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畢業論文推薦

  會計學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並重的學科,既來源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又應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企業應收賬款管理

  【摘 要】本文通過分析企業應收賬款產生的相關原因,提出了相應的措施來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

  【關鍵詞】應收賬款; 銷售; 賒銷。

  在發生銷售行為時大多數企業都希望現金銷售而不願賒銷,但有時面對競爭,為了穩定自己的銷售渠道、擴大產品銷路、減少存貨、增加收入,不得不向客戶提供信用業務。賒銷、賒購已成為當代經濟的基本特徵。由於賒銷的普遍存在直接導致企業應收賬款的大量存在。所謂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產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業務而應向購貨方、接受勞務的單位或個人應收取的款項。

  因此,企業必須認清形成應收賬款的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

  一、應收賬款的現狀及形成原因。

  據有關部門調查,我國企業應收賬款佔流動資金的比重為50% 以上,遠遠高於發達國家 20% 的水平; 逾期應收賬款佔應收賬款總額 60%以上,遠遠高於發達國家 10% 的水平,企業之間尤其是國有企業之間相互拖欠貨款,造成逾期應收賬款居高不下,已成為經濟執行中的一大頑症。究其原因,發生應收賬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1、應對商業競爭而採取的商業信用政策。這是形成應收賬款的主要原因。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作用迫使企業以各種手段擴大銷售。除了依靠產品質量、價格、售後服務、廣告等外,賒銷也是擴大銷售的手段之一。相同條件下,賒銷產品的銷售量將大於現金銷售產品的銷售量。出於擴大銷售追求利潤的競爭需要,企業不得不以賒銷或其他優惠方式招攬顧客,由此引起的應收賬款,是一種商業信用。

  2、銷售和收款的時間差。商品成交的時間和收到貨款的時間經常不一致,這也導致了應收賬款。就一般批發和大型生產企業來講,發貨的時間和收到貨款的時間往往不同,因為貨款結算需要時間。結算手段越落後,結算所需時間越長,銷售企業只能承認這種現實並承擔由此引起的資金墊支。由於銷售和收款的時間差而造成的應收賬款,不屬於商業信用,也不是應收賬款的主要內容,在這裡我們只討論屬於商業信用的應收賬款的管理。。

  二、加強應收賬款的清理,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應收賬款一旦形成,企業就必須考慮如何按期足額收回的問題。這樣,賒銷企業就有必要在收款之前,對該項應收賬款的執行過程進行追蹤分析,重點要放在賒銷商品的變現方面。企業要對賒購者的信用品質、償付能力進行深入調查,分析客戶現金的持有量與調劑程度能否滿足兌現的需要。應將那些掛賬金額大、信用品質差的客戶的欠款作為考察的重點,以防患於未然。所以我們制定以信用標準、信用條件和收賬政策為主要內容的科學合理信用政策十分必要。

  1、確定適當的信用標準。

  信用標準,是企業給予客戶最低的信用條件,一般用預期的壞賬損失率表示。企業確定信用標準要力爭在增強市場競爭力,擴大銷售與降低違約風險、收賬費用這二者之間做出一個雙贏選擇,協調應收賬款的風險、收益與成本的對稱性關係,應著重考慮 3 個基本因素: 一是同行業競爭對手情況。面對市場競爭,企業要知己知彼,根據對手實力狀況,相應採取寬或嚴的信用標準,以在競爭中把握主動,爭取優勢地位。二是企業承擔失信違約風險的能力。

  企業風險承擔能力的強弱也可影響信用標準高低的選擇。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強,就可以以較低的信用標準爭取客戶,擴大業務。

  反之,如果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薄弱,就只能執行嚴格的信用標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違約風險。三是客戶的資信程度。企業要在對市場使用者資信程度的調查分析基礎上判定客戶的信用等級,然後以此決定是否給予信用優惠。

  企業通過設定信用等級評價標準,利用既有或潛在客戶的報表資料,計算各自的指標值,並與標準值進行比較分析,然後詳盡地對客戶的拒付風險做出準確的判斷,以利企業提高應收賬款投資決策的效果。

