在創新,依舊是原先的知識和方法學生學久了會感到疲倦,厭煩。僅有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才能促進教學的發展,才能使歡樂體育真正歡樂起來。

  體育老師教學工作總結3

  新課程的實施是我國基礎教育戰線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這就需要中小學教師迅速走進新課程、理解新課程。做為新時期的小學體育教師如何去發揚傳統教學的優勢,儘快地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本人結合自我的教學實踐談談自我的幾點看法。

  1、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隨著生產自動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社會物質生活的較大改善以及閒暇時間的不斷增多,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異常是近年來,參加健身鍛鍊,正在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如,隨著醫療改革制度的實施和完善,健康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每一天晨練、登山、打球的人絡繹不絕,加入體育鍛煉的人群越來越廣,終身鍛鍊的意識已逐漸深入人心。所以,體育教師也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利用體育教學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本事,從而增進學生身心健康這一目標出發,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學會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培養堅持課外鍛鍊的習慣,增進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本事等全面發展。

  2、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傳統的體育教學是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學生跟著教師轉,教師跟著教材轉,教師教無興趣,學生學無樂趣。新課程以"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教師心中要裝著每位學生的喜怒哀樂和身心健康,把學生看成學生的主體,學習的主人,要以學生髮展為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放在首要地位。如,首先,根據學生的體能和體育基本技能的差異,確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資料,讓全體學生都有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其次,關注學生的需求,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享受學習的樂趣,養成健全的人格。

  3、轉換主角,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

  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是新課程改革實施和教學改革的前提和條件,新課程的推進要致力於建立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和發展精神的新型師生關係,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得以充分地發揮。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教師應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公平地對待學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對於學習學習成績不夢想的學生,教師要多鼓勵、多關懷,相信他們的潛力,切實幫忙他們,成為學生的促進者和服務者。

  傳統教學中的師生關係,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教師不僅僅是教學過程的控制者,體育活動的組織者,成績的判定者和絕對的權威者,並且,總是千方百計地把自我的要求"格式化",根據自我的思路進行教學。新課程要求教師從知識技能的傳授者轉變成學生髮展的促進者,由居高臨下的指揮者轉變成合作型的良師益友,使教學過程轉變為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標準的過程。例如,在上立定跳遠課時,我改變了以往慣用的教師講解、示範→學生模仿練習→糾正錯誤動作,這一傳統的"格式化"的教學方式,採用了讓學生在師生共同創設的虛擬的動物王國運動會中,學習模仿各種動物的雙腳起跳,雙腳落地***立定跳***的方法。學生經過實踐→思考→創造→發現→學習等步驟,在教師的鼓勵和師生共同探討、實踐下掌握了動作技能。整個學習過程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服務者,在與學生平等的交往中幫忙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在一旁起著鼓勵、促進作用,如此合作教學較以往事半功倍。

  4、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本事的關係,注意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自主學習中培養獨立思考本事,探究學習中培養解決問題本事,合作學習中提高合作交流的本事。例如,《跳短繩》一課,過去教師一般採用傳授式教學法和學生反覆練習的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勵法進行教學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課前,激發學生模仿小兔、袋鼠等動物跳,然後,佈置小動物學跳繩,比一比誰學得快的任務,讓學生自由練習。練習過程中,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完成教師佈置的任務,為了堅持學生的練習興趣,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花樣跳繩,一方面,讓學生當小教師教不會的同學。每當發現學生微小的提高,我都會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有時作出驚呀的表情,有時有意輸給學生,在我的激發和鼓勵下,學生對跳繩充滿了興趣,不僅僅體育課上跳,回家跳,課間十分鐘也在跳,學生只要一見到我,就拿著跳繩跑到我跟前,讓我數數,應對學生的提高,我深感成功的歡樂。體育教學方法層出不窮,有情景教學法、愉快教學法、遊戲競賽法、動機遷移法、成功教學法、創造思維法、興趣教學法等,從而改變單一的傳授式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在靈活運用各種教法和學法,是新課改對教師的基本要求。

  體育老師教學工作總結4

  我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練促進身心和諧發展來到達體育鍛煉目標,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這不僅僅能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教學思想,並且能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變得親切、自由和歡悅,並能對提高體育教學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創設情景,激發情感。

  人的情感總是在必須的情境中產生的,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對學生學習情感的產生具有很大的作用,體育教學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學情境就能激發其強烈的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是堅持旺盛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比如在一節前滾翻教學中這樣講到,孩子們,今日我們來看天。孩子們一聽這有什麼希奇的,都仰頭望著天空。這時教師又說了,只可是今日我們看天的方式有點異常。這下強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們吸引住了。怎樣看天呢,教師說,我們從胯下看,誰能雙手著墊翻過去,並能看到天,誰就是這節課的英雄。聽了教師的講述,學生們個個欲試,誰也不甘落後。所以,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創設情景滿足他們的學習願望,發揮他們創造性學習,為終身奠定歡樂體育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二、體育遊戲化,增加體育教學興趣感

