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常用成語典故素材

  只有多管齊下,通過各種方法去積累素材,才能開闊學生的眼界,學生在寫作時才會文思泉湧。成語典故素材有助於我們寫出更好的作文。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班門弄斧】bān mén nòng fǔ ***班***: 魯班,我國春秋時期魯國人,著名的木匠。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例}我在各位老師傅面前談操作經驗,實在是~不自量力。***也可用作自謙之詞***

  古今異義:古代用“班門弄斧”批評那種無知卻又好賣弄的人,而現今鼓勵人們大膽地表現自我,敢於顯露自己的本領,挑戰權威,有時會說“弄斧必須到班門”。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魯班是春秋時期魯國人,姓公輸名班。他是古代最著名的建築工匠,被建築、木工行業的人尊稱為祖師。

  有一個木匠,自認為手藝高超很了不起。

  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大紅門的房子前,揮舞著手中的斧子,邊比劃邊說:“我憑這把斧子就能夠做出又實用又漂亮的東西來。”

  這時,正好有個人路過這裡,聽見這個木匠的話後,就指著他身後的大紅門說:“你看,這兩扇大紅門做得怎麼樣?”

  木匠撇了撇嘴說:“嘿,不是吹牛,如果讓我來做,不知要比這個強多少倍呢!”

  於是過路人就說:“那好,你只要做得和這兩扇門一樣,我就僱你給我做活兒。”

  “當然沒問題!”那過路人說定,讓他半個月後交活兒。

  就這樣,木匠回到家裡,開始做起了大紅門。可是他做來做去,左改右改,總是覺得沒有看到的那兩扇大紅門好,真是拿不出手。

  半個月的期限已到,沒辦法,他只好找到僱他的那個人說了實話:“對不起,我做不了那個大紅門。請問,做這個大門的人是誰?手藝可真高超!”

  那人聽了哈哈大笑說:“呵呵呵,那是魯班家,那兩扇門是他親手做的,以後可不要再說大話了。”

  木匠聽後,臉紅得像個紅南瓜,不好意思地說:“我真是魯班門前耍大斧哇,慚愧慚愧!”

  從此以後,這個木匠便踏踏實實地學習木工手藝了。

  班門弄斧意思是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二

  點石成金,同“ 點鐵成金 ”。神仙故事中說仙人用手指一點使鐵變成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文字改好。出自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孟浩然》:“詩句以一字為工,自然穎異不凡,如靈丹一粒,點石成金也。”

  一個人特別貧窮,平時虔誠地供奉呂祖,呂祖就是呂洞賓,相傳是道教的先祖。

  呂洞賓被他的真誠所感動,一天忽然從天上降到他家,看見他家十分貧窮,不禁憐憫他,於是伸出一根手指,指向他庭院中一塊厚重的石頭。

  片刻間,石頭便化成了金光閃閃的黃金,呂洞賓說:“你想要它嗎?”

  那個人拜了兩次回答道:“不想要。”

  呂洞賓非常高興,說:“你如果能這樣,沒有私心,可以傳授給你成仙的真道。”

  那個人說:“不是這樣的,我想要你的那根手指頭。”

  呂洞賓忽然消失了。

  還有另外一個故事說的是:

  從前,有兩個窮人遇到了一位“點石成金”的神仙。神仙給兩人每人一百兩黃金,甲很高興的接了金子,乙卻不要。

  神仙很奇怪的問乙:“你為什麼不要?”

  乙說:“您給我金子,我很感謝你的幫助。但金子總會花完的,我請求您把‘點金術’傳授給我,這是對我最大的幫助。”

  神仙被乙的好學精神所感動,高興地把“點金術”傳授給了乙。

  一年後,甲的金子用完了,又成了窮人;而學會了“點金術”的乙,自己能“點石成金”,成了一個富翁。

  道理: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得到財富是有限的,得到擁有財富的方法是無限的財富。

  這兩個故事中的“點石成金”,古時候指的是把石頭變為金子,而今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為神奇,也比喻修改文章時稍稍改動原來的文字,就能使它變得很出色。也指對人稍作指導,就可以讓他幡然醒悟。

  三

  “大公無私”是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成語,它的意思是說完全為人民利益著想,毫無私心。那麼“大公無私”是怎麼來的呢?你知道大公無私的故事嗎?

  春秋時,南陽縣這個地方缺少一個縣令。

  一天,晉平公問大夫祁黃羊說:“祁愛卿,南陽縣缺個縣長,你認為,該派誰去當比較合適呢?”

  祁黃羊毫不遲疑地回答說:“我認為解狐去,最合適了。他一定能夠勝任的!”

  平公驚奇地又問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 你為什麼還要推薦他呢?”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什麼人能夠勝任,誰最合適; 你並沒有問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

  於是, 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陽縣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後。替那裡的人辦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稱頌他。

  過了一些日子, 平公又問祁黃羊說:“現在朝廷裡缺少一個法官。你認為,誰能勝任這個職位呢?”

  祁黃羊說:“祁午能夠勝任的。”

  平以又奇怪起來了,問道:“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 你怎麼推薦你的兒子, 不怕別人講閒話嗎?”

  祁黃羊說:“你只問我誰可以勝任,所以我推薦了他; 你並沒有問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呀!”

  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當上了法官,替人們辦了許多好事, 很受人們的歡迎與愛戴。

  孔子聽到這兩件事,十分稱讚祁黃羊。

  孔子說:“祁黃羊說得太好了! 他推薦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標準, 不因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見, 便不推薦他; 也不因為他是自己的兒子,怕人議論,便不推薦。 像祁黃羊這樣的人,才夠得上說‘大公無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