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課堂隨筆_小學音樂教學隨筆***2***

  小學音樂課堂隨筆篇三

  唱歌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環節。其教學目的不外乎:一是通過範唱或播放錄音等形式讓學生對歌曲有一個整體的藝術形象感染並實施美育目標;二是通過聆聽,讓學生熟悉必要的樂理知識與歌唱技能、技巧。

  即使在現代小學唱歌教學中,最常使用的傳統教學方法還是由老師進行範唱或聆聽錄音為主。也可言之為:即“聽唱法”。它的優點是:學生可以直接地、簡便地學習歌曲,同時可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歌曲的情感和韻味的體驗及表達上面,比較有利於學生在有限的課時內能較多地練唱歌曲。但是,讓學生長時間地進行模唱,學生會感到很被動,覺得很枯燥,造成“鸚鵡學舌”,雖然歌曲很快會唱了,但學生根本沒有參與音樂思考,阻滯了他們對唱歌的興趣,而且這種方法過於單一,不利於採用多種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來發展學生多方面的音樂才能,並且難以適應比較長、比較複雜的歌曲學習,尤其是合唱歌曲。

  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在教學中採用了旋律引導、圖示比較、難點突破、綜合能力訓練等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如在教唱《小小音樂家》這首歌時,先採用“旋律引導”,讓學生模唱歌曲的旋律,進而要求學生自己把旋律換成歌詞。這就在“聽唱法”的基礎上減少了老師逐句歌唱的過程,增加了學生動腦思考的活動及學生與旋律的接觸,對培養學生識譜及樂曲感受能力都有幫助。其次採用“圖示比較”法,將曲譜中旋律的高低變化用線條表示出來,使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結合起來練唱,對歌曲中各樂句間出現的重複、模進和內在聯絡進行辯唱,以加深記憶。這對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樂感、創造思維都有很大的幫助。再用“難點突破法”,將歌曲中難以掌握的部分,先重點練會,再練唱全曲。最後通過“綜合能力訓練法”,將歌曲的主題、節奏型難點及歌唱聲音的要求編成短小的輔助練習,分別通過唱、聽、記、看等練習方式,進行基本能力的訓練,讓學生有充足的空間來領悟歌曲旋律,歌詞的內涵,這對於歌曲整體的把握及情感體驗有很大幫助,既完成了會唱歌曲又提高音樂知識技能的教學任務。

  長期教學實踐說明,這些方法有利於學生對音樂的記憶、想像以及對音樂形式的感受和音樂審美等綜合感受能力得到加強,同時也較大幅度地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音樂和探索歌唱的興趣,促進學生綜合藝術審美素質的提升。

  小學音樂課堂隨筆篇四

  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創設一種可激發學生某種興趣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好奇感,也就是在教材內容與學生求知心理間架起一座橋樑,從而把學生引入到有關的知識中去,使課堂更加生動活潑。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我們應充分挖掘音樂作品的藝術內容和情感內涵,發揮音樂作品的藝術魅力,創設性地設計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以激發、培養、發展學生的音樂興趣及愛好。因而在上音樂課時,我充分利用學生靈巧的形體、 自然的嗓音,通過律動、繪畫、即興創作、遊戲、表演、節奏樂敲擊等相結合的、孩子們喜聞樂見的綜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激發和培養孩子們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想象力、創造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1、故事法

  小學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愛聽故事,對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在授課前先講一個有關歌曲內容的故事,然後自然匯入新課,從而激起學生的興趣,再把這種興趣遷移到學習歌曲上來,如教小歌舞劇《小放牛》這課時,老師先繪聲繪色地說故事。然後問:大家還想知道這個故事的具體情節嗎?這節課我們來共同學習“小放牛”的故事***揭示課題***

  在音樂課堂上,教材中有很多曲子或歌曲都是有情節的,我們還能運用豐富的聯想,續編音樂故事,創造情節,發展思維。如《龜兔賽跑》、《百鳥朝鳳》等,在學完以後,可以讓學生自己來當作曲家、作詞家、創編後傳,還可以來表演自己編的故事。孩子們的興致自然被教師激發出來了。

  我在教唱歌曲《閃爍的小星》時,首先把這首歌的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孩子們聽,讓他們從形象直觀中得到美的感受。我問,什麼東西一閃、一閃、亮晶晶,好像千萬只小眼睛,掛在天空會放光明。“同學們,你們猜一猜,這是什麼?”孩子們靠自己的生活感受,很快就會齊聲回答出來“星星”。我肯定這一回答後,接著就說,今天我們來學唱一首美國兒歌《閃爍的小星》。當唱起這首歌時,孩子們的頭腦裡就有一個一閃、一閃、亮晶晶的形象在活動。學生在聽故事過程中,很快就學會了歌詞。

  2、表演法。

  學生在學習音樂時,要對音樂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動,這樣才能投入到美妙奇異的音樂大世界中。課堂中我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動,去實踐,去玩!在玩中感受音樂,讓學生大膽表演。例在音樂課中可以使學生進入角色,讓他們親自用表演來感受歌樂曲,例在《小紅帽》這一課中,我讓學生課前準備好的道具,分別扮演“小紅帽”“外婆”“大灰狼”演這童話故事,學生在表演中猶如身臨其境,耳聞其聲,目睹其事,從而被陶醉在這童話故事情境之中,興趣達到最佳狀態。