  很多人認為體育課應當是跑啊、跳啊讓學生機械的反覆練習。其實根據兒童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遊戲才是他們的樂園。如果體育課的教學機械而無生命力的話,學生是不會感興趣的,是枯燥乏味而又令人厭煩的。自古以來教師被喻為“辛勤的園丁”,而學生則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初綻的小蕾或驕人怒放的鮮花。在體育課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有些花“無精打采”。他們的“無精打采”也正是因為體育課的枯燥乏味,機械的反覆練習。這時,我們只要多費心思儘量用遊戲的手段來提高興趣,使課變得生動多姿,學生聽起來就會有滋有味,動起來也會生龍活虎。

  三、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提高體育教學進取性

  體育教學是雙向多邊,複雜的活動。體育教師掌握著教學方向、進度和資料。在體育課中即使有了簡便愉快的音樂和豐富趣味的遊戲,教師不參與活動,只是讓學生活動,這樣的遊戲毫無生機,學生玩一會兒就毫無興趣,我就經常和孩子們一齊活動,效果十分夢想。所以,師生共同參與活動是學生歡樂體育的橋樑。傳統的體育理論認為師生之間是命令與服從。教師神情嚴肅,不容質疑。這樣學生言聽計從,根本就談不上歡樂而言,歡樂體育就是要建立師生之間和諧協調平等的關係。

  四、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加強體育教學鞏固性

  一個好的體育教師不能只上一節好的體育課,要隨時讓學生體驗上體育課的樂趣,每堂課都有新感受,喜歡上體育課。第一次上課做《老鷹捉小雞》的遊戲學生會很感興趣,第二次也許也很感興趣,那第三次呢,第四次呢,若干年後呢。社會在提高,教育教學在創新,依舊是原先的知識和方法學生學久了會感到疲倦,厭煩。僅有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才能促進教學的發展,才能使歡樂體育真正歡樂起來。

  體育老師教學工作總結5

  今年我再一次教體育課,我是體育專業的,十分喜歡和孩子們一齊上體育課,於是每節體育課我都會提前到場地等這孩子們到來,又一次我在走廊上,無意走進教室,聽到一群孩子在大聲喊到:“體育,體育,我最愛”。雖然是課間活動時間,他們卻喊得十分整齊有序,那場面看了好感動,學生喜歡上體育課。我不想打擾他們,默默地站在教室門口微笑地看著他們,不知是誰發現了我,大家立刻七嘴八舌地圍著我問:“教師,教師,今日我們幹什麼?”這是我在上體育課前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我會反問他們一句:“那你們最想幹什麼呢?”他們的回答雖然是五花八門: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繩、跑步、遊戲,但我還是有點不知所措。

  該怎樣回答,才能滿足他們的運動慾望,不傷他們的自尊心呢?孩子就是這樣好問,作為教師不能抹殺孩子的這種進取興趣,並且我覺得好問也是對體育課感興趣的一種表現。

  所以我在設計課時,總是要想辦法在完成本課所規定的教學任務之外,力所能及地安排必須的時間,讓他們做些他們所喜歡的活動或遊戲,來滿足他們的進取興趣和運動慾望。有時我會在宣佈完本課資料之後,明確完成動作好的學生能夠做自我喜歡的運動,前提是不能超出我規定的活動範圍。作為一種獎勵,這樣學生上課的進取性立刻被調動起來了,學習也十分進取主動。但在活動中,作為教師也不能放任不管,而要適當加以引導、點撥,我想不管做什麼運動,對學生的身體、心理、生理,都會在必須程度的得到鍛鍊。學生的熱情,是我們教學的一種資源,我們務必要充分利用,這就是上體育課的真正目的。當然,在教學中的安全也是不能被忽視的,但也千萬不能只顧安全,什麼也不讓他們幹,這樣會喪失他們對參與體育運動的一片熱情。

  我覺得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的另一方面,用心去教學,正確處理好師生關係,這對你能否上好一節課,是否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也很大。因為體育教學是以實踐為主的一門課程。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比較注重師生一齊練習、遊戲、比賽,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勝利的歡樂。因為我明白在此過程中,建立起的師生關係是其他學科不一樣的,所以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很重視與學生在這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愛上體育課,喜歡上體育課。

  我是這樣認為的,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好,應當是我們體育教師應有的職責。當然,在教學過程中,安全是第一位的,我們明白任何活動專案都有必須的危險性。但只要我們教師在思想上、行為上加以教導,讓學生在思想上重視,在行為上規範,儘量避免事故的發生。那麼,我想:體育課將受到孩子們更大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