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試題模擬檢測題附答案

  中考物理的備考,離不開做試題,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

  中考物理試題模擬檢測題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1.小號是樂隊演奏國歌時不可或缺的樂器,其聲音嘹亮、清脆、高亢,它具有獨特的

  A.音色 B.響度 C.聲速 D.音調

  【分析】

  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是指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大小或強弱,音色是指聲音的品質和特色。

  掌握聲音的三個特性及它們的影響因素:

  音調指聲音的高低,由頻率決定;響度指聲音的大小,由振幅、人耳與聲源的距離決定;音色指聲音的品質和特色,由發聲體本身材料結構決定。

  本題考查聲音的三大特徵及聲速的知識,關鍵要知道響度、音調和音色有什麼決定的這個條件。

  【解答】

  不同的樂器即使演奏同一首歌,音調和響度相同,也能區分出是什麼樂器,是發聲體本身材料和結構的原因,即音色不同。

  故選A。

  2.如圖所示的措施中,為了減小壓強的是

  A.注射器針頭很尖B.菜刀刀刃磨得很鋒C.月球車上裝有多個輪子D.安全錘頭呈尖圓錐形

  【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壓強大小的影響因素,會利用控制變數法解釋生活中有關增大和減小壓強的問題。

  壓強大小跟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

  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

  減小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來減小壓強。

  【解答】

  A.注射針頭很尖,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不符合題意;

  B.菜刀刀刃磨得很薄,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不符合題意;

  C.月球車上裝有多個輪,是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壓強,符合題意;

  D.安全錘錘頭呈尖圓錐形,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不符合題意。

  故選C。

  3.下列能源中,其特性可以用如圖陰影部分表示的是

  A.石油 B.核能 C.太陽能 D.天然氣

  【分析】

  根據圖示可知,陰影部分表示無汙染、可再生的新能源。

  本題考查能源的分類和能源的特點,屬於基礎題。

  【解答】

  石油、天然氣和核能都屬於不可以再生能源,而太陽能具有無汙染、可再生的新能源,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4.在海上想要獲得淡水,可採用如圖所示的“充氣式太陽能蒸餾器”。它是通過太陽照射充氣物內的海水,產生大量水蒸氣,水蒸氣在透明罩內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A. 先汽化  後液化 B. 先沸騰  後凝固 C. 先液化  後汽化 D. 先蒸發  後沸騰

  【答案】A

  【分析】

  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

  本題考查到的是物態變化,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於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後,物質各處於什麼狀態。

  【解答】

  海水是液態的,水蒸氣是氣態的,液態變為氣態的現象叫汽化;水蒸氣在透明罩內壁形成水珠,氣態又變為了液態的現象叫液化;

  則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5.石墨烯又稱單層墨,它僅由一層碳原子組成,具有許多奇特的屬性,包括極強的拉力,優良的導電性和導熱性,硬度最大,熔點超過3000℃等,這種高新材料有可能代替矽成為新的半導體材料.發現石墨烯的兩位俄裔科學家,因此獲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根據石墨烯的特性,你認為石墨烯不能用來製成

  A. 高壓輸電線 B. 保溫隔熱材料 C. 發光二極體 D. 堅韌的防彈衣

  【答案】B

  【分析】

  本題的石墨烯是一種新發現的材料,它的物理性質是拉力好、導電性和導熱性好、硬度大、熔點高等,根據它的這些特性我們就能知道它的用途。

  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新材料及應用。

  【解答】

  A.高壓輸電線,利用了它的導電性好的特點,故A不符合題意;

  B.保溫隔熱材料,要求導熱效能差,而石墨烯具有優良的導電性和導熱性,故不適合做保溫隔熱材料,B符合題意;

  C.發光二極體,利用了它的半導體特性,故C不符合題意;

  D.堅韌的防彈衣,利用了它的拉力好的特點,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6.如圖所示的四幅實驗裝置圖中,能反映電動機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答案】D

  【分析】

  要解答本題需掌握:電動機的原理是利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的原理製成的。

  本題考查的是電動機原理,電動機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械,明確其基本原理,便可順利解答。

  【解答】

  A.圖中線圈通電後吸引大頭針,是電磁鐵的原理,不合題意;

  B.當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檢流計的指標會發生偏轉,說明會產生感應電流,這是電磁感應現象,是發電機的原理,不合題意;

