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九年級物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教案設計

  教師們在自己的課堂裡應該在混唄怎麼樣的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的教案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通過實驗探究,初步瞭解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課程理念的滲透和學生個性的培養:

  通過參與從生活走向物理科學探究活動,學習制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觀察物理現象,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徵,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科學的真實性,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樂於參與觀察、實驗等科學實踐活動,初步體驗探索問題時的喜悅,領略它的美妙與和諧。

  【教學方式】

  小組合作實驗探究、班級師生交流。

  【教學用具】

  1. 教師用具

  教師自制的如圖***1***所示的演示器、漏斗、乒乓球、自制的CAI課件

  2. 學生用具

  乒乓球兩個、小木條兩根、飲料吸管一支、大號注射器一支、水槽一個、兩隻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間切開***未斷***折成直角的飲料吸管、兩張紙。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科學探究要素:提出問題並對問題的成因提出猜想

  學習方法:從實驗觀察中發現與物理學有關的問題,嘗試根據經驗對問題的成因提出猜想。

  師:同學們,請先看一個實驗,如圖1所示,我開啟閥門A,關閉閥門B,讓紅色的水流入管徑粗細不同的透明塑料管,請注意觀察三支小豎管中水柱的高度。你觀察到什麼?

  學生回答。

  師:請看如果我開啟閥門B,可以看到什麼現象?

  學生回答。

  師:這時請看三支小豎管中水柱的高度是否相同?

  學生回答。

  師:你看高度發現什麼特點呢?

  學生回答。

  師:根據學過的連通器原理,當水不流動時,各容器的液麵總保持相平。如今當水流動時,小管中水柱的高度卻不相同,說明水平管中的深度也就不相同。根據液體的壓強公式p=ρgh ,也就是說各個粗細管中水的壓強就不相同。同學們猜一猜,想一想,這個不相同可能會跟什麼有關係呢?

  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請繼續看另一個實驗,如圖2所示,我把乒乓球放在伸平的手掌上,並把乒乓球放在翻轉的漏斗中,請看***說完,鬆開手掌***,看到了什麼現象?

  學生回答。

  師:我用嘴通過漏斗向下吹氣,同時放開手。又看到了什麼現象?

  學生回答。

  師:乒乓球為什麼在漏斗下方不會掉下來,我們分析看看,乒乓球能在漏斗下方不會掉下來,由物體的平衡條件可知,豎直方向除了受到重力以外,一定還受到一個向上的壓力。未吹氣時沒有這個現象,當吹氣之後才產生這種現象,同學們再猜一猜,想一想,這個壓力可能會跟什麼有關係呢?

  學生回答。

  師:吹氣就是氣體在流動,那麼你們認為與氣體的流動有關,是吧?

  學生回答。

  師:液體和氣體,它們一個共同的特點是:都具有流動性,統稱為流體。兩個實驗的共同之處是,流體在運動時才導致現象的產生。且我們已猜測流體流動可能與流體的壓強存在有某種關係。那麼,這可能是什麼關係呢?

  學生回答。

  師:我們猜想這種關係無非存在兩種情況:

  一種是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小;另一種是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反而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反而大。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下面我們將通過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

  二、新課教學

  科學探究要素: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

  學習方法:明確探究目的,給定一些器材,由學生選擇並設計實驗方案,經歷實驗的過程,來探究流體的流速與壓強的關係。

  師:好,我們今天就來研究流體的流動速度與壓強的關係。同學們的桌子上有乒乓球兩個,小木條兩根,飲料吸管一支,大號注射器一支,裝滿水的水槽一個,兩隻塑料小船,一杯水,一根中間切開***未斷***折成直角的飲料吸管,兩張紙等器材。自由選擇器材,做一到二組實驗。

  這裡提示你們,我們可以用嘴吹氣產生氣流,用注射器噴射水產生水流,通過一些物體的運動狀況來分析判斷壓強大小的變化。

  這裡提供幾個參考實驗裝置,請看大螢幕,如圖3所示。同學也可以自己設計別的實驗方案。

  科學探究要素: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學習方法:通過觀察和實驗,記錄有關實驗現象。

  師:現在我們的研究活動以小組進行,請大家在小組內積極地討論、研究方案,積極地用眼睛去觀察、用大腦去思考,並把你們發現的問題記錄下來,然後全班交流。看看在實驗中能發現些什麼?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看看哪一小組做得最好?

