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詩人庾信生平事蹟簡介

  庾***yǔ***信字子山,南北朝時期文學家、詩人。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庾信生平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庾信生平簡介

  北周庾信,子子山,生卒年***513——581年***,南陽新野人***今河南新野***。他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家室也算顯赫,父親庾肩吾曾是當時的大官更是有名的文學家。

  北周庾信祖籍是南方人,後人稱他為北周庾信是因為在他的後半生一直在北方生活,並被北方帝王所青睞。這也實屬無奈,他一心想回故土,可是北周帝王都很喜好他的文采不肯放其回去,最後只能客死他鄉。

  庾信從小就喜好文學,也天生聰慧,勤奮好學。十五歲時入宮為太子蕭統所在的東宮講讀,後來蕭統去世,十九歲的他又擔任東宮抄纂博士,父子兩人同時為東宮效力。庾信與徐陵都才華橫溢,文采出眾被世人稱之為“徐庾體”。後來由於侯景之亂,被迫逃至江陵,輔佐梁元帝。

  在承聖三年時,受梁元帝所派出使西魏,在此期間西魏攻破江陵,庾信被迫留在長安,從此以後他的一生都在北方度過。由於庾信文采出眾,又早已名聲大作,北方的帝王將相都很欽佩他。當時的帝王都喜好文學,而他的文采又都很出色,所以北方帝王對他很是重用,而且加官進爵,不比在南方時的待遇差。

  在陳朝與北周互通友好之時,曾提出要寄居他鄉的南方人士重回故土,但是北周武帝只放還了王克、殷不害等人,而將庾信、王褒繼續留任北方,而且把庾信徵調為司宗中大夫。雖然雖然庾信一生顯貴,但是也常念故鄉,然而時局如此他最終還是沒能回到故鄉,最後客死他鄉。

  庾信生平事蹟

  庾信字子山,小字蘭成,南陽新野人***今河南新陽***。庾信字子山曾出現在《南史》中,並有傳記記載。他的祖父是庾易,父親是庾肩吾,都是當時有名的人物而且父親還是著名的文學家。

  庾信從小就聰明過人,文采出眾,而且飽覽詩書,尤其擅長《春秋左氏傳》。庾信本人生的也是一表人才,身高八尺,體型健壯,而且舉動都很恭順。他父親庾肩吾是太子的侍從,父親也很賞識他,在他十五歲時將他帶入宮中於,還曾為太子東宮做講讀。至十九歲時庾信擔任東宮抄纂博士,父子兩人都為東宮所用。後來與徐陵一起擔任東宮學士,兩人都才華橫溢,成為宮體文學的代表人物,他們的作品被譽為“徐庾體”。他們的作品一出來就會被追隨他的後生們紛紛傳誦,可謂是當時的文學才子。

  庾信才華橫溢,曾一直被提官封爵,後因侯景之亂被迫逃至江陵,後又扶持梁元帝。都說人的名樹的影,庾信雖為南方人,但是名聲在外。在一次出使西魏時樑被西魏所滅,北朝君臣又仰慕南方的文學,而庾信名震南北為此他被留在了北方。

  他在北方時,同樣被委以重用,同樣也是加官進爵。曾做過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到孝閔帝登基後封庾信為臨清縣子。後來又被任命為洛州刺史。因北周皇帝甚為喜好庾信,在陳朝請求放還南朝人士時,其他人都放回,而庾信、王褒繼續留在北方。

  庾信辭賦特點

  庾信是南北朝是著名的文學家、詩人、駢文家和辭賦家。庾信辭賦特點是融貫南北文學的精華。他的作品是南北融合,和南北文化交流的重點之作。早期作品與晚期作品有所不同,這也與他生平經歷有關的。

  庾信辭賦特點應該是分兩個階段的,在南方時,他的作品大都是宮廷性的,他早年作品是宮體文學的代表。而後期的作品大都以駢賦為主,並且他把駢賦推向了最高峰。雖然庾信辭賦對北方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但是庾信辭賦特點也被歷代評論者所評議,自隋代開始,再到唐代,直至清代,都有許多文人墨客對他的辭賦提出異議。

  庾信祖籍南陽新野,他所在的時代動盪不羈。他親身經歷了樑朝由繁盛至衰弱,而後被滅的全過程。從宮廷華麗的生活,到動盪的四處奔波,又親眼所見自己的國家被滅,這樣的經歷不可能不對一個有著良好文學修養的才子所遺摒棄,為此庾信辭賦特點多變也是理所當然的。

  庾信自青年時期憑藉著父親庾肩吾的地位,和自己出彩的文才,加上聰明過人的智慧,可以出入宮禁,並且有著獨霸文壇的聲譽,可以說他的早期作品是以快樂為題材的。然而時局動盪,他所親身經歷的亡國之痛無人能知,後羈留北方,被帝王所重用。自此他的文學辭賦也有所變化,從他的辭賦中可以看出他對故國的深沉懷念,也顯示出了他無比的沉痛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