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生物備考複習計劃介紹

  高考生物被稱作理科中的文科,生物的備考計劃關鍵在於記憶,備考複習計劃大家都準備了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018屆高考生物備考複習計劃:分類整理法

        有很多章節存在大量的概念或某些結構,將這些概念或結構分類整理尤為重要,否則會顯得比較混亂。如複習到細胞器的時候,可以用不同的標準將這些細胞器進行分類:有無膜結構***單層膜和雙層膜***、有無核酸或遺傳物質、是否與能量轉換有關、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細胞器、動植物細胞中作用不同的細胞器、能否在代謝過程中產生水、是否含有色素等,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掌握這些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再如遺傳規律部分,可以按照性狀類和交配類將眾多的概念進行分類,找出不同概念之間的區別和內在聯絡。再如染色體、染色體組、二倍體、單倍體和多倍體等,通過分類比較可以切實掌握其內涵。

  2018屆高考生物備考複習計劃:串聯複習法

        複習時,應把分散在各個章節中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對只是有全面的理解。例如有關蛋白質的只是主要分散於第一、二、五章中。第一章主要介紹了蛋白質的組成元素、基本單位、合成場所、結構和功能;第二章講了蛋白質在人體內的消化、吸收和代謝等;第五章談到蛋白質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生物過程。

  記憶方法也應多樣,可採用“五官並用記憶法”、“化整為零記憶法”、“分層記憶法”、“比較記憶法”、“形象記憶法”、“諧音記憶法”、“網路記憶法”等多種記憶方法。如採用“諧音記憶法”,原核生物中有惟一的細胞器:原***原核生物***來有核***核糖體***。又如下面的內容可採用“聯想記憶法”,植物礦質元素中的大量元素:氮***N***磷***P***硫***S***,假***K***愛***Ca***美***Mg***,可聯想為氮磷硫是一個人,假愛美;微量元素:鐵***Fe***猛***Mn***碰***B***新***Zn***綠***Cl***木***Mo***桶***Cu***,可聯想為一個小孩手拿一根鐵棒猛碰一個新的綠色的木桶;色素層析***從上到下***:胡耶***葉***,ab也;人體8種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纈氨酸、賴氨酸、異亮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蘇氨酸,可記為:甲借***纈***來***賴***一***異***本***苯***亮色書***蘇***。

  其中“網路記憶法”是夯實基礎常用的方法,是對每節知識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初步構建以節為單位的知識網路,其實整理的過程本身就是記憶過程,而且便於今後回顧、理解和再記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構建時要注意三點:?

  ***1***知識記憶的網路宜簡不宜繁,宜小不宜大。?

  ***2***要留有今後相關知識的補充和自我檢測的餘地,全寫出來就成了教材的翻版,導致在今後的回顧中出現“走馬觀花”的現象。?

  ***3***對於空白地方的內容***即知識要點***,可註明在X教材Y頁,便於自己快速查詢。

  2018屆高考生物備考複習計劃:科學規劃

  以2016年生物考綱為依據,制定合理複習計劃。一般堅持三個輪次的複習,其目標和方法亦有不同,具體如下:

  ***1*** 一輪複習系統全面、化整為零

  一輪複習迎考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掌握學科的基礎知識。充分利用好課本,紮實搞好一輪複習,是落實基礎知識的重要途徑。

  ①基礎過關:教材是高考的原材料,“抓住教材,記憶知識點,掌握基本知識,培養基本技能”是高考生物複習備考的第一步。

  ②重難突破 ,在一輪複習過程中,我們要依據考綱規定的考點,以教材為依託,注意考點細化和重難點突破。注意引導學生髮散思維,多角度找到知識間的相互聯絡,結合考點細化,構建相應的簡單的知識網路圖。引導學生對重點內容集中突破,不留知識漏洞。

  ③ 針對訓練 訓練是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思維品質、技能和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徑,所以訓練少不了。訓練應該既重視基礎,又注重視能力的培養,而不要過分去尋求那些怪奇難偏之題,不要追逐熱點。訓練中應該注意訓練的層次,注重總結反思。在複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兩種訓練:一種基礎檢測和另一種能力綜合測試。前者應緊扣教材,突出重點和難點的檢測;後者注重本考點知識與相關知識的聯絡,注重高考考查的體現。

  ④反饋講評 學生在做檢測題時必然會出現一些錯誤,教師應及時進行疏導式的反饋講評。在講評過程中,教師要儘量做到細緻、具體,強調規範,以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

  總之,一輪複習應以基礎為核心,放慢速度,全面系統的落實好每一考點,為後段的拔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2*** 二輪複習有的放矢、聚零為整

  二輪專題複習就是希望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專題化、系統化、網路化,在重視基礎知識上,突出主幹知識,要求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生物學問題。

  ① 歸納嘗試  教師可以以專題為中心,通過一系列小問題的形式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比如,蛋白質專題就可以圍繞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蛋白質代謝與健康、蛋白質與氮迴圈、蛋白質與基因表達等問題展開復習。從而幫助學生構建大致的網路體系

  ② 整理完善 教師應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就每一大專題給出知識體系,以便檢測並完善學生對考點的整體性認識。這裡既要注意專題內部各考點之間的聯絡,又要注意各專題之間的交叉。

  ③綜合訓練 各種型別的綜合訓練題要少而精,因此要認真挑選,可以適當原創,尤其要注意充分挖掘教材,注重對考題進行歸類總結,加強變式訓練,特別是近幾年各地的理綜高考題是綜合訓練題的最佳來源。這樣,既可以讓學生熟悉高考命題風格,又可以使學生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效果。

  ④反饋昇華 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分析學生的薄弱環節,有的放矢,把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體味、去清理,做好二輪複習過渡工作。

  ***3***三輪複習綜合演練,模擬拔高

  精選近2年考題,組卷檢測,從而培養學生對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學生應試能力和規範答題的水平。

  ***4***考前緩衝複習查缺補漏、保溫創新

  適時訓練,查漏補缺;迴歸課本,記憶知識要點;調整學生心態,適應高考環境。

  2018屆高考生物備考複習計劃:聯絡實際

  複習方法要得當。生物高考複習中,一般要使用三種常見的複習方法。***1***比較複習法:在複習中,使學生能運用比較法進行知識的橫向和縱向比較。如組成酶與誘導酶的比較,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比較,高等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亞顯微結構的比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較,三大遺傳規律的比較,各種育種方法的比較等。***2***串連複習法:複習時可把分散在各個章節中的知識串聯起來,使學生對知識有全面的理解。如有關蛋白質的知識主要包括組成元素、基本單位,合成過程***轉錄和翻譯***。複習時,可以把這些知識有機串起來複習,使知識更系統化,這樣可提高學生解綜合題的能力。***3***聯想遷移法:如複習膜的流動性,可聯絡到主動運輸、胞吞、胞吐、受精作用、細胞融合、卵裂、遞質的釋放等。一般常用的思維有求同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等。只要我們方法得當,往往就會事半功倍。另外還要注意記憶與理解,講解與練習相結合的原則,努力提高複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