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伴我同行黑板報

  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他一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那麼關於閱讀黑板報怎麼做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閱讀黑板報的文字資料和圖片,希望對你有用,歡迎閱讀!

  閱讀黑板報圖片:

>

  閱讀黑板報圖片1

  閱讀黑板報圖片2

  閱讀黑板報圖片3

  閱讀黑板報內容1:

  我的讀書故事

  “餘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這是明代大儒宋濂寫的小時候讀書的情況。

  和宋濂相比,我不能算是“嗜學”,只能算是“愛學”。和宋濂同樣的是,我也“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和宋濂不一樣的,他可以“假借於藏書之家”,而我則不能。因為在小時候,我們村子裡似乎沒有這樣的藏書之家,所見之書,惟有那幾本可憐的教科書而已。即使是能借到書,也是些連環畫書或故事書。而就是這樣的一些書,也往往成為我夢寐以求的精神食糧,只要是小夥伴手頭上有的,我就想方設法借來,或在昏暗的煤油燈下,或在夕陽西下的院子裡,津津有味地看,心情隨著故事情節的起伏而起伏,靈魂被書中的那些故事所浸潤。讀書之樂,只有讀書的人才能體會到,只有沉浸在書中的人,才能想象出。每每讀完書後,就戀戀不捨地趕緊把書還給人家,因為在當時,書是極其珍貴的。“好借好還,再借不難。”我是嚴格遵守這樣的規則,因而很多人都願意把書借給我。這樣,雖然家中貧窮,村裡無藏書之家,我小時候讀的書卻不少,我從書中獲得的樂趣卻不少,我的童年雖然苦澀卻很幸福。

  唸到小學四年級,我想買一本《現代漢語字典》。那時,家中收入的重要來源是母親和姐姐編片兒,即用玉米皮兒或茅草編成一定形狀的手工製品。一個片兒賣七毛錢,農村是每五天趕一回集,每集能編八九十個。編這樣的東西,手被磨破是經常的事,有時手指磨出了血,包上膠布繼續編。靈巧的手指編得僵硬了,纖細的手指編得粗糙了。賺錢如此艱難,花錢自然不會很輕鬆。當我跑到村東南的地裡,向正在種地瓜的母親提出買字典時,母親二話沒說就斷然拒絕了。我不死心,就死纏硬磨,拽著母親的衣襟不鬆手,最後乾脆就跪在母親面前,並口口聲聲地發誓:“你給我買了字典,我一定好好學習。”姐姐看不下去了,也幫助我求情說:“娘啊,他願意買,就給他買吧。”母親即疼愛又無奈,最後終於答應了。旁邊地裡的一個大叔說:“這孩子這麼愛讀書,將來一定有出息。”聽到誇獎,我心裡美滋滋地脫口而出:“將來我一定要考上大學。”大叔讚歎說:“好,好一個大學生。”從那以後,他見面就叫我“大學生”,我是村裡唯一享受這樣美譽的孩子,也是我們那一屆學生中唯一最後考上大學的人。

  每每想到這些,我心中總有許多苦澀的感慨和幸福的回憶。今天,把這些事情寫出來,主要是想告訴那些正在讀書的孩子們,讀書有樂趣,要珍惜現在讀書的好機會,好好讀書!

  閱讀黑板報內容2:

  1、誰都不會死讀一本書。每個人都從書中研究自已,要不是發現自己就是控制自己。

  2、看書不能信仰而無思考,要大膽地提出問題,勤於摘錄資料,分析資料,找出其中的相互關係,是做學問的一種方法。

  3、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

  4、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

  5、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

  6、讀書而不能運用,則所讀書等於廢紙。

  7、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

  8、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覆詳玩,為有功耳。

  9、讀書務在循序漸進;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勿得鹵莽躐等,雖多無益。

  10、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

  11、讀書對於智慧,也象體操對於身體一樣。

  12、良書即益友,今明永如斯。

  13、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結。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14、讀書而不思考,等於吃飯而不消化。

  15、生活在我們這個世界裡,不讀書就完全不可能瞭解人。

  16、書讀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會覺得你知道得很多;但當你讀書而思考越多的時候,你就會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17、要學會讀書,必須首先讀的非常慢,直到最後值得你精讀的一本書,還是應該很慢地讀。

  18、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彷彿又和老朋友重逢。

  19、讀書有三種方法:一種是讀而不懂,另一種是既讀也懂,還有一種是讀而懂得書上所沒有的東西。

  20、讀書而不回想,猶如食物而不消化。

看過此黑板報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