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之交典故

  忘年之交是指年輩不相當而結交為友。大家對忘年之交的典故的瞭解有多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後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南史·何遜傳》:“弱冠州舉秀才,南鄉範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孔融和禰衡出處《後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孔融字文舉,魯國人,孔子二十世孫。喜歡為學,博覽群書。建安年間,獻帝在許昌建都,累次遷升到“將作大匠”***官名,相當於大良造,到漢朝時已無實權***。見曹操野心越來越大,到了不能忍的地步,因此總是寫奏章諷刺他。曹操忌憚孔融的名聲,也不能拿他怎麼樣。山陽郡守郗慮,見風使舵,以一點小錯誤上奏請求免去孔融的官;曹操趁機羅織罪名,構陷孔融,說:孔融曾經與禰衡大放厥詞,互相吹捧,禰衡說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說禰衡是“顏回復生”。犯了大不敬之罪,於是竟然被害。

  孔融和廣陵陳琳孔璋、山陽王粲仲宣、北海徐幹偉長、陳留阮璃元瑜、汝南應瑒德璉、東平劉公幹,並稱建安七子。其餘六子皆與曹操兒子曹丕曹植很有交情,都被曹操闢為掾屬,只有孔融為漢盡命。平原禰衡,字正平,也很有文采,但不在七子之列。自以為有文才善言辯,桀驁不馴,喜歡諷刺時事,詆譭權貴,只和孔融惺惺相惜,孔融也很喜愛他的才華。禰衡剛剛二十歲,而孔融已經四十歲,於是結為好友。

  隨後孔融寫奏疏推薦禰衡,多次在曹操面前誇讚他。曹操想召見他,但他老是罵曹操。曹操懷恨在心。但禰衡的才華很出名,不想殺他,於是派人把他送給荊州劉表,他又侮慢劉表。劉表也不能容他,因為江夏太守黃祖性子急,把把他送給了他。最後被黃祖所害,死時候才二十六歲。

  忘年之交解析

  釋義 忘年之交 *** wàng nián zhī jiāo ***

  【解 釋】:忘年:指不拘年歲、輩分年齡不相當的人所結成的深厚友誼。

  【出 處】:《後漢書·禰衡傳》:“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與為交友。”《南史·何遜傳》:“弱冠州舉秀才,南鄉範雲見其對策,大相稱賞,因結忘年交。”

  【用 法】:偏正式;作賓語;含褒義

  【燈 謎】:不知今夕是除夕

  忘年之交接龍

  忘年之交 → 交頭接耳 → 耳鬢斯磨 → 磨磚成鏡 → 鏡花水月 → 月旦春秋 → 秋高氣爽 → 爽然若失 → 失驚打怪 → 怪誕不經 → 經久不息 → 息事寧人 → 人言嘖嘖 → 嘖有煩言 → 言必有中 → 中庸之道 → 道路以目 → 目瞪口呆 → 呆頭呆腦 → 腦滿腸肥 → 肥馬輕裘 → 裘弊金盡 → 盡力而為 → 為富不仁 → 仁至義盡 → 盡心竭力 → 力透紙背 → 背道而馳 → 馳名中外 → 外合裡差 → 差強人意 → 意在言外 → 外圓內方 → 方底圓蓋 → 蓋世無雙 → 雙管齊下 → 下車伊始 → 始終如一 → 一蹶不振 → 振臂一呼 → 呼風喚雨 → 雨沐風餐 → 餐風露宿 → 宿弊一清 → 清心寡慾 → 欲取姑予 → 予取予求 → 求神問卜 → 卜晝卜夜 → 夜不閉戶 → 戶樞不蠹 → 蠹眾木折 → 折槁振落 → 落落大方 → 方寸已亂 → 亂瓊碎玉 → 玉潔冰清 → 清風明月 → 月盈則食 → 食言而肥 → 肥遁鳴高 → 高朋滿座 → 座無虛席 → 席捲天下 → 下不為例 → 例直禁簡 → 簡明扼要 → 要價還價 → 價值連城 → 城狐社鼠 → 鼠腹雞腸 → 腸肥腦滿 → 滿腔熱枕 → 枕石漱流 → 流離轉徙 → 徙宅忘妻 → 妻兒老小 → 小本經營 → 營私舞弊 → 弊絕風清 → 清塵濁水 → 水磨工夫 → 夫唱婦隨 → 隨才器使 → 使貪使愚 → 愚昧無知 → 知書達禮 → 禮尚往來 → 來者不拒 → 拒諫飾非 → 非異人任 → 任人唯親 → 親密無間 → 間不容髮 → 髮指眥裂 → 裂土分茅 → 茅塞頓開 → 開路先鋒 → 鋒芒所向 → 向隅而泣 → 泣下如雨 → 雨絲風片 → 片言折獄 → 獄貨非寶 → 寶山空回 → 迴光返照 → 照本宣科 → 科班出身 → 身價百倍 → 倍日並行 → 行動坐臥 → 臥薪嚐膽 → 膽破心寒 → 寒木春華 → 華不再揚 → 揚長而去 → 去粗取精 → 精誠團結 → 結黨營私 → 私心雜念 → 念茲在茲 → 茲事體大 → 大勢所趨 → 趨炎附勢 → 勢不兩立 → 立此存照 → 照貓畫虎 → 虎背熊腰 → 腰纏萬貫 → 貫朽粟陳 → 陳詞濫調 → 調嘴學舌 → 舌劍脣槍 → 槍林彈雨 → 雨過天青 → 青出於藍 → 藍田生玉 → 玉卮無當 → 當場出彩 → 彩鳳隨鴉 → 鴉雀無聞 → 聞風而起 → 起死回生 → 生拉硬扯 → 扯篷拉縴 → 纖芥之疾 → 疾風迅雷 → 雷打不動 → 動輒得咎 → 咎由自取 → 取轄投井 → 井井有條 → 條三窩四 → 四衢八街 → 街頭巷尾 → 尾生之信 → 信口開河 → 河山帶礪 → 礪山帶河 → 河清難俟 → 俟河之清 → 清湯寡水 → 水滴石穿 → 穿雲裂石 → 石沉大海 → 海立雲垂 → 垂涎欲滴 → 滴水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