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粥怎麼做製作方法

  冬季適合多喝粥,那麼冬季有哪些養生粥是不得不吃的呢?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冬季養生必喝的粥

  粳米白蘿蔔粥

  白蘿蔔1個,粳米100克,紅糖或鹽和味精少許。先將白蘿蔔洗淨切片,加水煮30分鐘左右,再加洗淨的粳米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煮至稠,用紅糖或鹽和味精調味。

  此粥具有開膈順氣、健脾化痰的養生功效。特別適合年老體弱、抵抗力差以及感冒患者。有些朋友可能不太習慣白蘿蔔的味道,但白蘿蔔是很好的中藥材,有通氣潤腸、補腎養顏的功效,建議大家每日食用一碗,保護身體健康。

  小米金瓜粥

  小米20克,糯米20克,南瓜30克,帶皮板栗30克,紅棗10克。將糯米、小米、紅棗洗淨待用。南瓜洗淨、去皮、切小塊。板栗煮熟、去皮,壓碎成泥。將淘好的糯米、小米、紅棗和南瓜放入鍋裡,大火燒開後改小火,煮一小時左右。起鍋前放入板栗泥,拌勻即可食用。

  南瓜中的果膠可保護胃腸道粘膜免受刺激,促進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為暖胃良品。紅棗維生素C、維生素E含量高,鐵含量豐富,可補脾和胃,益氣生津。板栗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具有養胃健脾、強筋活血等功效。

  山藥羊肉粥

  山藥500克、羊肉餡100克、日本大米200克、鹽6克、料酒兩湯勺、薑絲20克。

  山藥切丁,泡在清水中備用;羊肉切片飛水,變色後撈出,控幹水分備用;日本米可提前一晚洗淨泡好;將米、羊肉放入湯鍋中,配以食材2倍以上的水,燒開後加入鹽、薑絲、料酒,然後轉文火煲上10分鐘;然後將山藥落入鍋中,繼續以小火煲上20分鐘至半個鍾即可。

  香菇雞肉粥

  大米100g、雞胸肉50g、幹香菇5朵、生菜葉3片、薑片適量。鹽、澱粉適量。

  首先將大米掏洗乾淨,放置一邊,用清水浸泡半小時,香菇泡發之後洗淨切成薄片,生菜洗淨之後手撕成小片;雞脯肉洗淨,剁成碎末,用少許鹽、澱粉、薑片拌勻後醃一下。鍋中放入足量清水燒開,放入大米和少許油煮至米粥軟爛;將雞肉放入,並且迅速攪動,將雞肉均勻分散;加入切好的香菇再煮2分鐘,最後放入撕好的生菜,按照個人的口味鹹淡,放入適量的鹽調味即可。

  白蘿蔔排骨粥

  白蘿蔔1根,豬排骨250克,大米、蔥。將排骨切成3cm大小的段,蘿蔔切成塊。將排骨燉至肉爛脫骨時,再放入蘿蔔、蔥,撇去湯麵浮油。取適量的排骨湯加入少量米熬成粥,熬好了後再加入煮熟的白蘿蔔,用勺子碾碎後即可食用。

  白蘿蔔有賽人蔘之美稱,可見其營養豐富,且有滋補潤心、通氣活血之功效,小兒傷風感冒、咳嗽吐痰,吃白蘿蔔排骨粥後,可立見功效。

  喝粥的誤區

  三餐不能總喝粥。這個錯誤老人常犯。陳霞飛說,適當喝粥確實有益,但不可頓頓喝。粥屬於流食,在營養上與同體積的米飯比要差。且粥“不頂飽”,吃時覺得飽了,但很快又餓了。長此以往,老年人會因能量和營養攝入不足而營養不良。所以喝粥也要注意均衡營養。將粥煮得稠一些,配個肉菜,或在兩餐之間吃些點心等,都能補充能量。

  冰粥並不可取。冰粥是夏天的熱賣食品,但它不適合體質寒涼、虛弱的老年人以及孩子。冰粥喝多了不僅會使人體的汗毛孔閉塞,導致代謝廢物不易排洩,還有可能影響腸胃功能。

  胃不好的人少喝。不少人認為粥養胃。但事實上,這種觀點並不全面。因為喝粥不用慢慢咀嚼,不能促進可以幫助消化的口腔唾液腺的分泌;而且水含量偏高的粥在進入胃裡後,會起到稀釋胃酸的作用,加速胃的膨脹,使胃運動緩慢,這同樣不利於消化。因此胃病患者不宜老喝粥,而應選擇其他容易消化吸收的飲食,細嚼慢嚥,促進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