  C.圖中閉合開關後小磁針偏轉,這是奧斯特實驗,說明了通電導體周圍存在磁場,不合題意;

  D.當閉合開關後,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運動,是電動機的原理,符合題意。

  故選D。

  7.對原子結構的探究最早是從靜電現象開始的。對靜電現象的認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摩擦起電創造了電荷 B. 同種電荷相互吸引,異種電荷相互排斥

  C. 自然界只存在正、負兩種電荷 D. 從靜電現象認識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答案】C

  【分析】

  ***1***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電荷的多少沒有變化;

  ***2***電荷間的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排斥,異種電荷相吸引;

  ***3***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負電,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即正電荷和負電荷;

  ***4***原子由原子核和電子組成,靜電現象是電子的轉移,沒有涉及到原子核內部情況。

  本題是基礎題,要求知道摩擦起電的實質,自然界中只有哪兩種電荷,以及它們之間的作用規律,屬於基本內容,比較簡單。

  【解答】

  A.摩擦起電的實質是電子的轉移,電荷的多少沒有變化,所以摩擦起電並沒有創造電荷,故A錯誤;

  B.電荷間的作用規律:同種電荷相排斥,異種電荷相吸引,故B錯誤;

  C.自然界中只有兩種電荷,即正電荷和負電荷,故C正確;

  D.靜電現象是電子的轉移,沒有涉及到原子核內部情況,所以從靜電現象不可能認識到原子核是可分的,故D錯誤。

  故選C。

  8.“雞蛋撞地球”的實驗中,實驗者把裝有雞蛋的裝置掛在3個氣球下面,使其從三樓落下,結果雞蛋落地時完好無損,其主要原因是減少了雞蛋的

  A. 重力 B. 浮力 C. 下落時間 D. 著地速度

  【答案】D

  【分析】

  雞蛋完全無損說明力的作用效果不明顯,也表明做功很少,進一步表明雞蛋的動能很少,深入思考,從現象入手,找出其中最關鍵的影響因素來進行分析。

  本題的立意比較新穎,考查的知識點也有一定的迷惑性,這要求我們從問題的本質入手,尋找關鍵的因素,是一道好題,值得關注。

  【解答】

  雞蛋之所以沒有損壞,很明顯是3個氣球的原因,氣球就像“降落傘”一樣,使雞蛋下落的速度大大降低,從而使雞蛋的動能大大減小,這才是雞蛋不壞的最關鍵原因,而在實驗過程中,雞蛋的重力、浮力是沒有改變的,而下落時間也是延長而不是減少的,故只有D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9.小明家新購住房剛裝修完畢,家中部分照明電路如圖所示。驗收工程時,小明閉合了開關S***家中其他用電器均處於斷開狀態***,白熾燈L亮了一段時間後熄滅了,他用測電筆分別測試了圖中插座的兩個孔,發現測電筆都發光。他斷開開關S,再次用測電筆測試插座的兩個孔,他將觀察到***假設故障只有一處***

  A. 測試兩孔時測電筆都發光 B. 測試兩孔時測電筆都不發光

  C. 只有測試左面的孔時測電筆才發光 D. 只有測試右面的孔時測電筆才發光

  【答案】D

  【分析】

  當開關閉合時,用測電筆分別測試了圖中插座的兩個孔,發現測電筆都發光,說明左孔和右孔都和火線相連.當開關斷開時,左孔切斷了火線,再接觸左孔,氖管不發光;

  人接觸零線不會出現觸電事故,由於電路的變化,導致零線也會發生觸電,所以不要認為接觸零線一定不觸電。

  本題考查電路故障的判斷和測電筆的使用。

  【解答】

  當開關閉合時,用測電筆分別測試了圖中插座的兩個孔,發現測電筆都發光,說明左孔和右孔都和火線相連。當開關斷開時,左孔切斷了火線,再接觸左孔,氖管不發光。

  ***1***閉合了開關S***家中其他用電器均處於斷開狀態***,白熾燈L亮了一段時間後熄滅了,說明燈泡和火線和零線不能構成通路。可能是火線斷路,可能是零線斷路。

  ***2***燈泡熄滅後,用測電筆分別測試了圖中插座的兩個孔,發現測電筆都發光。說明左孔和右孔都和火線相連。如圖,右孔和火線相連***如圖中綠色的劃線***,測電筆的氖管發光。如圖,左孔和火線相連***如圖中紅色劃線***,測電筆的氖管發光。

