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寫作優秀範文

  申論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科目之一,作為一種新興的寫作考試形式,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寫作技巧。多學習範文的寫作技巧,是提升申論寫作能力的最好方法。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閱讀學習。

  :支援農民工返鄉

  一段時間以來,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成為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一些地方還藉機舉辦企業用工現場招聘會,出臺了不少優惠政策,吸引在外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

  辯證看待農民工返鄉就業創業問題,由於城鄉之間存在客觀差距,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離開鄉土,進城務工就業,在改變農村落後面貌、加快工業化程序的同時,也對城市環境、資源的承載力提出更高要求,帶來了許多經濟、社會問題。同時,勞動力資源長期由農村向城市的單向轉移,導致農村勞動力短缺,農業和農村生產力要素水平下降,不利於城鄉之間統籌協調發展,影響了城鄉一體化的實現。

  不可否認的是,鼓勵有條件的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也有著積極意義。不僅可以幫助大城市緩解流動人口大量聚集帶來的“城市病”,有效帶動農村剩餘勞動力就近就業,加速城鎮化程序;而且有利於穩定和增加就業,讓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創業創新之中,有利於催生新供給、釋放新需求,激發勞動力輸出地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

  然而,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進城務工農民工返鄉創業,這既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成就,也是挑戰。經過幾年城市的打拼,農民工增長了見識,積累了經驗和資本,點燃了創業的夢想。但創業成功還離不開良好的創業環境,以及與之相匹配的資源、市場和商機。在一些欠發達的農村地區,道路、用水、用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欠缺,造成農民產品銷售渠道限制、交易週期拉長等問題,使得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投資成本上升,影響了他們創業的成功率。因此,如何給予有效的政策支援,他們創造更加有利的創業環境,盤活農民工創業這一活水源泉,尤為重要。

  當下,要讓農民工創成業、不失業,需要政府和部門真正為返鄉創業農民提供多種周到、便捷的服務,從各方面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做好與相關職能部門的銜接協調,為創業者打通綠色通道。從近期看,要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農村網路通訊、道路交通設施,改善農村的村容、村貌等基礎設施條件。從長遠看,更要做好公共服務,為創業農民工提供財政補貼政策、稅收優惠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創業用地政策等創業政策支援,並加強對農民工創業的技能培訓,多措並舉降低他們創業的風險和成本。

  農民工群體,某種程度上是創業大軍中的一個孩童,也許跌跌撞撞,但有無限潛力。澆水施肥,給予扶持,定會茁壯成長。尤其是,當前語境下的農民工,早已不再是隻懂苦力的舊群體,他們的知識結構、組成部分正在發生質的飛越,我們相信,政策到位的時刻,返鄉創業的農民工一定會培育出別樣的夢想之花。

  公務員申論寫作優秀範文:以人民為中心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 從“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將“人民”作為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核心價值。在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中,贏得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援,匯聚了推動事業前進的磅礴力量。

  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要通過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但時下,在一些工作中,有的幹部把為民服務停留在口頭上,服務群眾的口號喊得震天響,但真正面對群眾時卻是“話難聽,臉難看,門難進”;還有的做工作只是為了求形象、出政績,為了一己私利;甚至不顧實際大幹快上,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激起群眾不滿情緒,結果不但好事沒辦好,也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

  失去了人民的擁護和支援,黨的事業和工作就無從談起。只有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真正創造者,才是真正的英雄。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要繼續經受住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就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指引、評價、檢驗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

  著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為中心”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要切實在工作中堅持群眾觀點。焦裕祿同志深受人民群眾愛戴,根本原因就在於他視人民群眾為衣食父母、誠心誠意當人民公僕。他常說,“共產黨員應該在群眾最困難的時候,出現在群眾的面前;在群眾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去關心群眾、幫助群眾”。焦裕祿同志這些錚錚話語時刻提醒我們:群眾觀點強,才會有為民務實清廉的自覺,才會有好的精神狀態,也才會在關鍵時刻把個人的利害得失置之度外。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這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尤其要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作為一切發展的依歸,緊緊依靠人民,萬眾一心,紮實奮進,才能共同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