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葫蘆的祕密作文

  讀完《寶葫蘆的祕密》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完全依靠別人,而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不要光嘴上說,要行動起來。接下來小編為你帶來,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1

  寶葫蘆的祕密?看了這個題目,也許你會問:“寶葫蘆,難道就是那無所不能、神通廣大的寶葫蘆嗎?”沒錯,正是這樣的寶葫蘆。那祕密又是怎麼回事呢?這你就得聽我慢慢道來了。

  先來說說寶葫蘆的主人——王葆。我要先宣告一下,這王葆既不是神仙,也不是什麼妖魔鬼怪。他和我們一樣是個普普通通的人。他是個好孩子,不肯幹壞事,也關心集體,挺愛她的同學。他爭強好勝,希望樣樣事都比別人幹得好。可就是有點懶惰,遇到麻煩的事情就不想做,總想著有這麼一個寶貝,可以使他不必費勁就可以得到他想要的東西。誰能說這不是美好的願望!後來,他果真在“釣魚”的時候得到了這個寶葫蘆,王葆可開心了。在地上連打了兩個滾,還翻了個筋斗。但寶葫蘆對王葆說:“假如世界上有第二個人知道你有了這麼一個寶葫蘆,我這個寶葫蘆就完蛋了,就再也變不出什麼東西來了。”哈,祕密就在這呢!

  寶葫蘆雖說是個寶貝,但也幫了王葆不少“忙”。比如:王葆和朋友下棋王葆想“吃”對方的馬,結果寶葫蘆把棋子往王葆嘴裡塞;這還不算,寶葫蘆替王葆偷東西,這事不能告訴別人,弄得他失去了好朋友,失去了班集體,甚至對爸爸也只能撒謊。弄得王葆最後只剩一個寶葫蘆了,還有個不學好的朋友楊拴兒,孤零零的,多難受啊!這種既無聊又苦惱的生活,對於王葆來說是不可忍受的痛苦,絕不是什麼幸福。值得慶幸的是,王葆逐步看透了寶葫蘆的人生哲學,明白這完全不是自己追求的東西,終於堅決地把它拋棄了。“瞧瞧你!睡了這麼久!”王葆是在這句話中醒來的,沒錯,這只是一個夢,但我卻不覺得遺憾,因為正是這個夢教給了我們道理。

  我覺得世界上的任何東西,包括吃的、玩的、用的、各門功課的成績,沒有一樣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都得有人們努力,通過自己辛苦的勞動獲得的。這本書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幸福不是脫離了集體的不勞而獲的生活,而是要通過不懈的奮鬥,跟同學一起進步、跟家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篇2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也都想不費多大力氣就完成自己的夢想與願望——其實不僅小孩這樣想,不少的大人也是這樣。所以,我認為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寶葫蘆。

  那寶葫蘆又是什麼東西呢?它是一個神話故事中的產物,他無所不能,“一心一意”地幫助自己的主人。

  故事的主人公王葆從小就聽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於是也想有一個故事中的寶葫蘆。有一天,他的願望實現了:在一次釣魚中,他無意中把寶葫蘆釣了上來,寶葫蘆認他做了主人,從此,他過上了自以為“幸福”的生活。

  王葆沒多長時間就感覺到了寶葫蘆的缺點——他太沒腦子了,王葆下棋時想吃掉對方的一個棋子,結果那顆棋子就奇蹟般的進了王葆的嘴巴里、打牌的時候,對方的王牌都跑到了他的手裡……等等,害的王葆好幾次都差點兒把寶葫蘆的祕密洩露出去。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王葆得知:寶葫蘆並不會憑空變出東西來,而是用氣力將別人的東西變到自己的手裡。於是,王葆想甩掉它,可無論他拿刀劈還是用火烤,它愣是什麼都不怕。他準備揭發寶葫蘆,突然,他醒了過來。原來,這只是一場夢啊!

  在這作者的南柯一夢中,我明白了世界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總是依賴別人與其它途徑只會讓人越變越笨。

  篇3

  不勞而獲有可能得到一時的榮耀,但不會長久,更不會有成就感,這是《寶葫蘆的祕密》帶給我的最大感受。

  王葆自從擁有了寶葫蘆,可以說是心想事成,有時免不了弄巧成拙,笑話不斷,家中簡直成了展覽館,好在這只是一個夢,要不然就麻煩了,我突然想起讀過的《鷹的重生》的文章。

  鷹的一生,最久可以活到七十歲!四十歲之前,雄鷹展翅,翱翔於天地之間,搏擊於雲海之中,貴為百禽之首,高傲而又逍遙!然而,四十歲時鷹的生理機能開始老化。這時,他們需要做出選擇,要麼悲涼等待死亡,要麼痛苦重生!

  重生的過程是痛苦的,鮮血淋漓!鷹必須奮展沉重雙翼,飛到最高最遠的山峰上,築巢而居至少150天。飛行,此時已難如上青天,不停的飛,不能停息,一停息就意味著前功盡棄,就意味著屈服於命運,就意味著死亡!

  尋到棲身之所,鷹開始了痛徹心扉的煉化。它先是用喙猛烈啄擊岩石,讓老化的喙脫落,鮮血,一滴一滴地滴落,彷彿不知疼痛,一如既往。等到新喙長出後,把退化變鈍的指甲一片一片啄落,所謂十指連心,痛徹心扉。鈍爪消逝,新爪已成,鷹再用銳利的爪一片一片拔掉全身的羽毛,這是一場意志與痛苦的鬥爭,慘烈,悲壯!待全身羽毛重新長出,鷹便完成了煉獄般的重生,可以再次展翅飛翔,笑傲蒼穹,重獲三十年的新生!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美好的夢,為了實現這個夢,大家也應該像鷹的重生一樣努力拼搏,歷經坎坷,在征程中留下一串串堅實的腳印,讓青春發出奪目的光芒。

  
看過的人都會看: