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關於月亮的日記

  月亮,又稱太陰,是地球的一顆衛星,月亮是怎麼形成的呢,誰都說不清楚,古人說月亮美,那月亮她美在什麼地方呢?以下中秋月亮的日記會告訴你哦!

  月亮之美

  月亮在初一的時候只有一點點,天還沒黑時和藍天一樣,幾乎分辨不出來,只有到了晚上;發‘光’的時候;才可以看得出來。初三的月亮很像一張弓,只是不知道弦和箭哪兒去了。漸漸的,她變成了一耳光半圓形。在直線的地方几乎看不出有線條,由白到藍,再由藍到黑;和夜空一樣,彷彿月亮已經融合在天空之中,很和諧。

  終於有機會到了月亮灣。清晨,在朝陽拉出的一片淡紅中湖水顯得五彩斑斕,我們悄悄地走進月亮灣,好像怕把月亮灣的月亮給嚇跑似的。遠遠望去,月亮灣在晨霧的籠罩下就像披上了一件華麗的綢衫,輕輕的,柔柔的,好似一位多情的月亮仙子。

  中秋的月兒散發光芒,撒下皎潔的月光,那麼溫柔,如輕紗一般,映出了我慘白的笑臉。人們說太陽火熱,我說月兒幽美;人們說太陽生機,我說月兒恬靜;人們說太陽光芒萬丈,我說月兒月色柔和;人們說太陽金光四溢,我說月兒滿月生輝;人們說太陽燦若錦繡,我說月兒清輝四射!

  到了十五,月亮變成圓圓的,連上面被隕石擊中的坑都看的見。這時,月亮如同一個盤子,看到的坑如同盤子中放東西的地方。不時飄過幾片灰雲,增加了幾分迷離,又像害羞的小姑娘害羞了,拿雲遮臉。到了十五以後,月亮猶如一個眼睛,慢慢的閉上,沉睡了過去。

  一年之中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吃過晚飯我早早地來到陽臺上,準備觀月。這時;一輪黃月升了起來,想一個黃檸檬;又像剛黃的金桔。又有一年十五,我看到了一輪橙月,如同一個成熟臍橙有點發紅,突然,一圓開始發紅了,漸漸的,這成了一個紅月,我努力地看;想把她永遠記在心裡。可惜,只有大概半小時。後來,我醒了,才發現這是一個夢。在我小時候,看到的月亮經常是白的像銀;像一個大銀盤。

  月亮既是偉大的,也是悲傷的,更是溫馨的。唐代詩人李白曾經寫出過不朽的詩篇:“今人不識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正像李白所說,無論是今人還是古人,都對月亮產生了一份獨特的感情。

  月亮,好似一個變化無常的嬰兒,有時繃著又胖又圓的臉蛋,有時像一個彎彎的香蕉,有著苗條的身材。

  月亮,本身不能發光;但她卻反射太陽的光。我們都應該學習像月亮這樣的精神啊,即使本身無法做到,也應傾己所能地去做。月亮,美麗而又充滿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