  ***3***經過***2***中的分析可知,燈泡亮了一段時間後熄滅,是因為圖中的零線斷路***如圖中藍色劃線***。

  ***4***當斷開開關時,切斷了左孔和火線的連線,所以測電筆接觸左孔時,氖管不會再發光。測電筆接觸右孔時,氖管照常發光。

  故選D。

  10.小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根據測得的資料得到了物距u跟像距v之間關係的影象,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該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

  B. 當u=15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縮小的像

  C. 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5cm處移動到30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

  D. 當u=25cm時成放大的像,投影儀就是根據這一原理製成的

  【答案】C

  【分析】

  u>2f時成倒立、縮小、實像,2f>v>f,應用:照相機;

  u=2f時成倒立、等大、實像, v=2f,應用:測量凸透鏡焦距;

  2f>u>f時成倒立、放大、實像,v>2f,應用:放映機,幻燈機,投影機;

  u=f時不成像,應用:平行光源;

  u

  本題主要考查了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應用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熟悉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同時要求能從影象中找出一些特殊的點,如一倍焦距點、二倍焦距點。

  【解答】

  A.根據影象當u=20cm時v=20cm,可知f=10cm,A錯誤;

  B.當u=15cm時,在光屏上能得到一個放大的像,B錯誤;

  C.把物體從距凸透鏡15cm處移到30cm處的過程中,像逐漸變小,C正確;

  D.當u=25cm時成縮小的像,照相機就是根據這一原理製成的但不是投影儀,D錯誤。

  故選C。

  中考物理試題模擬檢測題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1.如圖是一款具有攝像、藍芽功能的手機,可通過攝像頭拍照片或通過藍芽近距離傳輸和接收圖片、音樂、視訊等資訊.攝像頭的鏡頭相當於一個________鏡,圖中甲、乙是用這款手機先後拍下同一小車的兩張照片***設攝像頭焦距不變***,拍攝乙照片比拍攝甲照片攝像頭離小車________***遠/近***些.手機藍芽利用________來傳遞資訊.

  【答案】凸透近電磁波

  【分析】

  ***1***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

  ①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2f>v>f,應用於照相機和攝像頭;

  ②2f>u>f時,凸透鏡成倒立放大的實像,v>2f,應用於投影儀和幻燈機;

  ③u

  ***2***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3***“藍芽”是一種短距離的無線通訊技術,故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資訊的。

  本題考查凸透鏡成像的三種情況和應用,以及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是凸透鏡成像習題中常用的兩個知識點以及電磁波的應用。

  【解答】

  攝像頭的鏡頭相當於凸透鏡,u>2f時,凸透鏡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分析圖甲和乙,汽車的像越來越大,即物距越來越小,所以汽車靠近攝像頭;

  “藍芽”是一種短距離的無線通訊技術,故是利用電磁波來傳遞資訊的。

  故答案為:凸透近電磁波

  12.飛機實施人工降雨時,在雲層中播撒乾冰,乾冰昇華________熱,使雲中的冰晶增多增大,冰晶下落時遇到暖氣流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形成雨滴,下落的雨滴相對地面是________***運動/靜止***的.

  【答案】

  吸熔化運動

  【分析】

  ***1***物質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昇華,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

  ***2***同一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與人的主觀感覺無關,選擇的參照物不同,描述運動的結果可能不同。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人工降雨的瞭解和運動狀態的判斷,比較簡單,屬於基礎知識的考查。

  【解答】

  人工降雨的原理:乾冰昇華吸熱,雲層中冰晶增多增大,冰晶下落時遇到暖氣流熔化成雨滴;雨滴下落過程中,相對與地面位置不斷髮生變化,因此是運動的。

  故答案為:吸熔化運動。

  13.小明家附近廣場音樂聲過大影響居民生活,這裡的聲音是由音箱中紙盆的________產生的,經過居委會的協調該音樂的播放者將音量調小了些,這是在________減弱噪聲.

