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工人加班費基數怎麼確定

  工人要計算加班費則要先了解加班費的計算基數和計算係數,這兩者是計算加班費的重要依據,那要怎麼確定的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車間工人加班費基數確定辦法

  第一、勞動合同明確約定了職工工資數額的,而該工資數額又與實際發放額相一致的,就應當以勞動合同中約定的工資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基數應包括“基本工資”、“崗位津貼” 等所有工資專案。至於何種專案屬於工資範疇,則以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若干具體範圍的解釋》中規定“工資總額”概念為準。當然,由於加班費計算基數是以“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為準,所以職工每月加班費可不計到下月加班費計算基數中。

  第二、勞動合同沒有明確約定工資數額的,應當以職工實際工資額作為計算基數。類似“不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等規定都屬於不明確的規定。

  第三、在實際中,有時職工的當月工資與當月獎金髮放日期不一致,這時應該將這兩部分合計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因為職工的月獎具有“勞動正常工作時間工資報酬”性質,屬於工資組成部分。至於企業偶爾發放的如“週年慶典獎”等獎金則可不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

  第四、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應以職工法定工作時間內的計件單價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

  第五、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用人單位,當綜合計算週期為季度或年度時,應將綜合週期內的月平均工資作為加班費計算基數。

  其實,將職工的實際工資收入作為職工加班費的計算基數不只是法律規定,同時也符合《勞動法》的“按勞分配、同工同酬”原則。另外,根據勞動經濟學的觀點,不同收入水平的職工對於自身閒暇時間的價值判斷也是不一樣的,高收入職工對於閒暇時間的價值判斷也較高,如果不能按照職工的實得收入計算其加班費,特別是加班收入嚴重偏低時,職工會認為他加班所得與閒暇價值相比明顯“不值”,就會削減其加班意願,而根據《勞動法》規定,加班本來就需徵得員工的同意。

  加班費基數計算方法

  平時晚上的加班費是本人工資的150%,雙休日是200%,國定假日是300%。但這只是國家規定的比例,加班費發放額的關鍵是工資基數。

  職工加班費的基數可以由企業和職工協商來確定,否則企業應按照勞動者本人正常勞動應得的工資確定。企業計算加班工資的工資基數,首先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相對應的工資標準確定。如果勞動合同、集體合同沒有約定的,職工代表可與用人單位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用人單位經批准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度的,則不執行上述規定***。如果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統一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確定。日工資計算是以基數除以每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20.92天。

  我國法律規定用人單位應當支付職工應得的加班費,且按照加班的時間不同,所要支付的加班工資標準也是不同的。但在具體計算職工加班工資的時候,最重要的還是加班費的計算基數和計算係數。

  車間加班費應如何支付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加班加點的,事後應儘量給予同等時間的補休。確實不能補休的,應按以下標準支付加班加點工資:

  1、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加點***的,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工資。

  2、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的,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工資。

  3、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元旦1天、春節3天、國際勞動節3天、國慶節3天、婦女節0。5天、回民開齋節1天***工作的,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分別按照勞動者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價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工資,即: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為100%,在日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外加點的,計件單價按150%計算;在休息日加班的,計件單價按200%計算;在法定休假節日加班的,計件單價按300%計算。按上述計件單價乘以加班加點完成的計件數量等於應得加班加點計件工資。

  實行提成工資、包乾工資等工資形式的勞動者,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均按照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勞動者加班加點工資的支付辦法和標準執行。

  經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即分別以周、月、季、年等為週期***的勞動者,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即平均日工作時間和平均周工作時間與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基本相同***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