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航模黑板報版面設計圖

  在新時代下,我願像龍一般,在大地上,在藍天下,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展現自己的航天科技的夢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欣賞

>

  小學科技知識讀後感

  世界上這麼多的奧祕:一束光導纖維,可以容納100億路電話和100萬路電視;使用九進位制,可以使加減乘除運算變得更快、更準確;一張紙對摺30次的高度會比阿兒卑斯山還要高……

  我翻開《科學知識故事》第一頁時,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用許多有趣的小故事組成的書,這本書用一個個事例告訴我們:其實生活中的科學是無處不在的,只要學會了運用這些科學方法,你的生活將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以後每當翻看這本書時,我彷彿就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每個故事都有它獨特的場景。有時,它還會提醒我們,生活中任何一件事都不能馬虎。比如,一個小數點就有可能讓你的世界亂了秩序。

  我接著往下看,是一則則有趣的小故事:“牛伯伯被他的女兒送進‘音樂學院’以後,聽著音樂,牛伯伯這一覺睡得很香。原來,音樂能放鬆神經,促進血管內分泌系統正常執行,對抗衰老”;火車在飛奔時,如果你離火車太近,空氣會不由自主地推著你網火車上靠”;“王彈就是‘球’做的子彈,它是由一份硝酸和三份鹽酸混合而成的,殺傷力相當厲害,就連最不怕腐蝕的黃金碰上了也會被迅速地溶解掉”……

  繼續閱讀,我體會到喬治•蘭伯特對生活的細心和認真;阿爾伯特•愛因思坦喜歡探索的精神;哥德巴赫對於數學的刻苦鑽研;阿基米德對於數學的專心致志;陳景潤的謙虛儉樸;艾倫•麥度森對於數學的智力遊戲的著迷……

  《科學知識故事》這本書教給我了太多太多的知識。我想,它也許會對我的一生都有益。如果你有時間,也看看《科學知識故事》這

  航天科技知識資料

  1、什麼是空間站?

  空間站,也稱為軌道站或太空站,是一種能長期在地球低軌道上執行的大型載人航天器,航天員可以長期在上面生活和工作,這種大型航天器能在軌道上與飛船或太空梭對接,由飛船或太空梭為它運送人員和物資;空間站與飛船或太空梭的主要區別是它沒有主推進系統和著陸裝置,因此它不能在軌道上作機動飛行和返回著陸。

  根據不同國家和不同的歷史階段,發展空間站有不同的動機和目的。一般講一個國家發展空間站主要有四個目的:第一是政治目的,即為了顯示國家的綜合實力,或者是為了在政治上“壓倒”對方,在載人航天領域取得領導地位,上世紀冷戰時期,這是美蘇發展空間站的主要目的;第二是科技目的,即將空間站作為建在太空的科學實驗室,在上面進行各種科學研究和實驗;第三是經濟目的,利用空間站進行太空生產,或者發展太空旅遊;第四是軍事目的,將空間站作為建在太空的“軍事堡壘”。

  2、空間站的型別?

  按用途分,空間站可分為民用和軍用兩種型別:民用空間站如前蘇聯的和平號空間站和美國的國際空間站;軍用空間站如前蘇聯的禮炮2,禮炮3和禮炮5號空間站以及美國空軍曾經計劃研製的“載人軌道實驗室”。另外按發射方式劃分,還可分為整體式和模組式兩種。早期的空間站都是整體式,如美國的“天空實驗室”和前蘇聯的禮炮號,它們都是在地上組裝好,並裝上各種生活用品和實驗儀器,然後整體發射上去,航天員則乘坐載人飛船上去訪問;後來由於技術的改進,採用模組式建造,即先發射一個核心艙,然後將不同用途的艙室一個接一個發射上去,在軌道上組裝起來,形成一個整體,如前蘇聯的和平號空間站和現在的國際空間站。

  3、迄今為止在太空一共發射或建造過多少空間站?

  到目前為止美國和蘇聯/俄羅斯一共發射或建造過4種類型的空間站,共10艘,其中包括前蘇聯在1971-1986年間發射的7艘禮炮號空間站,它們是禮炮1號至7號,不過禮炮1號對接失敗,禮炮2號發射失敗,禮炮3號對接失敗,除了禮炮4號,其餘的禮炮5、6、7號都曾發生過一次對接失敗。此外美國於1973 – 1974年間發射的“天空實驗室”;前蘇聯和俄羅斯於1986 – 1999年間建造的和平號空間站,以及至今還在軌道上執行的國際空間站。

  4、誰最早提出建造空間站的設想?

  有關空間站的設想最早是由俄國的康斯坦²齊奧爾科夫斯基和德國的赫爾曼²奧伯特分別提出來的。1895年,齊奧爾科夫斯基在一本科幻小說中首次提出建造空間站的設想,1903年他提出在空間站上要安裝人工重力裝置,並提出建造太空溫室,以便人類能長期在空間站上生活和工作。1923年奧伯特首次使用“空間站”這個詞,並認為這是人類飛往月球和火星的起始站。1929年渃爾丹在一本名為《太空旅行問題》的書中提出建造大車輪形空間站的設想,這種空間站直徑為30米,在地球同步軌道上執行。1950年,馮²布勞恩進一步發展了車輪形空間站的設想,車輪的直接擴大到76米,由可重複使用並帶有機翼的航天器為其運輸人員和物資。這種空間站可作為地球觀察站、太空科學實驗室和飛往月球和火星的“跳板”。1959年,美國宇航局計劃在月球旅行前建造一個空間站,同年美國眾議院太空委員會決定在水星計劃完成後即開始建造第一個空間站。1969年阿波羅11號的兩名航天員成功登月,宇航局立即決定要在1975年建造一個能承載100人的大型永久性空間站。不過宇航局的這些空間站計劃都是紙上談兵,而前蘇聯在與美國的登月競賽中失敗後,專心致志發展空間站,在上世紀70年代先後發射了7個禮炮號空間站,80年代又建造了大型空間站 – “和平”號。直到1997年國際空間站開始在太空組裝,美國發展空間站的夢想才變成現實。

  5、一個大型空間站由哪些系統組成?

  一個大型空間站至少由十大系統組成:***1***結構系統;***2***電力系統;***3***熱控系統;***4***姿態測定與控制系統;***5***軌道導航和推進系統;***6***自動化和機器人系統;***7***計算與通訊系統;***8***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9***航天員居住系統;***10***人員和物資運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