  【答案】

  振動聲源處

  【分析】

  ***1***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

  ***2***防治噪聲的途徑,從三方面考慮:①在聲源處;②在傳播過程中;③在人耳處。

  本題考查聲音產生的原因及控制噪聲的方法。

  【解答】

  ***1***音樂聲是由音箱中紙盆的振動產生的;

  ***2***把音量調小可以在聲源處減弱噪聲,防止影響人們正常生活。

  故答案為:振動聲源處

  14.電動自行車作為一種即便捷又環保的交通工具,受到了徐州廣大市民的青睞.現有某電動車,小明開著它以18km/h的正常速度勻速行駛在平直的道路上,則6min通過的路程為________m;若此時電瓶工作產生的牽引力為24N,則電動自行車受到的阻力為________N;電動車工作一段時間,電機會發熱,這是通過________的方式增加內能的.

  【答案】

  1800 24 做功

  【分析】

  ***1***已知電動車的速度和通過的時間,根據速度的變形公式即可求出通過的路程;

  ***2***電動自行車勻速行駛時,受平衡力作用;

  ***3***電流做功的實質是將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

  本題考查了速度公式變形公式的應用、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以及電流做功的實質,涉及的知識點多,但都屬於基礎知識。

  【解答】

  ***1***,6min通過的路程: ;

  ***2***因為電動自行車勻速行駛,所以電動車受到的阻力和牽引力是一對平衡力,即f=F=24N;

  ***3***電動車工作一段時間,由於電機存在電阻,因此電流通過電阻做功,將電能轉化為了內能,因此該過程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加內能的。

  故答案為:1800 24 做功。

  15.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實驗中,物體重為6N.若物體上升高度為10cm,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則拉力做的有用功是________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_%.若僅增加物體的重量,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不計繩重及摩擦***

  【答案】

  0.6 83.3 增大

  【分析】

  ***1***根據公式 W 有用=Gh計算出有用功;

  ***2***讀出測力計的示數,在讀數時注意測力計的分度值,根據 W總=Fs計算出總功,其中s=nh,從而根據公式

  ***3***若其它因素不變,只增加物體的重力,則有用功增大,在額外功不變的情況下,機械效率增大。

  本題主要本題考查彈簧測力計的讀數,能夠利用公式 。

  【解答】

  W有用=Gh=6N×0.1m=0.6J,由圖知,測力計的示數為2.4N, h=10cm=0.1m,此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所以s=3h=3×10cm=30cm=0.3m,W總=Fs=2.4N×0.3m=0.72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

  若增加物體的重,則所做的有用功增大,而額外功不變,所以有用功在總功所佔的比例增大,所以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增高。

  故答案為: 0.6 83.3%增大。

  16.如圖是一種神奇的“魔罐”,其製作方法是:橡皮筋兩頭分別固定在罐子的頂部和底部,在橡皮筋的中間系一個鉤碼.當你將“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滾出後,它能自動滾回來的原因是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能,“魔罐”滾回來後不能回到原丟擲點的位置,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彈性勢動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減小

  【分析】

  ***1***動能的影響因素:質量和速度;彈性勢能的影響因素:物體的形變程度;

  ***2***此題中,由於罐與地面之間存在著摩擦力,所以罐的機械能會減小,魔罐滾回來後不能回到原丟擲點的位置。

  本題考查動能和彈性勢能的影響因素及機械能與內能的轉化關係,相對比較簡單,屬於基礎題。

  【解答】

  魔罐在開始滾動的時候,具有動能,滾動的過程中,罐子動能轉化為橡皮筋的彈性勢能,當動能為0時,彈性勢能最大,魔罐開始向回滾動,在魔罐滾回來的過程中橡皮筋彈性勢能減小,罐子動能增大,彈性勢能轉化為動能;由於罐與地面之間存在著摩擦力,所以罐的機械能會減小,即一部分機械能會轉化為內能,故魔罐滾回來後不能回到原丟擲點的位置。

  故答案為:彈性勢動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減小。

  17.將質量為200g、底面積為4×10-2m 2的物理書平放在水平課桌中央,課桌面積為0.2m2,則書對課桌的壓強為________Pa;對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書來說,此時物理書________***填“有”或“沒有”***慣性,若物理書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它將________。

