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必備成語典故素材積累

  現在很多學生認為作文難寫,主要是由於知識儲備不足、生活經驗匱乏、作文素材累積少導致的。成語典故素材能讓學生更加恰當地使用成語或者直接將其運用到作文中。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高考作文必備成語典故素材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高考作文必備成語典故素材一

  紙醉金迷

  唐昭宗時,有個專治毒瘡的醫生名叫孟斧,名聞全國。由於他醫術高明,用的藥又是偏方、祕方,與其他醫生治療毒瘡的藥全然不同,治療率又是百分之百,因此,宮中如有人生了毒瘡,唐昭宗經常召他進宮醫治。 過了幾年,中原發生戰亂,孟斧便舉家遷往四川居住。由於他在長安時經常進宮,對宮中的裝飾非常熟悉,而他又非常有錢,因此在購置新屋後,將其中的一間小房間按照宮中的樣子佈置起來。這房間小巧玲瓏,窗戶明亮,室內的櫃櫥、桌子、椅子、茶几等傢俱,全部貼上一層薄薄的金箔。燦爛的陽光透進視窗,照射在這些用金箔包著的器具上,只見滿屋金光閃耀,光彩奪目,令人眼花繚亂。每次有親戚或朋友來,孟斧都要請他們參觀這個房間,讓他們大開眼界,讚歎不已。這些親友離開孟斧家後,回去都會對別人說:“在孟斧的那個貼金箔的小房間裡呆一會兒,便能使人紙醉金迷!"

  【出處】宋·陶觳《清異錄》 : 有一小室,窗牖煥明,器皆金紙,光瑩四射,金採奪目。所親見之,歸語人曰:“此室暫居,令人金迷紙醉。”

  【釋讀】“醉”,醉人;“迷”,被迷住。原意是被光芒四射的金紙所迷住。後用來形容奢侈豪華、腐朽享樂的生活。

  高考作文必備成語典故素材二

  侃侃而談

  這個成語來源於《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與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踧踖為左足右叔和左足右昔,音cuji,恭敬不安的樣子。***如也,與與如也。”

  在周朝的等級制度中,大夫是諸侯下面的一個等級。其中又分為兩等,最高一級稱為卿,即上大夫,其餘稱為下大夫。

  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個儒家學派的創始者。但他在當時的地位僅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大力宣傳“仁”的學說,並提出“仁”的執行要以“禮”為規範,極力維護貴族等級秩序,所以他是一個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在家鄉,在朝廷上;和上大夫說話,和下大夫說話,他都有不同的舉止和言語。

  平時,在家鄉與鄉親們談話,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善辭令的樣子;但在祭祀和朝見的場合,他卻十分善言,只是比較謹慎罷了。在朝廷上,當國君不在場時,與下大夫說話,他言談毫無顧忌,侃侃而談,顯得從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說話,他和顏悅色,十分謙恭;如果國君臨朝,在國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儀去做,小心謹慎,還怕有不妥之處。

  應該說,孔子提倡的禮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即使從現在來說,也仍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出處】《論語·鄉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清·文康《兒女英雄傳》:“我既這等苦苦相問,你自然就該侃侃而談。”

  【釋讀】侃侃:本為剛直之意。理直氣壯從容不迫的樣子。理直氣壯、從容不迫地說話。

  高考作文必備成語典故素材三

  浪子回頭

  明朝的時候,有一個財主年過半百,才喜得貴子,取名為天寶,天寶長大後遊手好閒,揮金如土,老財主怕兒子這樣下去保不住家業,便請了個先生教他明白事理,輕易不讓他出門,在先生的管教下,天寶漸漸地變得知書識禮了。不久,天寶的父母不幸雙雙下世,天寶的學業從此中斷。

  等天寶的先生一走,天寶小時候認識的狐朋狗友又找上門來。天寶故態萌發,整日花天酒地,不到兩年,萬貫家財花了個精光,最後落得靠乞討為生。直到這時,天寶才後悔自己過去的生活,決定痛改前非,一天晚上,他借書回來,因地凍路滑,再加上一天粒米未進,一跤跌倒後,再也沒有力氣爬起來,不一會兒,就凍僵在路旁。

  這時,王員外正好路過,見天寶拿著一本書,凍僵在路旁,不禁起了憐愛之心,便命家人救醒天寶。天寶被救醒後,王員外問清了他的家世,對他很同情,便把他留在身邊,打算讓天寶做女兒臘梅的先生,對此天寶求之不得,趕緊拜謝了王員外救命之恩,從此,天寶就留在王員外家勤勤懇懇地教臘梅讀書識字。

  臘梅長得如花似玉,而且溫柔賢淑。天寶剛開始只管都書,時間一長,不禁犯了老毛病,對臘梅想入非非,動手動腳。臘梅氣得找父親哭訴一番,王員外聽後不動聲色。他怕這件事傳到外面,對女兒的名聲有影響,便寫了一封信,把天寶叫來,對他說:"天寶,我有一件急事需要你幫忙。"天寶說:"員外對我恩重如山,無論什麼事,我決不推辭!"王員外說:"我有一個表兄,住在蘇州一孔橋邊,煩你到蘇州把這封信送給他。你這就起程吧!"說完,又給天寶二十兩銀子作為盤纏,天寶雖然不想離開臘梅,但也無可奈何,只好怏怏地上路。

  誰知到蘇州,到處都是孔橋,天寶長了半個多月,也沒找到王員外表兄的住處,眼看著盤纏快花完了,他開啟信一瞧,不禁羞慚尤分,只見信上寫著四句話:"當年路旁一凍丐,今日竟敢戲臘梅;一孔橋邊無表兄,花盡銀錢不用回!"

  看完信後,天寶科想投河自盡,但他轉念一想:王員外非但救了我的命,還保住了我的名聲,我為什麼不能掙二十兩銀子,還給王員外,當面向他請罪呢?於是,天寶振作精神,白天幫人家幹活;晚上挑燈夜讀。三年下來,他不但積攢了二十兩銀子,而且變成了一個博學的才子,這時,恰恰開科招考,天寶進京應試,一舉中了舉人,於是,他星夜兼程,回去向王員外請罪。

  到了王員外家,天寶"撲通"一聲跪倒,手捧一封信和二十兩銀子,對王員外說他有罪。王員外一見面前的舉人是天寶,趕緊接過書信和銀子,一看原來說是三年前他寫的那封。不過,在他那四句話後又添了四句:"三年表兄未找成,恩人堂前還白銀;浪子回頭金不換,衣錦還鄉做賢人。"

  王員外驚喜交加,連忙扶起天寶,對他問寒問暖,又親口把臘梅許給天寶。

  從此,"浪子回頭金不換"這句俗語便流傳開來。

  【出處】《八十一夢·第32夢》:“有道是浪子回頭金不換。”

  【釋讀】浪子:二流子。遊蕩不務正業的青年人痛改前非,改邪歸正。

 

高考作文必備成語典故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