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需要哪些種植技術

  獼猴桃外表有一層毛,看起來硬硬的獼猴桃,吃起來卻特別香軟可口,酸甜適宜,而且獼猴桃營養價值非常高,俘獲了不少吃貨們的心。想知道果農是如何去種植獼猴桃的嗎?那就和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獼猴桃的種植技術

  1、施肥

  施肥獼猴桃的年需肥量為:早期以N.K兩種元素需要量大,最好在秋季採果之後作基肥形式施下,有肥5000kg/667平方米,243.混合施入過磷酸鈣80kg/667平方米。

  從萌芽到開花結果,適當追肥,以Ca、Mg、B、Fe、Mn等元素為主。此次追施佔全年的2/3。8月以速效P.K肥為主,施入量是N15~20kg//667平方米、P5~7kg/667平方米,K6~8kg/667平方米,此次追肥佔全年的1/3。

  2、澆水

  水分管理獼猴桃枝葉茂密,根系分佈淺,不抗旱也不抗澇,因此獼猴桃園內需要有灌水和排水裝置,如灌水溝、排水溝、滴灌、噴灌裝置等。經濟用水是滴灌,而且供水均勻;噴灌用水量大,但是作用也較大,夏季噴灌除了供給根系需要的水分之外,還有增加空氣溼度降低樹體溫度的作用,早春、秋冬之際噴灌有防凍的作用。

  對結果大樹,以用噴灌為宜。噴灌器之間的距離,以噴水能互相接觸為準,如法國為24×21m,三角形設定,每個噴灌器有4-6個大氣壓。

  開花時期需要稍乾燥的氣候條件,有利蜜蜂傳粉,因此花期為7-10天內不宜灌水,而在開花之前把水灌足,一般結合施肥進行。雨季應注意排水,雨季過後秋季控制灌水,以免影響果實及枝蔓成熟。深秋入冬之前需灌水1-2次。在東北,要灌封凍水。

  獼猴桃種植對環境的要求

  1、溫度:溫度是影響獼猴桃生長髮育的重要因子之一,在年平均溫度11℃以上地區可以正常生長。獼猴桃的萌芽對氣溫的要求非常敏感,其萌芽對氣溫要求的平均溫度是相對穩定,它的生物學凌度是8℃,如果日平均溫度高於8℃,它開始萌動生長,日平均氣溫低於8℃,它的生長就會受到影響。夏季的久晴高溫和乾旱的天氣,也會影給獼猴桃的生長髮育帶來影響,會出現落葉、落果或枯梢現象。

  2、水分:水分是獼猴桃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其各種生命活動都必須有水分的參入。水分不足或過多都會對獼猴桃的生長髮育產生影響。獼猴桃的根系淺,不耐旱,因此獼猴桃在生長季節,高溫,乾旱時要及時合理灌溉,補充足夠的水分,降低樹體的溫度。獼猴桃在降雨1000毫米左右,空氣相對溼度在70﹪-80﹪的環境下可生長髮育良好。

  3、土壤:土壤是獼猴桃生長髮育的基礎,它所需要的養分,水分主要取之於土壤。土壤的各種物理、化學效能直接影響它的生長髮育。獼猴桃喜歡土層深厚,肥沃疏鬆,保水排水良好,腐殖含量高的砂質土壤。因此在栽培時要注意對土壤進行選擇改良。獼猴桃對土壤的酸鹼度也有一定的要求,獼猴桃在土壤PH5.5-6.5範圍能生長正常。在PH7.5以上偏減性土壤就出現缺鐵黃化,那就要及時採取措施,改善獼猴桃所需要的條件,才能收到生長結果良好的結果。

  4、光照:獼猴桃對光照的要求隨年齡而不同,幼苗期喜歡陰涼,成年植株則喜光,在良好陽光條件下,樹勢健壯,開花結果。影響產量和品質獼猴桃在自然分佈區的日照時數多在300-2600小時之間,就一般滿足其生長髮育時對光照的要求。

  獼猴桃種植的園地建設

  獼猴桃是多年蔓生植物,其生長勢強,生長迅速,葉片大,雌雄異株,3年後進入結果期。具有喜光、喜潮溼、喜微酸性土壤、怕強光、怕澇、怕鹽鹼性土壤的特點。要選擇交通方便、土地肥沃、排灌方便的壤土或砂壤土,在這佯的土壤上栽培,根系發達,地上部分生長旺盛,結果多,而且果實大,色澤好。其次是砂礫土和粘土。但在栽種前最好進行掏砂***石***換土和摻砂改良。土壤的pH值應在6.5~7.2之間,丘陵、緩坡、平地均可種植。在坡度地上建園應按等高線修成帶狀梯田或魚鱗坑以保水、保肥。獼猴桃怕大風,尤其是夏季的乾熱風,常吹斷枝條,使葉緣枯焦,葉片脫落,所以建園地點要避開風口,風大地區要營建防風林帶。

  建園苗木最好自育自用,這樣可以保證質量。如購苗,必須注意識別嫁接苗和實生苗。實生苗葉片較小,茸毛多,葉色深綠,葉尖突出。而嫁接苗葉片大,茸毛少,葉色淺,葉片是圓形或橢圓形,葉尖不突出。在關中地區要選用野生美味獼猴桃作砧木,這樣苗木生長健壯,抗逆性強。金豔獼猴桃屬雌雄異株植物,在建園時除栽雌株外,還必須配置一定數量的雄株。要求雄株的花期與雌株的花期一致,花期長,花粉量大,親合力強,花粉萌發率高。雄株的葉片小而圓,色濃綠、雌株葉片大而色稍淺。雄株節間短而粗壯,雌株節間長稍細,雄株葉柄短,雌株葉柄長。雄株的芽,中間主芽有茸毛外露。雌株的芽,中間主芽突出,光而圓,無茸毛。獼猴桃芽體飽滿、外露,易在起運等過程中碰掉,因而要注意保護。

  果品質量的競爭,實際上是品種的競爭。在建園時就要考慮好品種的配置,選用當前優良的品種和合理的組合。

  平地栽培為3米×4米。緩坡地為3米×3米或3米×4米。獼猴桃以T型架或改良T型架為最好,也可採用棚架。籬架產量較低。山坡地建園按等高線栽植或挖魚鱗坑定植。平地建園則按選定的株行距。挖坑定植,以南北行為好。依株行距劃線打點後再挖坑,定植坑l米見方。然後一層草、一層糞、一層土交替填入,上層肥料最好用複合肥或磷肥與土摻合。注意若砂石過多應換土,一般每年定植坑施50~100千克有機肥和0.5~l千克過磷酸鈣。在已填平的定植坑上,用鐵鍬挖一小坑,將苗放在根頸部即可,扶正樹身,將土踏實。過深過淺都不利於發苗。秋栽、春栽均可,但秋栽必須埋土防寒。

  種植獼猴桃時必須按比例配置雄株,以8:1為好。在5月份***開花期***陰雨多的地區可按7:1配置。定植的苗木要有5個飽滿芽,另外對根系進行適當修剪,有利促發新根。待水滲後,再培土至地面或略高於地面。萌芽後及時抹掉砧木萌櫱。及時解除嫁接處的綁條。為了防,止新發出的枝條被大風颳斷,一定要在樹苗旁立一竹竿將苗木綁磚?最好一次性將架搭好,亦可分階段進行,以不影響獼猴桃生長為限。及時中耕除草、灌水、施肥,促使苗木迅速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