  【答案】

  50 有靜止保持狀態

  【分析】

  ***1***物理書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據G=mg求出其大小,再根據壓強公式求出書對課桌的壓強。

  ***2***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跟物體是靜止還是運動,受力還是不受力,是否受平衡力都沒有關係;

  ***3***牛頓第一定律的內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本題考查了壓力和壓強的計算及慣性、牛頓第一定律,是一道較為簡單的計算題。

  【解答】

  ***1***200g=0.2kg

  書對課桌的壓力:F=G=mg=0.2kg×10N/kg=2N,

  書對課桌的壓強: 。

  ***2***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因此對靜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理書來說,此時物理書有慣性。

  ***3***根據牛頓第一定律,物體將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

  故答案為: 50 有靜止保持狀態。

  中考物理試題模擬檢測題三、解答題***共40分***

  18.***4分***如圖所示,按照題目要求作圖

  ***1***如圖甲所示,物體靜止在斜面上,在圖中作出物體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2***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乙中畫出物體AB所成的像.

  【答案】

  【分析】

  ***1***在受力物體上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線上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線段的起點或終點表示力的作用點;知道力的大小就要標出來;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重心一般就畫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

  ***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左右互換,即像物關於平面鏡對稱,利用這一對稱性作出AB的像。

  ***1***考查的是重力的示意圖,是一道基礎題.需要注意的是重力是用G來表示的,而不是F,知道力的大小就要標出來;

  ***2***在平面鏡成像作圖中,若作出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據像與物關於平面鏡對稱,先作出端點和關鍵點的像點,再用虛線連線各點即為物體的像。

  【解答】

  ***1***畫重力的示意圖時,先找重心,重心就畫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從重心畫一豎直向下的線段,標上箭頭和字母G,如下圖所示;

  ***2***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於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線A'、B'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所示: 。

  19.我國自行研發的純電動中巴車的質量約為2000kg,靜止時輪胎與路面接觸的總面積約0.2m2,以30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勻速行駛時的輸出功率約72kW.***g=10N/kg***.求:

  ***1***中巴車所受的重力;

  ***2***靜止時中巴車對路面的壓強;

  ***3***中巴車以30m/s勻速行駛時的牽引力.

  解:***1***中巴車所受的重力:G=mg=2000kg×10N/kg=2×104N;

  ***2***中巴車對路面的壓力:F=G=2×104N;

  中巴車對路面的壓強: ;

  ***3***P=72kW=72000W,

  由

  得: ;

  由中巴車勻速行駛可知,中巴車受到的阻力等於牽引力即f=F=2400N;

  答:***1***中巴車所受的重力是2×104N;

  ***2***靜止在平直路面時中巴車對路面的壓強是1×105Pa;

  ***3***中巴車以30m/s勻速行駛時,所受阻力是2400N。

  20.如圖是電吹風工作原理的電路圖***R為電熱絲,M為電動機***.下表是該電吹風的銘牌.求:

  ***1***該電風扇正常工作且吹熱風6min,消耗的電能為多少kW•h?

  ***2***電吹風正常工作且吹熱風時,流過電熱絲的電流有多大?

  ***3***電熱絲R的阻值有多大?***電熱絲阻值隨溫度變化不計***

  解:***1***由圖知,當S2閉合、S1斷開時,電動機工作,吹出的是冷風,

  吹冷風時功率P=100W,6min消耗的電能:

  W=Pt=100W×6×60s=3.6×104J;

  ***2***當S1、S2均閉合時,電動機和電熱絲R並聯,它們兩端的電壓相等,

  則電熱絲的功率等於吹熱風時的功率減去吹冷風時的功率,

  即PR=P-PM=980W-100W=880W,

  由P=UI可得,通過電阻R的電流:

  ***3***由 可得,電熱絲的電阻:

  。

  答:***1***當S2閉合、S1斷開時,電吹風工作6min所消耗的電能為3.6×104J;

  ***2***當S1、S2均閉合時,通過電阻R的電流為4A;

  ***3***電熱絲R的阻值為55Ω。

  21.如圖是八***下***教材中的一個浮力小實驗:

  ***1***在薄塑料袋中裝滿水並紮緊.用彈簧測力計將它提起後靜止.由圖可知水袋所受重力的大小N;將水袋慢慢浸入水的過程中***不碰容器壁***,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會漸漸變小,當水袋全部浸沒水中時***不碰容器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N,此時水袋所受浮力的大小為N.

  ***2***該實驗能不能全面說明阿基米德原理;這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