  3、遊戲法

  孩子們天生就愛做遊戲,在音樂課上通過遊戲可以增加音樂性和趣味性。例,在教音符時值的長短時,我會讓學生通過自己行走的步伐“噠噠|噠噠”,感受四分音符的時值和四二拍子的節奏特點。然後,再進一步通過學生的生活感受“跑比走快”,“走一步可以跑兩步”,“跑跑走、跑跑走”,以及小鬧鐘的走動聲“嘀嗒嘀嗒”來認識八分音符的時值。低年級學生對音符長短常常不能理解,在教學時我用小猴子摘蘋果的故事來啟發學生:二隻猴子四個蘋果即一隻猴子有二個蘋果***二分音符***,又來了二隻猴子變成一人一個蘋果***四分音符***,後來又來多一半猴子蘋果只能分半個了***八分音符***,這樣講解,學生就易於認識哪些音符長哪些音符短的道理。

  再者,學生剛剛開始接觸基本音階時,對七個音符並不熟悉,於是我把學生分成兩個組來做遊戲。一組學生拍一下手喊4,另一組學生再跺一下腳唱fa;再拍一下手喊6;另一組就唱la;再拍一下手喊7;另一組學生就唱si……經過這樣反覆多次一問一答式的遊戲,不僅訓練了學生的音準感,而且培養了注意力,逐漸引起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4、體態律動法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如果一堂課讓學生坐著不動,他們會坐不住的,而剛剛入學的特點是好動,所以當學生對一首歌基本上能唱之後,我就會選擇恰當的動作配合提高學生的興趣。比如:在教唱二年級的《這是什麼》這首歌時:“嘀嗒嘀嗒噹噹噹……”我就選擇簡單而又適當的動作,教學生邊唱邊舞,結合“體態律動”,學生很快就學會了歌曲並背出來。又如:在一年級的欣賞課《星光恰恰恰》,我不用任何語言直接讓學生自己跟音樂律動,讓他們用身體去感受旋律的活潑、歡快,這樣充分調動課堂的氣氛。

  5、即興創作法

  音樂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活動,我們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和創造,以開發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編創中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能力。學生在自編、自演、自唱的實踐活動中,既能培養對音樂的興趣,又發展創造性思維,提高表演能力。 例1,在《快樂的音樂會》這一課中,我就以歌曲為範本,告訴學生“開音樂會”還有很多樂器可以一起演奏,小動物也非常多,讓學生即興創作歌詞,把“吹拉彈”的樂器***小提琴、口風琴、鋼琴***、小羊小豬等動物編進去,學生的興趣達到了高點,快快樂樂地上了一節音樂課。例2,學生對樂器有著天生的喜愛,我們應啟發學生自己動手創造樂器。例在易拉罐裡放上沙子作沙錘;或拿幾條湯匙作打擊樂器,這樣,使學生所有的創造熱情都顯露了出來,製作更多的樂器來伴奏,有了這樣的樂器伴奏,音樂課更活躍了,真正把音樂課變成了學生自主活動課。

  6、繪畫、看圖法

  在小學音樂教材中,有許多啟迪思想、開發智力的優秀幻想教材,我以幻想為前提,以繪畫為手段,讓學生再現音樂美。例我在 教小學一年級學生唱《洗手絹》一歌時發現,學生們很愛唱這首歌。但因為他們識字不多,就不能很快地視唱 歌詞。他們愛畫畫,也愛認畫,我就學習人家所說的“以畫代詞”。《洗手絹》的第一段歌詞是:“紅太陽,白雲彩,媽媽洗 衣,我也來。哎口羅哎口羅哎口羅哎。”於是我將事先畫好的一個紅太陽,一朵白 雲彩,一個正在洗衣的媽媽的頭像,一個十分可愛的小女孩或小男孩的頭像代表“我”掛在黑板上。一年級的小學生 看著黑板上的畫,開心地笑著,一會兒就把這首歌背唱出來了。而欣賞音樂中,也可用此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如《動物狂歡節》、《玩具兵進行曲》等作品,我採用了繪畫法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

  小學生不但喜歡畫畫而且還喜歡看畫。在上課前先讓學生欣賞一幅或幾幅圖畫,使學生對圖畫產生興趣再進入歌曲學習。如《小白船》一課,先出示這課的掛圖,讓學生欣賞畫面,再問:圖上畫的是什麼?小船是什麼樣的?想想什麼東西的樣子很像它?這位小朋友坐在船上都看見了些什麼?歌曲中給我們講得很清楚。這樣使學生迫不急待地進入了歌曲意境中學習 。

  總之,音樂教育要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徹到教學始終,只有重視音樂興趣的培養,才能順利的、很好的完成音樂教學任務,才能真正使學生感受美、體現美,在藝術的空間中盡情遨翔,馳騁,真正做到“培養人”的目標,教師應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接受審美教育,把音樂課真正上成學生主動學習課,搭成讓學生自主表演的旋轉舞臺和夢想劇場,讓音樂課真正地“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