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養生要點

  又到了芒種節氣,此時溼熱天氣更加明顯。那麼芒種如何養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1:飲食清淡自然

  歷代養生家都認為夏三月的飲食宜清補。《呂氏春秋盡數篇》指出:“凡食無強厚味,無以烈味重酒。”唐朝的孫思邈提倡人們“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元代醫家朱丹溪的《茹談論》曰:“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沖和之味”。

  達仁堂養生專家說,從營養學角度看,飲食清淡在養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芒種節氣多食用養陰生津食物,如西瓜、涼瓜、西紅柿、綠豆、冬瓜、木耳、絲瓜等。

  另外,我們在強調飲食清補的同時,也一定要注意不能過鹹、過甜。飲食過鹹,體內鈉離子過剩,會使血壓升高,甚者可造成心腦血管功能障礙。吃甜食過多,易引起中間產物如蔗糖的積累,而蔗糖可導致高脂血症和高膽固醇症,嚴重者還可誘發糖尿病。

  2:巧晒太陽

  芒種時節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氣溫升高、天氣炎熱,尤其是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空氣非常潮溼,天氣異常悶熱。

  達仁堂養生專家表示,芒種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夏季炎熱的氣候逐漸開始了。但是也要注意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執行,振奮精神。可是千萬要注意,一定要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

  同時,芒種過後,中午時天氣更熱,人也容易出汗,所以衣服一定要勤洗勤換。為了避免中暑,芒種後更要常洗澡,這樣可使面板疏鬆,“陽熱”易於發洩。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溼”,若“汗出見溼”,容易滋生痤瘡。

  3:衣衫要勤洗

  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於氣血的執行,振奮精神。芒種過後,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

  為避免中暑,芒種後要常洗澡,這樣可使面板疏鬆,“陽熱”易於發洩。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溼”,若“汗出見溼,乃生痤瘡。”

  4:飲食宜清淡

  歷代養生家都認為夏季的飲食宜清補。從營養學角度看,飲食清淡在養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告誡人們食勿過鹹、過甜。飲食過鹹,體內鈉離子過剩,會使血壓升高,甚者可造成腦血管功能障礙。

  吃甜食過多,易引起中間產物如蔗糖的積累,而蔗糖可導致高脂血症和高膽固醇症,嚴重者還可誘發糖尿病。

  5:多喝綠豆湯、菊花茶

  進入夏季,雨水較多,溼度加大,人們也容易患上感冒,中醫的角度稱為“熱傷風”,症狀大多是流涕、鼻塞、打噴嚏,有時還出現發熱、頭痛等,個別患者還會出現嘔吐腹瀉症狀。

  到了夏季,高溫環境下人們汗腺開啟,毛孔疏鬆,在睡覺時也喜歡將空調的溫度調得很低,或猛吹電風扇,邪風乘虛而入;有的年輕人貪圖涼快,在洗浴後不等擦乾肌膚,就吹電風扇。這些都是引起熱傷風的因素。

  達仁堂養生專家說,生病期間可以多食用清熱去火的食物,比如綠豆湯、金銀花茶、菊花茶、蘆根花茶等,用來以清熱解暑。同時忌食油膩、黏滯、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飯、油炸食品、海魚、甜食。

  6:提防熱傷風

  夏天易患感冒,中醫稱為“熱傷風”,流涕、鼻塞、打噴嚏,有時還出現發熱、頭痛等,有的還會出現嘔吐、腹瀉症狀。在飲食上可飲綠豆湯、金銀花露、菊花茶、蘆根花以清熱解暑。同時忌食油膩、黏滯、酸腥、麻辣的食品,如糯米飯、油炸食品、甜食。

  慎用補品,發熱時不要吃人蔘及冬蟲夏草等溫性補品。

  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的患者和虛寒性胃痛患者等,除了注意以上事項外,在飲食上還要忌過度食用冷飲,最好不食冷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