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文言文陳情表教案

  李密的《陳情表》在中國傳統文化與文學中均佔有非凡的分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語文陳情表教案

  教學目標 :

  1 、熟讀全文,掌握文中出現的重要的實詞、虛詞、古漢語句式;

  2 、鑑賞本文融情於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3 、深入體會文章悽切婉轉的陳情技巧。

  教學重點: 重要的古漢語語詞知識

  教學難點 : 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和李密祖孫間真摯深厚的感情

  教讀方法設計: 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強的傳世名作,宜採取多種方法反覆誦讀;對難於理解的段落,可以採取研究性學習策略,提供相關研究資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讓學生在自學和討論中獲取新知。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系統

  教學時數: 3 課時

  課前預習:

  1 、通讀全文,藉助工具書解決文中生字詞音義問題;

  2 、初步瞭解所表達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 、溫習第一冊第四單元的幾篇文章,體會燭之武、鄒忌、觸龍的勸說技巧,並和同學討論李密陳情的婉曲方式。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熟悉課文,掌握古漢語語詞知識,理清課文思路。

  教學過程 :

  一、匯入 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傳誦千古的絕妙好文,它陳情懇切,言辭婉轉;它情理兼備,誠款感人;它緣情揮灑,流暢自然,這就是晉代文學家李密的名作《陳情表》,***投影《出師表 — 李密 》,學生會以為老師錯了,教師解釋***《出師表》是諸葛亮的作品,“出師一表真名世”,初中學過的諸葛亮的這篇文章的確是名世、傳世之作。***螢幕隱去“出師”二字,僅留“表”字***“表”是一種文體,是古代奏章的一種,一般以向皇帝陳情為內容。《出師表》就是諸葛亮向蜀漢後主劉禪陳情的奏章。“出師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載誰堪伯仲間”意思是“千年以來誰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舉哪個名人去和諸葛亮比較,但就在諸葛亮之後不足一百年的晉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師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陳情表》。***投影顯示“陳情”二字***

  二、整體感知課文:

  1 、四位學生分讀全文。讀後大螢幕顯示易讀錯字音。

  終鮮*** xi僴 *** 兄弟 期功強*** qi僴g *** 近 常在床蓐*** r?/font> *** 猥*** w噄 ***以微賤 豈敢盤桓*** hu俷 *** 庶劉僥*** ji僶 ***幸

  2 、全體學生高聲自由朗讀全文。

  3 、結合“表”的文體特徵,提問:

  1 ***是誰陳情?

  學生回答後,投影:

  李密*** 224 - 287 ***,西晉犍為武陽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時師事著名學者譙周,以學問文章著名於世。曾出仕蜀漢擔任尚書郎,屢次出使東吳,很有才辯。晉武帝徵為太子洗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辭不應徵。

  2 ***向誰陳情?

  晉武帝。***投影***晉武帝司馬炎靠野蠻殺戮廢魏稱帝,為人陰險多疑。建國初年,為籠絡人心,對蜀漢士族採取懷柔政策,徵召蜀漢舊臣到洛陽任職。

  3 ***陳什麼情?

  向君王上書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暫不能應徵,請求辭官終養祖母的衷情。

  4 、李密怎樣才能說服晉武帝呢?***引同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李密要想說服晉武帝,是應該先曉之以真情呢,還是喻之以大義?是的,李密先自訴家庭的悲慘境況,讓晉武帝一開始就落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的悽苦悲涼的氛圍之中。

  三、分析課文***一***

  1 、齊讀第一段。

  2 、由一組學生找出重要的實詞、虛詞,並連同詞義大聲讀出。

  3 、教師和兩名學生共同口譯本段文字。

  4 、文章一開始,作者說:“臣以險釁,夙遭閔凶。”該句在全

  段中起到什麼作用?***學生回答:總攝作用***它總提了哪幾個

  方面?***學生討論,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教師提供參考答案,投影逐條顯示***

  第一: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

  第二:年幼多病,九歲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兩輩單傳,內外無親,形影相弔;

  第四:祖母年邁,夙嬰疾病,臥床不起。

  5 、學生對照投影試背第一段。

  四、結束語:

  僅僅有第一段的悲苦說辭,能夠打動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嗎?晉武帝會不會認為這是他為保留名節堅辭不仕的託辭呢?這個問題對於李密來說至關重要 , 這關係到他的身家性命。李密是怎樣陳述的,我們下一節課再賞讀《陳情表》的其他章節。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繼續積累古漢語語詞知識;賞析李密婉曲的言辭技巧;鑑賞融情於事的表達和形象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

  一、教師背誦第一段前兩句,引導學生齊誦全段。

  二、匯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別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裡訴說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晉武帝的同情了。但問題在於晉武帝建立新晉,招攬人才,收買人心,“我徵召你

  一個李密,你就照顧祖母,辭不應徵,你不是存心不給我個面子嗎?我看你還咋說?”我們首先看新晉對李密的態度。

  三、分析課文***二***

  1 、學生齊讀第二段。

  2 、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新晉對蜀漢舊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應對的?***學生回答,教師分條投影***

  3 、從本段中我們看到的是李密的態度堅決呢,還是他的哀婉陳情?***詞意悽惻婉轉,恭謹虔誠,外表象是俯首乞憐,令人同情。實質是態度堅決,還是不去應徵。***

  4 、情以動人,理以喻人。如果李密僅僅想用情來打動晉武帝的話,也許晉武帝會稍動惻隱之心,而這種惻隱之心很快就會從搞政治的陰險多疑的晉武帝心中溜走。你盡孝但不能不盡忠啊?自古說“忠孝不能兩全”,舍孝而全忠嘛!李密用以陳情的第二手就是***稍頓,待學生說出“曉之以理”後***“喻之以

  孝道之大義”,***為什麼李密從“孝”的角度來說理呢?***因為晉武帝治國標榜的是“以孝治天下”。下面同學們針對我提出的幾個問題研究、討論並作出解答。***投影問題,逐條解決***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