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宋史韓公裔傳閱讀題附答案

  高考語文文言文的複習離不開做閱讀題,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

  高考語文文言文宋史韓公裔傳閱讀題原文

  韓公裔,字子扆,開封人。充康王府內知客。金兵犯京,王出使,公裔從行。渡河,將官劉浩、吳湛私鬥,公裔諭之乃解。次磁州,軍民戕奉使王雲,隨王車入州廨,公裔復諭退之。王之將南也,與公裔謀,間道潛師夜起,遲明至相,磁人無知者,自是親愛愈篤。及兵退,張邦昌遣人同王舅韋淵來獻傳國璽。時淵自稱偽官議者又謂邦昌不可信王怒將誅淵公裔曰神器自歸天命也王遂受璽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淵釋其罪。

  元祐後詔王入承大統,府僚謂金兵尚近,宜屯彭城。公裔言:“國家肇基睢陽,王亦宜於睢陽受命。”時前軍已發,將趨彭城,會天大雷電,不能前,王異之,夜半抗聲語公裔曰:“明日如睢陽,決矣。”既即帝位,公裔累遷武功大夫。

  後以事忤黃潛善,適帝幸維揚,公裔丐去,潛善以為避事,遂降三官,送吏部。帝幸越,念其舊勞,召復故官,累遷至廣州觀察使。

  公裔給事藩邸三十餘年,恩寵優厚,每置酒慈寧宮,必召公裔。會修《玉牒》,元帥府事多放佚,秦檜以公裔帥府舊人,奏令修書官就質其事。俄除保康軍承宣使,檜疑其捨己而求於帝,銜之。右諫議大夫汪勃希檜意,劾罷公裔,遂與外祠,在外居住,而帝眷之不衰。

  檜死,即復提舉佑神觀,賜第和寧門西,帝曰:“朕與東朝欲常見卿,故以自近耳。”昇華容軍節度使,尋致仕。高宗既內禪,嘗與孝宗語其忠勞,因詔所居郡善視之。乾道二年卒,年七十五,贈太尉,諡恭榮,官其親族八人。高宗賜金帛甚厚。

  公裔律身稍謹,不植勢,不市恩,又敢與黃潛善、秦檜異,斯亦足取雲。

  ***選自《宋史韓公裔傳》,有刪改***

  高考語文文言文宋史韓公裔傳閱讀題題目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時淵自稱偽官/議者又謂邦昌不可信/王怒將誅淵/公裔曰/神器自歸天/命也/王遂受璽/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淵釋其罪/

  B.時淵自稱偽官/議者又謂邦昌不可信/王怒將誅淵/公裔曰/神器自歸/天命也/王遂受璽/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淵/釋其罪/

  C.時淵自稱偽官議者/又謂邦昌不可信/王怒將誅淵/公裔曰/神器自歸天/命也/王遂受璽/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淵釋其罪/

  D.時淵自稱偽官/議者又謂邦昌不可/信王怒將誅淵/公裔曰/神器自歸/天命也/王遂受璽/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淵釋其罪/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武官員的任免、升降、調動等,長官為吏部尚書。

  B.致仕本義是將享受的祿位交還給君王,表示官員辭去官職或到規定年齡而離職。

  C.內禪是一種君位傳承製度,在世襲制王朝下,君主將君位禪讓予其家族裡的人,稱“內禪”。

  D.諡號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後,據其生平事蹟評定的稱號,如武帝、哀帝、恭帝。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韓公裔善於勸解。他在康王府任職,在出使途中有人爭鬥,經他勸說才和解;在磁州,軍民作亂,影響康王,他又去勸退亂民。

  B.韓公裔忠於職守。康王要繼承皇位,有人建議去彭城躲金兵,韓公裔提議去開業基地睢陽,碰上惡劣天氣,康王最終提取了韓公裔的意見。

  C.韓公裔遭到權貴排擠。他得罪了黃潛善,被降官三級;秦檜讓修書官向韓公裔諮詢有關事情,被韓拒絕,有人迎合秦檜乘機罷免韓的官職。

  D.韓公裔深得皇帝寵信。他恢復官職後,高宗因要經常見他,就安排他住得近一些;孝宗得知韓公裔的忠心和功勞後,下令優待韓公裔。

  13.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

  ***1***王之將南也,與公裔謀,間道潛師夜起,遲明至相,磁人無知者,自是親愛愈篤。

  ***2***公裔律身稍謹,不植勢,不市恩,又敢與黃潛善、秦檜異,斯亦足取雲。

  高考語文文言文宋史韓公裔傳閱讀題答案

  10.B***原文標點:時淵自稱偽官,議者又謂邦昌不可信,王怒將誅淵,公裔曰:“神器自歸,天命也。”王遂受璽,命公裔掌之,公裔力救淵,釋其罪。***

  11.A***“文武官員任免”錯,武官任免不是由吏部掌管***

  12.C***“被韓拒絕”於文無據***

  13.***1***康王將要南行,和韓公裔謀劃,從小路在夜間暗中起兵。從此康王對韓公裔更加親近看重。***得分點:南、問道、潛、篤,各1分,句意1分***

  ***2***韓公裔約束自己很嚴謹,不給別人好處以討好別人,又敢和秦檜持不同意見,這也是可取的地方。

  ***得分點:律、市、異、斯,各1分,句意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