檯球跳球的跳杆選擇及技能方法

  在斯諾克檯球規則裡,母球跳過第一個球而打到後面的目標球將被判為犯規,但在花式九球和十六彩規則中,只要擊球點是在母球的上半部***而不是打低杆刺杆的那種跳球***,這種跳球就是有效的擊球。在花式九球比賽中,常常可以看到高手跳過障礙球將目標球打入袋中的精彩場面,令人叫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希望能幫到大家。

  檯球跳球的【跳杆選擇】

  主流量產跳杆的長度一般分為兩種,分別是90cm和110cm。根據個人習慣和愛好挑選。選擇跳杆時,要把前節的硬度作為首選,其次是彈性。前節一定要具備非常硬的前提,在這個前提下儘量挑選彈性比較大的,跳杆的直徑錐度都不盡相同,我自己的意見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儘量選擇粗的,這樣前節的硬度可以達到最好。先角大體上分為兩種:電木和金屬,我不知道先角不同對跳球的影響,但是我總覺得鐵頭跳有一種無法言喻的自信和霸氣。重心,這個作為初學者一般情況下不需要考慮。後把的話,有奈米技術的,有實木的,有塑料的,有碳素的。而且各品牌都有,所以我也說不清楚哪個好。

  檯球跳球的【技能方法】

  一、發力

  充分用好手腕甩動的“頓”力,不是“夯”,不是發死力,有的吧友在打球時會有這樣的一個錯誤觀念,力量越大,母球跳起來的可能性就越高。話雖不錯,可是吧友們對於力量大的理解偶有偏頗,力量大,是透力,清脆,深且長,就好比用錘子釘釘子,你好像挺用力的錘,卻釘不進去,可有的人看似很輕鬆,釘子卻不一會就進去了,這裡就是力的深,透,脆。這個需要大量的練習以後,無師自通。

  二、跳球角度

  ***1***既然說普及,我就不說那麼的高深和精確到多少度,只是給新人一點點啟發,歡迎各路大神指正。一般來說障礙球離母球距離近,後手要抬高,越近,越高,球杆與母球的角度儘量大,這樣母球可以快速跳起,跳球高度比較高,但是母球跳起後向前距離短,所謂的見高不見遠。

  初學公式:球杆與母球角度越大,母球起跳越高,距離越短。

  ***2***處理障礙球較遠的球時,我們可以適當降低後手,母球跳起後,高度較低,但是跳起後向前行進距離遠,所謂的見遠不見高。

  初學共識:球杆與母球角度越小,母球起跳越低,距離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