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歷史由來

  陰曆臘月二十三日,叫做“小年”。之所以如此稱呼,恐怕是因為再過幾天,作為“大年”的春節就要來臨了。因此,也可以說“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罷

  “小年”並不是指特定的哪一個節,而是指一種風俗。是人們開始著手準本過春節的年貨的一種習俗。

  :小年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節日,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中國民間有“官三民四船五”的傳統,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臘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它是中國整個農曆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其主要活動有兩項:掃年和祭灶。在有些地方***如上海***,人們習慣上把除夕前一天稱為小年夜。

  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江浙滬一帶的很多地區稱正月初五為小年;部分地區稱正月十五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山東部分地區小年為臘月二十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而南方地區很多都沒有這一習俗。

  農曆臘月二十三夜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故有“二十三,祭灶官”之語,和“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二十三去,初一五更來”的對聯。這天或提前,家家戶戶都婆.到街頭買回用玉米或小米專制的“祭灶糖”,於晚上敬獻祭灶,意為糊灶王爺嘴,免得上天瞎彙報。同時燃鞭放炮送灶神。祭灶用罷 的祭灶糖,一般都與炒玉茭攪在一起握成糰子,分發給家裡的小孩或大人吃。按傳統觀念,祭灶日為新年的前奏。延續流傳口訣是:二十一,送閨女;二十二,送小四;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灰刺***即打掃衛生***;二十五,和煤土;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去趕集***也有叫小圪擠,即碾上碾米麵的***;二十八,握圪瘩***蒸年饃***;二十九,打壺酒;三十,牆上貼上胖孩 ; 初一,撅的屁股作揖。

  其實,祭灶的風俗由來已久。《禮記.月令》雲:“祀灶之禮,設主於灶徑。”灶徑即灶邊承器之物,以土為之者。那時祀守被列為五祀之一。《戰國策趙策》雲:“復滌偵謂衛君日:臣嘗夢見灶君,”唐羅隱送灶詩亦有“一盞清茶一縷煙,灶君皇帝上青天”的名句。可見兩千多年前已有祭灶之禮,且歷代相沿成習。

  春節的序曲是臘月二十三的“祭灶”,在古代其地位僅次於中秋節,古時在外做官、經商或讀書者,都要在祭灶日前趕回家團圓,吃自家做的祭灶糖果,以求灶神祈福、來年全家平安。宋代詩人范成大的《祭灶詞》對祭灶日有詳盡描述:“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鬆米餌圓。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勺長勺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詩寫得真實細緻饒有情趣,足見古代民風對祭灶的重視、食品的豐盈。

  延伸閱讀:

  灶君神像,貼在鍋灶旁邊正對風匣的牆上。兩邊配聯多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聯也有寫成“回宮降吉祥”的。中間是灶君夫婦神像,神像旁邊往往畫兩匹馬作為坐騎。祭灶時要陳設供品,供品中最突出的是糖瓜。晉北地區習慣用餳,是麻糖的初級品,特粘,現統稱麻糖。有“二十三,吃餳板”的民諺。糖、餳之類食品既甜又粘。取意灶君顧了吃,顧不了說話,上天后嘴被餳粘住,免生是非。供品中還要擺上幾顆雞蛋,是給狐狸、黃鼠狼之類的零食。據說它們都是灶君的部下,不能不打點一下。祭灶時除上香,送酒以外,特別要為灶君坐騎撒馬料,要從灶臺前一直撒到廚房門外。這些儀程完了以後,就要將灶君神像拿下來燒掉。等到除夕時再設新神像。 古俗有“女不祭灶”的說法,祭灶往往是男人們的事情。近代卻多數由家庭主婦來充當祭灶的角色。

  民間傳說,灶君爺上天專門告人間罪惡,一旦被告,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在《太上感應篇》裡,又有“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的記述。司命即指灶君,算為一百天,紀指十二年。在這裡,重罪判罰又增加到減壽十二年了。所以在祭灶時,要打點一下灶君,求其高抬貴手。 在晉北地區流傳著“臘月二十三 、灶君爺爺您上天 ,嘴裡吃了糖餳板,玉皇面前免開言,回到咱家過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的民歌,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