  2、採取具體的信用條件。

  信用標準是決定給予或拒絕客戶信用的依據。一旦企業決定給予客戶信用優惠時,就需要考慮具體的使用條件。企業在接收客戶信用訂單時,要向其明白提出付款時間及其他相關要求,包括信用期限、現金折扣和折扣期限方面的約定。

  企業允許客戶購貨款賒欠一定時間,會在一定程度上擴大銷售、增加毛利。但不適當地延長信用期限,會引起應收賬款機會成本和收賬費用的增加,也許還會造成壞賬損失。因此,企業必須要求因信用期限的延長帶來邊際收入的新增量大於邊際成本的上升數。

  企業在延長信用期限的同時,為了加速資金週轉、及時收回貨款、減少壞賬損失,對在規定期限內提前償付貨款的客戶可以按銷售收入的適當比率給予折扣。至於給予客戶現金折扣優惠的期限和程度應根據企業自身需要,在信用成本前後收益比較基礎上,擇定一個期量結合的最佳資料方案。

  3、制定收賬政策。

  應收賬款發生後,企業應採取各種措施,儘量爭取按期收回款項,否則會因拖欠時間過長而發生壞賬,使企業蒙受損失,這些措施包括對應收賬款回收情況的監督、對壞賬損失的事先準備和制定適當的收賬政策。

  企業對各種不同過期應收賬款的催收方式,即收賬政策是不同的。一般而言,客戶逾期拖欠貨款時間越長,貨款催收的難度越大,成為呆壞賬損失的可能性也就越高。企業必須要做好應收賬款的賬齡分析,密切注意應收賬款的回收進度和出現的變化。

  催收賬款要發生費用,某些催款發生的費用還會很高*** 如訴訟費*** 。一般來說,收賬的花費越大,收賬措施越有力,可收回的賬款應越多,壞賬損失也就越小。因此制定收賬政策,要在收賬費用和所減少壞賬損失之間做出權衡。制定有效、得當的收賬政策很大程度上靠有關人員的經驗; 從財務管理的角度講,也有一些數量化的方法可予參照。根據收賬政策的優劣在於應收賬款總成本的最小化,可以通過列表比較各收賬方案成本的大小對其加以選擇 。

  不管企業採用怎樣嚴格的信用政策,只要存在著商業信用行為,壞賬損失的發生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企業要遵循穩健性原則,對壞賬損失的可能性預先進行估計,積極建立彌補壞賬損失的準備制度。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 應收賬款可以計提壞賬準備金。企業要按照期末應收賬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用於補償因債務人破產或死亡,逾期未履行償債義務,已無法收回的壞賬損失。

  篇2

  淺議我國企業內部審計

  【摘 要】內部審計是現在企業構架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內部審計起步較晚且發展緩慢,難以與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企業改制的內在要求相適應,亟待完善。本文就如何有效發揮企業內部審計的作用,強化內部審計機構的建設,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內部審計; 作用; 現狀; 策略。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我國企業的結構和性質日益複雜,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制度,理清企業產權關係就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現狀和調整策略做了淺析。

  一、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發展和作用。

  我國企業內部審計始於 20 世紀 80 年代,相比發達國家而言起步較晚。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國企改制和公司治理結構得到完善,這為我國內部審計的快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平臺和巨大的內部壓力。據此,中國內部審計師協會於 2003 年釋出了《內部審計準則》,標誌著我國內部審計工作的規範展開。

  內部審計在現代企業組織中具有重要作用,它通過審查和評價企業經營活動的適當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來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

  1、內部審計保證了不同利益相關方的資訊對稱性。

  上市企業要定期向投資人披露其財務狀況,而資訊的真實性是最基本要求。否則由於投資者與經營者之間存在資訊不對稱,投資人的利益便無法得到保障。內部審計提高了財務資訊質量,保證其真實性和完整性,降低了資訊不對稱風險,從而有利於投資人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也有利於政府對資金市場執行情況的監控,保證市場經濟的健康執行。

  2、內部審計能有效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

  風險管理是企業經營的重要方面,內部審計通過對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測評,能夠及時發現風險,並對風險管理進行評估,提出可行的改善建議,進而促進企業改良風險管理體系,有效地規避風險,維護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3、內部審計可以實現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

  現代企業的經營環節多、決策程式複雜,並存在大量不確定因素,這些都威脅著企業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企業內部審計可以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避免潛虧因素的形成,甚至可以通過積極開展戰略審計活動,推動企業的資產增值。

  4、內部審計能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內部審計可以及時瞭解內外環境因素的變化,為經營者提供政策和經濟資訊以做出正確的市場決策; 針對經營中出現的內部管理問題,提出可操作的改進意見和建議; 對企業實施各種決策的經營成果進行評價,使經營者能夠迅速瞭解決策的實際效果。

  二、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現狀。

  1、內部審計缺乏獨立性。

  獨立性是內部審計的基本特徵之一,但目前我國內部審計機構大都是企業內設機構,基本上處於管理層領導之下。因此在審計過程中,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利益相關方的影響和制約。在這種情況下,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客觀性及權威性都得不到保障。

  2、內部審計工作的範圍過於狹窄。

  內部審計的目的在於提高組織的執行效率和價值,即內部審計同時具有“監督職能”和“服務職能”。然而,由於我國內部審計的特殊背景,長期以來審計工作的重心侷限於企業的財務收支狀況,突出了“監督職能”而忽視了“服務職能”,不關注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長遠發展。

  3、企業對內部審計不夠重視。

  由於長期受到傳統經濟體制的制約,有些企業並未把審計制約機制引入到企業管理當中。這些企業片面地認為內部審計機構只是在國家審計機關的干預下被動設立的,對企業的實際運營沒有多大作用。如此一來,內部審計部門就沒有被所在企業真正接納,導致內部審計機構或合併到其他部門,或直接被取消。這大大降低了內部審計的作用,反過來又難以使其得到企業的認同,如此陷入惡性迴圈。

  4、內部審計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企業內審人員的獨立性、權威性不夠,許多審計人員處於被領導地位,特別是一些審計人員還是企業利益的主要相關者,因此直接導致遇到問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另外,一些企業存在‘家醜不可外揚’的觀念,審計資訊不公開,這很大程度上助長了違紀違規行為的出現。更為嚴重的是,經濟責任審計作為對幹部的監督和選拔任用的依據,其作用不能有效發揮,這不但挫傷了審計人員的積極性,也在職工群眾中造成消極影響,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企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三、完善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的策略。

  首先,內部審計機構的設定和定位應從平行於各職能部門的單一機構,向更高層次、更完善的結構轉變。隨著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治理結構的建立和完善,企業的組織機構都將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設立,即在董事會下設立審計委員會,下設內部審計部門,作為公司的獨立部門在審計委員會的監督下工作。內部審計部門在業務上向審計委員會負責並向其報告工作,在行政上向總經理負責並向其報告工作。只有在審計部門高於其他各職能部門時,審計人與被審計人才能不存在利益關聯,審計人員及其經費來源等才能不受被審計人的制約。審計機構保持獨立性,才能客觀、有效地發揮審計工作的監督職能,更好地為企業服務。

  其次,內部審計要著力擴大業務範圍。隨著內部審計目標的重新定位,內部審計的職能已從審查財務等經營活動擴充套件到企業管理領域。內部審計機構可以對企業活動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後的檢查監督,關注組織執行、風險管理和企業前景,參與經營決策、風險分析和經濟前景預測。內部審計職能得到廣泛擴充套件,其作用也將明顯增強。

  第三,內部審計隊伍的構成應從單純的財務人員向具有綜合知識和能力的多元化高素質人才的組織結構發展。隨著內部審計職能向經營管理領域的擴充套件,審計人員在構成上也應該全面化和多元化。審計人員的知識結構應從以財經類為主,向財經類、法律類、工程類、管理類等多學科領域轉變,不斷提高具備與審計工作相關的審計、會計、財政、金融、法律、計算機、建築工程、環境工程、企業管理等核心專業背景的審計人員比例,使內部審計機構在現代企業制度下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許天祥。 如何做好內部審計[M]。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2]黃群。 我國企業內部審計現狀及成因分析[J]。 時代經貿,2006*** 5***。

  [3]劉科。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的成因及防範措施[J]。現代商貿工業,2007***12***。

  [4]劉琳,陳小林。 內部審計的功能定位[J]。 審計與理財,2009***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