  ***學生開始實驗、探究、討論,教師巡視各組的實驗情況***

  科學探究要素:分析與論證

  學習方法:分析物理現象,進行簡單的推斷,歸納出科學的規律。

  師:你們的實驗完成了嗎?

  學生回答。

  師:下面我們進行全班交流,把你所看到的,所想的說出來與大家交流,就按順序來進行,好不好?聲音要大些,那麼,第一組開始吧。

  估計學生會回答到的幾個情況:

  ***1***我們這一小組選擇老師提供的實驗裝置第三個圖,選擇用大號注射器一支,裝滿水的水槽一個,兩隻塑料小船,作為實驗器材,用注射器向漂浮在水面上的兩隻小船間噴射水流,可觀察到兩隻船向中間靠近。

  ***2***我們這一小組選擇老師提供的實驗裝置第一個圖,把兩個乒乓球放在兩根小木條上,相對靠近一些,用一支飲料吸管向它們中間吹氣,兩個乒乓球互相靠近。

  ***3***我們這一小組選擇老師提供的實驗裝置第二個圖,我們選擇在兩張紙中間吹氣,結果看到兩張紙不但沒有被吹開反而互向中間靠近。

  ***4***我們這一小組選擇老師提供的實驗裝置第四個圖,我們把一根中間切開***未斷***折成直角的飲料吸管,一端插入水中,向管中間吹氣,我們可看到水霧從切口處噴出。我們認為管中間被我們吹氣,因此切口處壓力變小,底下的大氣壓就會產生一個力把水往中間壓。因此,我們也認為: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反而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反而大。

  ……

  師:好,非常好!還有沒有不按照大螢幕上的實驗方案,而設計其他實驗方案呢?

  師:好,因氣流具有不可見性,並且流體不容易任意控制,我們結合同學分析的現象,採用CAI課件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

  2016九年級物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教學反思

  教學設想:《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一節,知識點較少,正好利用此機會引導學生自己探究,並通過制機翼模型鍛鍊學生動手能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並進行安全教育

  課前讓學生準備好1角的硬幣、紙片、細線等實驗器材。

  教學中,先複習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知識,告訴學生液體和氣體能流動,統稱為流體,並提出問題:流體流動時壓強是否會發生變化呢?

  然後讓學生進行想想做做1“硬幣跳高”的實驗,先教師演示,再學生探究,並讓自認為吹得高的學生做給大家看,啟發學生猜想:可能是硬幣上方空氣流動時壓強變小了。佈置課後實驗:怎樣能把硬幣吹得更高、1元的硬幣能否也吹過鉛筆等。

  為了驗證猜想是否正確,再進行“吹紙片”的實驗,先猜測紙片會怎樣?然後進行實驗,發現紙片向中間靠攏,於是得出:流體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讓學生課後探究:吹的快慢不同時紙片靠攏的區別,紙張大小不同時的區別等。

  然後引導學生思考:直升飛機靠頂部的螺旋槳升空,固定翼的飛機頂部沒有螺旋槳,它又是怎樣升空的呢?祕密在機翼上。指導學生製作機翼模型並比賽誰做的精美、誰能演示讓機翼尾部升起來,最後講解***或用課件***介紹機翼升力的道理:空氣對機翼向上和向下的壓強差。

  最後通過動手動腦學物理題1進行安全教育,題2進行物理知識應用於生活的教育,指導學生平時注意觀察、甚至可以用學過的知識進行小製作。

  40分鐘很快過去了。課後,參與聽課的老師都認為課堂氣氛熱烈、教師語言幽默風趣詼諧機智、駕馭課堂能力強,師生互動好,基礎差的同學思考、實驗也非常積極,“讓外行學懂了物理原理”。教學效果好。

  反思本節教學,也還有許多可以改進之處。在教授主要內容後,還可以再補充一些相關實驗,如:用漏斗吹乒乓球的實驗,用水管的水衝乒乓球的實驗等,可更進一步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動手探究的慾望。

  在教學活動中,還應進一步放開讓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總結,真正把學生的課堂還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